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現三四十歲的政治家就好了” ) d) Q/ O; k/ q0 C- s& L“下屆中央委員會,是不是可以選50個50歲以下的人?大會代表是否應該有相當數量50歲以下的人?這是我們的事業能否興旺發達的一個重要標志。做不到這兩點,代表大會就不是成功的大會。”這是1980年2月鄧小平在黨的十一屆五中全會上說的一段話。兩年後的1982年9月,十二大召開,選舉產生的348位中央委員和中央候補委員中,不僅出現了50歲以下的人,還有一位40歲以下的候補委員──時年39歲的甘肅省建委副主任胡錦濤(1985年增選為中央委員)。公仔箱論壇6 [$ D4 R* n* `0 Q7 n9 l- G6 e1 M
+ }/ G. c9 k( R. L: N4 q
大會閉幕第二天,鄧小平、陳雲等中央領導同志專門接見了39位新當選的年輕中央委員和中央候補委員,並同他們一一握手。新華社在報道中這樣描寫這次意味深長的握手:“這是我們黨新老合作和交替的握手,是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傳革命火炬的握手,是黨對中青年幹部寄予無限希望的握手。”3個月後,胡錦濤從甘肅進京,出任共青團中央書記處書記,後升任第一書記。 9 F1 K* m( O; w: k% b) d& A3 s+ T" ]2 ^+ L g% a. C
“受到鍛煉,提上來別人也會服氣”5.39.217.77:8898% s8 B" l, `, V0 w+ r$ z
39歲的胡錦濤之所以能當選為中央候補委員,其一是離不開鄧小平大力倡導和推行的幹部“革命化、年輕化、知識化、專業化”政策,其二是因為其自身的素質和能力過硬。1959年9月,16歲的胡錦濤考入清華大學水利系,1964年畢業後留校工作。1968年,他來到甘肅工作,先在水電部劉家峽工程局勞動,繼而在水電部第四工程局做技術員、秘書、機關黨總支副書記。1974年,胡錦濤進入甘肅省建委工作,擔任秘書、副處長等職。胡錦濤業務素質過硬,為人穩重謙虛,處事低調,群眾基礎好,在舉才薦才的過程中,受到了當時中共甘肅省委及第一書記宋平的肯定和鼓勵。1980年,胡錦濤任甘肅省建委副主任。1982年,出任共青團甘肅省委書記。公仔箱論壇( E. Y3 u ]' L% u ^
公仔箱論壇7 U! ~3 E5 Z8 I/ s
從1982年底開始,胡錦濤在團中央歷練了3年。1985年下半年,鄧小平在會見外賓時,再次拔高了幹部年輕化的位置:“我們現在的兩個主要任務是經濟改革和幹部年輕化,兩者都很重要,但最重要的還是幹部年輕化,有了大批年輕的精力充沛和具有專業知識的人才,才能促進經濟發展。這樣,通過改革使經濟持續穩定地發展,通過幹部年輕化確保政策的連續性,使局勢更加穩定。”鄧小平還以自己的經歷為鑒:“我二十幾歲就做大官了,其實也不比現在年輕人懂得多,不是照樣幹嗎?”他對已經嶄露頭角的年輕幹部自有一套培養思路:“不能只靠人家扶著。他們受到了鍛煉,提上來別人也會服氣。”: K# X/ Y" s, E9 n; U
; w6 n5 O: T. p+ i& X @*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於是,1985年,胡錦濤離開團中央第一書記的位置,接受鍛煉,到大西南最貧困的貴州省擔任省委書記。這時的胡錦濤才42歲,是當時最年輕的省委書記。經過長期調研,胡錦濤選擇畢節地區作為改革的突破口。1988年5月26日,貴州省人民政府向國務院遞交《關於建立畢節地區開發扶貧、生態建設試驗區的請示》報告。僅僅14天後,報告即獲批准,“畢節地區開發扶貧、生態建設試驗區”正式成立。