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9 Z# H% t" f3 u" y0 P) V1 K 吳登盛政府改革措施逐步得到了西方國家的認同,緬甸的國際形象得到極大改善,逐漸融入了國際社會。而美緬關係的改善,是緬甸新政府在對外關係方面取得的最大突破。美緬關係的改善對中緬關係產生了實質性的影響。2009年奧巴馬上台後,積極調整對緬甸政策,由制裁為主的孤立打壓向接觸加制裁的“務實接觸”方向轉變,在政治、經濟、軍事、人文等領域加強與緬甸的接觸,兩國關係解凍回暖。美國需要緬甸作為平衡中國影響力的工具,最大限度地削减中國對緬甸的軍事影響力。同時加強在東南亞的戰略存在。 tvb now,tvbnow,bttvb9 j$ W% J* E! M Q
公仔箱論壇9 I! a( q D$ b, t6 {' n
緬甸現政府積極擴展在國際舞台上的空間,積極發展與美國等西方國家的關係,採取中立的平衡外交政策。緬甸在與美國等西方國家表現出友好姿態的同時,也在努力與中國維護良好關係,避免和任何一邊走得過近,防止得罪其他力量。 tvb now,tvbnow,bttvb) W5 d: \3 u. l+ _& X- \# t9 Q9 _
公仔箱論壇2 D3 W$ C, i" X4 v
從地緣政治與經濟考量,緬甸仍然會實行對華友好與合作的政策,不會主動和中國進行對抗,中緬關係將保持友好而不過分親近的狀態。但是未來中國的對緬政策還將面臨新的問題和挑戰。中國應總結對緬外交工作中的得失,改善對緬政策,努力推進中緬關係的正常發展,建立更加穩固的“全面戰略合作夥伴關係”: 9 `% Y# R5 K% u6 U! T7 o - y- o6 x9 F# \% ]/ H# V+ _% U/ k I X/ Q& Q3 S* j% _( t公仔箱論壇第一,在緬甸開展全面接觸的多元化外交。在進一步加強與執政黨和軍隊關係的同時,還要積極與反對派和少數民族政治派別接觸。中國可通過黨際交流、學術交流等民間交往方式與民盟和其他政黨建立起互動機制,並在適當的時機邀請昂山素季訪問中國。 - B# ]) C$ R" X# I; ] O
" D p3 w3 I) @- Z 第二,不斷擴大中國在緬甸的民意基礎,提高中國在當地的形象,發揮“軟實力”作用。加強民間交流、文化交流。 - l0 U ^7 R5 K/ `( y% H3 F 5 p0 k3 d) ]) w1 d. X3 x9 F" H- s 第三,提高對緬甸的交通、教育、醫療衛生等民生項目的援助,改變以往中國在緬甸只注重與政府交往而忽略當地百姓的做法。 tvb now,tvbnow,bttvb' O3 A/ _1 P2 k$ t# B, v
! N! l4 D; V x6 j( C
同時,中國政府應反思過去對緬甸的政策,積極調整和統籌好對緬甸的投資項目,加強對進入緬甸的中資企業尤其是大型國企的協調與管理,從而對緬甸形成有序投資,提高對當地環保意識,改善中資企業形象。 tvb now,tvbnow,bttvb7 u, B! A% b: k- q
k, } q1 w t. J' E: v0 T/ k' L 更為重要的是,隨著中、美等國對緬甸的經濟與戰略投入的同時上升,各國在緬甸競爭態勢愈趨明顯,利益摩擦增多。中、美等國在緬甸應努力實現良性競爭,就緬甸的經濟、社會發展等問題上進行積極協調與合作,避免零和博弈。中、美等國應主動合作幫助緬甸實現穩定發展,實現互利共贏。防止緬甸成為中、美等國在東南亞的戰略角力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