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職能、轉方式、轉作風,是根據黨章規定、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形勢任務提出的工作要求。深化“三轉”要求提出兩年來,各級紀檢監察機關清理議事協調機構,調整內設機構,規範紀委書記分工,在聚焦中心任務,轉變職能、方式和作風等方面做出了積極努力,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對於部分地方和部門的紀檢監察機構,特別是一些基層紀委來說,牽頭治理“三偷”這類工作,符不符合“三轉”要求、算不算越位,仍然存在疑惑。# u y) R, ~, Q; w j6 P1 ~, r9 f
" O3 N9 l7 H' `+ E8 Y2 `
判斷牽頭治理“三偷”是不是紀委該攬的活,首先要明確紀委自身的職責定位。紀委是黨內監督紀律執行的專責機構,維護黨的紀律是其根本任務,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才是主業。“三轉”的實質正是要求紀檢監察機關找準職責定位,明確主責主業,在不增加機構、編制、人員的條件下,把更多的紀檢監察力量用到“監督執紀問責”的“刀刃”上。 # [" W6 x U' r9 \4 f# K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5 C9 [7 `4 v% L8 T+ c! B- D 近兩年來,隨著“三轉”工作深入推進,省級紀委參與的議事協調機構已經由4600多個減少至460個,清理比例達90%.其中,整治違法排污企業保障群眾健康、治理公路“三亂”、糾正醫藥購銷和醫療服務中不正之風等相關工作協調會議,紀委已經逐步退出。在這樣的背景下,廣東省某市紀委牽頭治理“三偷”,顯然不符合“三轉”要求。5.39.217.77:88985 R8 e4 Q! }& ]7 V$ U* w
( a ~' i5 P. Y2 R r公仔箱論壇 紀委不能無所不管,必須緊緊咬住本職,讓監督目光聚焦“黨的紀律執行情況”。治理“三偷”屬於優化發展環境的專項執法行動,應該交由政府相關職能部門各負其責,而不是紀委該攬的活。紀委既不應越位牽頭組織,也不該派出人員到一線參與執法。1 F7 z- k a1 ?: n1 m
. s# D' Y2 \% z, l; [. N
實際上,像牽頭治理“三偷”這類紀委“亂伸手”的情況,這兩年來在各地還時有發生。例如,黑龍江省哈爾濱市某區紀委、監察局主動介入、全程監督該區防汛避險搬遷房屋徵收工作;貴州省某縣紀委、監察局對該縣鄉鎮教師考調進城任教工作的重要招考環節進行全程監督;江西省某縣紀委、監察局抽調精兵強將,以站窗口、進企業、上公路、開展明察暗訪等方式優化經濟發展環境,等等。從監督檢查的對象就能看出,政府相關職能部門才是主責單位,必須親自上陣把好“第一道關”。紀委沒有全程監督的義務,也不應去包攬那些本不該扛也扛不起的責任。5.39.217.77:8898; D6 w& a& v( a 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