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 C# \5 U1 a+ N ttvb now,tvbnow,bttvb港「國家自主性」的減弱和喪失 0 B/ Z! d S6 s- m9 d( A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6 c1 c' c8 S, y5 H/ ]
在學術上,若一個國家或地方政府能夠不受少數人操控和不被利益團體所騎劫,有效制定有利社會整體利益的政策,這能力被稱為「國家自主性」(state autonomy)。在這分析的角度下,香港在九七後所出現,政策向權貴和少數的利益團體傾斜的現象,可以視之為香港的「國家自主性」的減弱和喪失。但大家千萬不要把「國家自主性」這個學術概念,與國家主權、「港獨」,甚至是「香港建國」等概念和論述混淆。「國家自主性」的概念所強調的是政府的政策與整體利益的聯繫,所以一個地方政府或城市,也可以在其自治或憲法下的權力範圍,擁有「自主性」。畢竟,任何政府,不管是地方政府或中央政府,均應對社會的整體利益負責,而不是為一小撮人服務。 # c9 W) H* G; }; z/ Y公仔箱論壇0 s& [% @& O7 h6 k% o R7 {
在由Evans, Rueschemeyer和Skocpol合編的Bringing the State Back In(《重新引進國家》)一書中(見參考資料),便對「國家自主性」這個概念有詳細的討論和分析。當中的爭議,是單憑民主的選舉制度,是否就足以保障一個政府的「國家自主性」,使它不會被社會上屬於少數的權貴和利益團體所壟斷和騎劫,從而犧牲公衆利益。作者們認為民主選舉的最大弱點是,要在選舉中勝出,必須花耗大量的金錢及人力物力,因而先天地使社會上的精英、權貴及利益團體享有優勢。因此,要保障社會的整體利益,加強「國家自主性」,一個不容易受政治壓力影響、高質素、高效率、廉潔和公平的公務員隊伍也絕不可少。公仔箱論壇$ v3 r2 c3 ^& X
& h0 S( K, D3 g9 l
5.39.217.77:8898. I. E1 k/ _0 F2 P+ q; ]+ [% c5 a
有誰來代表香港的利益! : ^+ [+ C9 H# x公仔箱論壇 . f `: A8 I9 X! h: m; H [5.39.217.77:8898在九七前的香港,雖然沒有民主,但由於有一隊相對優質的公務員團隊,加上港英的殖民地政府是外來政權,必須在香港建立一定的認受性,以維持其有效管治的微妙歷史和環境因素,殖民地香港的「國家自主性」才得以勉強維持,政府的政策不至於全面向大財團和利益團體傾斜。可惜,在九七後的香港,這情况便來了一面倒的惡化,沒有民主的同時,公務員的隊伍也日趨政治化。 * [0 }/ Z6 `5 v% V6 z J. S q5 z1 L九七前後的「國家自主性」的最大對比,也可以從政府的行政長官的角色的重大轉變中看出來。九七前的港督,是由英國政府派過來,可謂「從天而降」,不屬於任何本地的利益集團,可以用較中立的角色參與政策制訂。相反,九七後的行政長官,是透過四大界別的利益團體的「小圈子」選舉產生出來,整個選舉制度的最終目標根本就是要保障,甚至是鞏固利益團體在社會上的利益。這情况下,我們又如何奢望選出來的行政長官,會全力維護香港的整體利益呢? ' l% t: L2 q( p( m9 l公仔箱論壇5.39.217.77:88980 t8 X' A# V# h5 Q \4 G
在這一個誰也不代表誰的尷尬年代,我們除了問誰來代表自己外,更應該問的問題是有誰來代表香港的利益!5.39.217.77:88986 F3 C- P4 \$ [, U) l7 S6 w: G
5.39.217.77:8898* s; ]! o# u# N, f0 o% r2 N
. o6 O1 W9 @1 x: L, H0 y% ]◆參考資料:Peter B. Evans, Dietich Rueschemeyer, and Theda Skocpol, eds. (1985)Bringing the State Back In. N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5.39.217.77:88984 U8 q5 X6 p! p$ e8 w. 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