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日電/當社交媒體剛剛開始在中國大行其道的時候,一些嗅覺靈敏的傳統紙媒就馬上利用微博平台增強讀者互動,提升媒體品牌影響力。例如,《新周刊》在新浪微博上擁有近860萬粉絲,它給《新周刊》帶來的好處是:發行量增長、廣告量增長、品牌延伸。《新周刊》執行總編封新城有個說法:@新周刊可能會大於《新周刊》,紙質《新周刊》也許在某一天會是@新周刊的贈品。 & u5 e0 v' |7 |6 X& _5 h4 J( Y
公仔箱論壇8 _' e% G8 t- v1 G9 H% P# Z
光明日報報道,之後,隨著移動互聯網時代的到來,微信成為用戶最活躍的移動社交平台,並慢慢發展成為大量用戶獲取信息的第一入口。“朋友圈”的分享互動和“訂閱號”的信息推薦,基本可以滿足用戶獲取不同信息的需求。在微博影響力日益下降的情況下,媒體再次尋求利用社交網絡的傳播之道。 ! w. q. I s# w4 l+ I. G. L
, l. S, E: N' T 騰訊微信針對個人或企業用戶推出合作推廣業務,將其命名為微信公眾平台,用戶註冊微信公眾賬號後可以通過微信公眾平台進行品牌推廣。微信用戶通過關注某一微信公眾賬號成為該賬號的訂閱用戶,公眾賬號可以通過微信公眾平台發送消息或與訂閱用戶進行互動。媒體馬上發現,它們可以利用公眾平台在移動互聯網上進行一對多的傳播,因此,它們不僅在上面開設官方賬號,運營豐富多彩的內容,而且還嘗試進行縱向開掘,提供更加深入的報道與觀察。 公仔箱論壇4 J2 G* A v0 |+ N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