這是新中國在貧困地區建立的第一個以消除貧困、堅持可持續發展為突出特點的農村改革試驗區,也是胡錦濤“開發扶貧”的試驗田。 ! _# k# m8 {% ^8 n- t# J( q4 O - O$ D, j+ f. B4 |2 X4 D1989年前後,西藏部分喇嘛和教徒,在國外“藏獨”分子的煽動下,游行示威,制造騷亂。這對中央政府和西藏自治區政府是極大的考驗。根據《他改變了中國:江澤民傳》一書的記載,1989 年 1 月,鄧小平和黨中央為了控制騷亂,決定向西藏派一名新的黨委書記──胡錦濤。這是一次臨危受命,也是對年輕幹部的一次嚴峻考驗。 0 {# T: X; R1 F- G: i2 [, J4 Z+ N: A8 J: d2 r* B* }& x
關鍵時刻,46歲的胡錦濤處亂不驚,穩住了西藏局勢。在1989年1月的省部級幹部見面會上,胡錦濤以三句話穩定了軍心:“西藏局勢要穩定”,“西藏的領導班子要團結要穩定”,“黨對西藏的政策要穩定不變”。尤其是第二句話“穩定領導班子”收到了立竿見影的效果。當時的西藏自治區政協主席熱地後來回憶說,胡錦濤初到西藏時,“多換思想,少換人”這個迥異於以往的提法,令他大為感慨:這對“統一當時的幹部思想、穩定幹部隊伍、實現西藏社會由亂到治起到了關鍵性作用”。胡錦濤還與不同的幹部談話,逐一落實鄧小平的政策:發展經濟,擴大漢語教育,加強外部聯系,和西藏人民展開合作,保持對分裂主義活動的嚴密控制。 ( J- a7 j. B9 q# x/ Q- e ) K0 n$ ?" \' t* ~$ A在這一工作思路的引導下,西藏工作出現了新的拐點。進入20世紀90年代後,援藏幹部的定期輪換制、援藏建設的“對口支援,分片包幹”政策相繼出台,使得援藏方式日漸清晰、成熟。中央對西藏的治理,自胡錦濤開始,開創了一個新局面。 6 u& z+ B7 w% n6 l' U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w r0 d# ?3 {* G. ?- y' @8 Q2 d
貴州和西藏是中國西部兩個貧窮省、區,在這樣的地方擔任“一把手”,在如此貧困複雜的地區歷練,成就了胡錦濤“讓人服氣”的政治資本。tvb now,tvbnow,bttvb; [3 u. O/ y9 m% Z" v
; w' h/ i4 Z; P. |5 e$ r2 m“年輕一點,精力充沛的人進常委會更好” $ h0 H3 q5 R6 z7 K" l+ }6 b公仔箱論壇1990年12月24日,鄧小平同江澤民、楊尚昆、李鵬談話時說:“後年黨代會(黨的十四大)要選一些年輕一點的精力充沛的人進政治局,進常委會更好。”1991年夏天的北戴河會議開始醞釀十四大中央決策層人選。tvb now,tvbnow,bttvb/ O+ j) L; A. s8 R, [% R
' r z9 b: W2 \2 A9 p3 dtvb now,tvbnow,bttvb1992年,鄧小平在南方談話中進一步明確了選拔年輕幹部的標准:“要按照‘革命化、年輕化、知識化、專業化’的標准推進,選拔德才兼備的人進班子。”顯然,這里的“班子”包括了十四大的領導班子。鄧小平認為,實現領導幹部的“四化”,某種程度比實現農業、工業、科技、國防現代化還要難。但無論如何也要堅定不移地朝這方面走,否則,實現國家四個現代化目標就是一句空話。鄧小平滿懷希望地說:“哪一天中國出現一批三四十歲的政治家、經濟管理家、科學家、文學家,這個‘家’那個‘家’就好了。”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k0 j) f" ~' S. U2 c1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