! V7 I: { l% A, j; ?道理很簡單,紅色外遊警示下,市民退團轉團、退保險有法可依,但如今是「類似」紅色外遊警示,商家有大條道理不退回費用,或者只退一部分,如果有人為免經濟損失而繼續旅程,不僅要自行承擔安全風險,更有可能將疫情帶回來。以香港人口之密集,港府防疫之無能,只要出現一個漏網之魚,後果就不堪設想。當年就是一名廣州人士赴港求醫,造成沙士疫情擴散,而早前一名南韓感染者破門而入,又差一點悲劇重演,教訓可謂深刻。3 J* g0 w& E/ }: y
$ L: p0 k3 a. [8 w
香港要顧及與南韓關係,而世衞沒有發出旅遊警示,更說相信南韓抗疫能力,這可以理解。但防疫是人命關天的大事,面子問題可以擱在一邊,何況世衞建議只供參考,如何制訂防疫政策則由各地政府根據自身情況作出決策。當年香港爆發沙士疫情,人人望港生畏,不少國家未等世衞指引就自行視香港為疫埠,就是例證。世衞不是神仙,也有判斷失誤的時候,上次應對非洲伊波拉疫情就被指反應遲鈍,港府自我設限,不敢越雷池一步,簡直是拿市民的健康安危開玩笑。 + d3 x0 t' c8 S' H: v Q8 G* I 2 |4 U. e0 P$ t6 u%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香港曾遭到沙士肆虐,對那種白色恐怖,市民至今記憶猶新,如今新沙士傳播能力雖然較低,但死亡率更高,再說南韓新沙士第三代傳播的比例高達六成,這與中東疫情的第三代傳播少之又少大為不同,不排除病毒有變種的可能,連食衞局局長高永文都承認南韓沙士疫情「異乎尋常」。在這種情況下,避免到南韓旅遊是減少感染及傳播的最佳方法,當局理應明白無誤地發出訊息,而不是效婦人之仁,為了面子及經濟利益而令防疫措施大打折扣。1 R4 R& p3 @; [1 s. ^0 ]/ N
# I) c7 g6 L2 x3 d U6 y5.39.217.77:8898防疫寧緊勿鬆,再怎麼強調都不過分,當局聲言密切觀察南韓事態發展再作定奪,怕就怕疫情擴散失控,一切為時已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