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y1 a, f! \9 M( ?5 U/ }/ T/ R6 t# n9 t" D5.39.217.77:8898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香港淪落到如此糜爛的地步,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有人指出,佔中事件反映香港回歸十八年來,北京在共識教育和輿論引導方面出現大問題,對香港「包容」不等於「縱容」,中央在香港事務中應該更加大膽和主動。是的,正是因為過去中央對「一國兩制」的理解出現偏差,將「五十年不變」誤為「五十年不管」,對港政策一味和稀泥,不敢正視各種問題,才導致反中亂港勢力不斷坐大,愛國愛港力量日漸消沉,終於引發這場佔領之禍,幾乎令香港萬劫不復。當年鄧小平曾警告,千萬不要認為香港回歸後只要中央不過問,一切交香港人處理就萬事大吉;他指中央必須保留一定權利,否則會引起動亂,不利於香港繁榮穩定。結果不幸而言中,證明鄧小平確有先見之明。' v G1 q7 Z1 Z. X v
8 k' [# U! g' W M% g% u公仔箱論壇最匪夷所思的是,過去十多年,中央主管港澳事務的前任負責人對香港問題噤若寒蟬,從未公開發表過一句評論,彷彿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簡直是咄咄怪事。公仔箱論壇* |2 p h- p, E* n! L) B8 ^, } H
& n; a2 n3 u( ^0 M: w珠玉在側 覺我形穢 ( f" `2 ?. B) W% s# y! i0 z9 s! O公仔箱論壇- d/ Z8 ^' t/ x4 g. z$ h
一直以來,中央總是強調要確保愛國愛港力量執政,然而事實恰恰相反,香港回歸後只是換了一個特首及一面旗幟,其他都沒有變,主權回歸,治權沒有回歸,特別是教育、輿論和刀把子仍牢牢掌握在反中亂港勢力手上,二十三條立法固然遙遙無期,連國民教育也推行不了,香港怎麼可能不亂呢?更何況,中央用人不當,所託非人,為港人挑選的三位特首都有這樣那樣的問題。董建華無疑愛國愛港,忠厚老實,可惜孤家寡人,被人架空,治港八年一事無成;曾蔭權則是名副其實的港英餘孽,連英王御賜的爵士銜也不願放棄,嘴上說愛國愛港,實際上充當無間道,結果禍港七年,埋下無數地雷;根正苗紅的梁振英接手爛攤子,一心想適度有為,奈何能力不足,管治班子不濟,施政備受掣肘,寸步難行。歷屆港府無能,授人以柄,加上反中亂港傳媒整天煽風點火,部分市民將對特區的不滿轉到中央身上,以致人心漸行漸遠,年輕一代的言行尤其偏激,不僅成為佔領行動的主力,而且公然鼓吹港獨,將香港逐步推向深淵。 - }/ t) t. Q9 Z* J3 { Y ' n* N6 g# j }2 w# w香港回歸十八年來的事實證明,「一國兩制」是失敗的。但諷刺的是,同樣是特別行政區,同樣實行「一國兩制」,澳門回歸後政通人和,社會安定,經濟繁榮,一日千里,與香港形成鮮明對比。過去澳門各方面都遠遠不如香港,如今澳門人均GDP已達九萬多美元,比香港多一倍還不止;去年澳門蟬聯全球經濟表現最佳城市,而香港只能居於第二百四十二位,一榮一辱,情何以堪。早前澳門慶祝回歸十五周年,搞得紅紅火火,有聲有色,一群與澳門特區同齡的孩子載歌載舞,象徵澳門青春活力,前程似錦,國家領導人親臨祝賀,並稱讚澳門是實行「一國兩制」的光輝典範。珠玉在側,覺我形穢,再過兩年多就是香港回歸二十周年兼港府換屆的大日子,到時候迎接國家領導人的恐怕不是孩子們的載歌載舞,而是年輕人的另一場佔領之亂,這是多麼的尷尬,又是多麼的無奈! F% ^# |5 w3 a, _) i
tvb now,tvbnow,bttvb; p8 x6 J+ b- \' G' Z' M
「為有犧牲多壯志,敢教日月換新天。」要避免這種尷尬和無奈,只有痛下決心,對香港進行改頭換面的大手術。就目前而言,最重要的是將佔領行動的幕後黑手繩之以法,令他們受到法律制裁,這樣才能阻止他們繼續興風作浪,才能避免佔領行動死灰復燃。毫無疑問,相對於過去第三和第四代在香港問題上無所作為,當今第五代雷厲風行,敢作敢為,確實令人耳目一新。李源潮說「好戲還在後頭」,可謂底氣十足,但願這台好戲不要再以鬧劇收場。正如唐詩所云:「秋陰不散霜飛晚,留得殘荷聽雨聲。」經過佔領之亂的香港,秋陰不散,殘紅處處,只能靜待另一場風雨的洗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