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港澳台]
健兒亞運傳捷報 香港精神又發光
[打印本頁]
作者:
serrurier
時間:
2014-9-27 04:45 AM
標題:
健兒亞運傳捷報 香港精神又發光
健兒亞運傳捷報
香港精神又發光
( T7 |; I; b: V4 Q" d4 B$ b+ A0 ^
tvb now,tvbnow,bttvb) m |' T9 j! C8 o2 a" ~- p
香港運動員不是垃圾!「風之后」李麗珊的名言,在今次南韓仁川亞運會再次得到驗證。香港代表隊屢創佳績,不僅寫下歷史,亦再次體現香港精神。
. z& V/ M4 \/ U! W1 k5.39.217.77:8898
5.39.217.77:88985 W! G( l2 P4 G) U
綜觀香港隊過去一周的比賽,在一些傳統強項上繼續維持強勢,在傳統弱項上也一再取得突破,用「大豐收」來形容一點也不誇張。例如香港賽艇隊奪得一金四銀,為歷屆亞運最佳;「牛下女車神」李慧詩繼續神一般的表現,一人獨奪兩金,這也是香港運動員在亞運中的最好成績;更令人驚喜的是,香港體操運動員石偉雄在跳馬項目不鳴則已,一鳴驚人,奪得香港在體操項目上的首金。須知競爭對手的中日韓國家體操隊是世界級勁旅,香港運動員斬獲這枚金牌的含金量有多高,不問可知。正如昨日在機場迎接兒子凱旋的石媽媽自豪地指出:這是香港零的突破,為香港人爭了一口氣。
; T6 H( L& ]# ]
5 j, N+ g8 j- i7 X9 ?
值得一提的是,無論是李慧詩,還是石偉雄,都是土生土長的香港運動員。跟國家隊財力雄厚、運動員無後顧之憂相比,港府對體育的資助只能說是聊勝於無,本港運動員幾乎全部靠自己,往往是顧得了訓練,就顧不了生活;顧得了比賽,就顧不了前途,箇中艱辛不足為外人道。如果不是有一份理想及堅持,不可能取得如此佳績,不可能屢屢寫下傳奇,香港運動員的拚搏精神,實在難能可貴。
6 Q& [: K- ]( s) u# c! C
2 K; S0 K( G4 d* L4 D1 l5 P5.39.217.77:8898
當然,我們不僅要為奪金摘銀掛銅的運動員喝采,也要為那些沒有得到獎牌但全力拚搏的運動員報以熱烈掌聲。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他們在賽場上的精彩表現,彰顯香港精神不死。所謂香港精神,就是自強不息,頑強拚搏;就是跌倒了,爬起來,繼續比賽;就是堅持不懈,忍受孤獨,完成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一個人只要有夢想,肯努力,沒有做不成的事;同樣,一個城市只要有精神,肯拚搏,沒有達不到的目標,香港過去能創造「東方之珠」的奇迹,憑藉的就是永不言敗、同舟共濟的獅子山精神。
5.39.217.77:8898# t6 y6 \# I# ^
% t% A# ?4 p( c7 W7 y# N8 G* @) }
令人遺憾的是,「既是同舟在獅子山下且共濟,拋棄區分求共對」的一幕,正逐漸遠離香港。今時今日的香港,紛紛擾擾,風風雨雨,沒有一日安寧。港府不是勇於承擔,而是得過且過;政客不是為公眾謀福利,而是為黑金服務;老師不是教書育人,而是不務正業;學生不是努力讀書裝備自己,而是醉心政治。當人人自私自利,吵吵鬧鬧,香港陷入政治泥沼難以自拔,競爭力怎能不每況愈下?香港明天怎能不黯淡無光?
" G' f4 p0 O0 K8 F6 g" b& Itvb now,tvbnow,bttvb
3 X+ {9 ^. P' X( `4 L3 o& E+ p8 Q' ]
在香港不斷沉淪的環境下,香港健兒逆流而上,有一種特殊的意義。香港人應該向運動員學習,重拾自強不息、敬業樂業的精神,除了香港人自己,沒有人能拯救香港。
歡迎光臨 公仔箱論壇 (http://5.39.217.77:8898/)
Powered by Discuz! 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