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大眾飲食結構和生活習慣的改變,心腦血管疾病(中風、胸痹心痛等)發病年齡逐漸年輕化,每年11月至翌年3月是中風發病和復發高峰期。中風有「四高一多」的特點─發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殘率高、復發率高、併發症多,若能及時給予正確調理,可減少患病率、死亡率、致殘率、復發率等。 " C Z( L4 H0 j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5.39.217.77:8898" d) M. o2 R$ B& f4 Z* ^* ?- {
每年的冬季,內地醫院神經內科護士會致電問候去年在本科住院的中風病人,提醒他們和家屬注意以下注意事項,防止再發中風。以下從防寒保暖、合理膳食、適當運動、戒煙限酒、內心平和、大便通暢等六方面談冬季如何預防中風的發生。5.39.217.77:88985 I) E6 v4 k! G% h, z# y
3 {4 g: U$ Z0 v3 p$ z5.39.217.77:8898首先,要注意防寒保暖。冬季寒冷,陽氣收藏,氣血趨向於裡,加之寒氣凝滯收引,血管收縮,導致人體氣機血運不暢,血不能上載於腦,易導致腦血管供血不足。冬季保暖對防止腦梗塞發生尤為重要,特別要注意頭暖、背暖、足暖,中醫認為頭是陽氣聚集的地方;背部是督脈經和膀胱經主要行走路徑,而衛氣的運行,始於足太陽經(足部)膀胱經,故背部是陽氣運行主要通道;古話有「百病從寒起,寒從腳下生」,足部是足三陰經的起始點,又是足三陽經的終止點,很多老年人冬季雙腳像「死屍」一樣冰冷,晚上在被窩裡捂很久也無法暖和,這是氣血不足,脾腎陽虛表現。建議臨睡前用深口的圓盆打一桶攝氏40度左右的熱水(也可加鹽、生薑、醋或活血通絡中藥),把雙腳放入浸泡20至30分鐘,加以適當的足部按摩,效果更佳,平時或夜間睡覺時穿厚的寬鬆棉質棉襪。另外老人多點戶外活動,冬季多曬太陽補充陽氣,北方冬季室內外溫差較大,以室內溫度一般保持攝氏18至20度較適合。; B' ]4 t& f1 X4 Y% l- v& V
公仔箱論壇. r6 p6 @$ { T- s p' F2 }' C
其次是有合理膳食。冬主收藏,此時是進補的最佳時節,建議根據體質適當進補,但切忌盲目進補,臨床上常見一些老人,屬於是實熱體質,兒女事業有成且孝順,聽信他人之言,在冬季進補鹿茸、紅參等,結果適得其反,導致肝陽暴亢,血壓上升,導致血管破裂。加之時值年底,各類聚餐、年會進入高潮,大量進補熱性食物和滋補藥酒、或肥甘厚膩之品,脾胃功能受損,出現口氣重、嘴巴苦、舌苔黃厚等痰濁濕熱內生表現,日久可導致血脂增高,血液黏稠難行,阻塞血管。同時要「管」住自己的嘴,每餐七分飽,過飽易導致「飯醉」(吃飽後昏昏欲睡的感覺),是腦部供血不足表現,長期腦部供血不足,易導致老人癡呆。冬季可適當進補牛、羊肉等溫陽補腎之品,注意品種多樣性和結構均衡性,葷素搭配合理,三黑(木耳、黑豆、黑米)為冬季補腎健脾佳品。中醫認為人體退化從脾胃開始,《內經》「五七陽明脈衰,面始焦,髮始墮。」 現代醫學研究表明腸道有益雙歧桿菌從中年開始明顯減少,消化能力下降,二者不謀而合。臨床見到很多老人,尤其是腦血管病、老人癡呆病人基本都存在大便無力,長期受便秘困擾。tvb now,tvbnow,bttvb. H s6 N- s9 F( q* g/ {- n. 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