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瞬间捕捉·回归经典》
[打印本頁]
作者:
carolfeeling
時間:
2008-3-24 08:54 AM
標題:
《瞬间捕捉·回归经典》
1908年,摄影代名词式的人物H.C.Bresson出生。100年后,纪实摄影中“决定的一瞬间”,被数码相机、photoshop、傻瓜机、真正按字面上的“抓拍”(大抵更接近乱拍)取代。我们惯于随意看事物,惯于忽略被摄者,而丝毫不觉察“决定的一瞬间”不是摄影技术,而是一种人生态度。二三十年前,对学摄影的人来说,HCB是神,今天很多年轻摄影者未必知道谁是HCB?
人们必须保持非凡的专注力、穿透力、沟通力、理解力,才能看到事物最具层次、最具美感、最具张力、最富意义的一瞬间。可惜,这些品质似乎愈来愈少。
更像禅机哲理的“一瞬间”,变成失落于数码时代洪流中的经典。
今年是HCB诞生100周年。(HCB是布列松的简称,他的摄影哲学讲究“決定一瞬间”(Decisive Moment),是要捕捉稍纵即逝的影像组合,对于成像品质反而没有那么重视。)
蓦然回首,我们发现,最珍贵的不是HCB的照片,而是他给我们留下观看世界的“眼光”,亦即是观照街头角度所有事物的另一种视角。
最先做这个题目,纯粹出于偶然。碰到张五常(香港经济学家)在港的唯一博士生、曾在港大任教经济学多年的陈德廉,他说,他自己拍了一张照片,这张照片改变了他的生命轨迹。他说,别人看到他的照片,不明自主的流下眼泪。他说,希望能参加两年举办一次的布列松大奖赛,不为得奖,只为了让布列松的妻子看一下,香港也有一个这样的追随者。他用Leica相机拍最落后最贫穷的人生炼狱,却拍出了生命中的天堂。他拍很多可能活不过30岁的工人,拍出劳动下的英雄闪耀的一瞬间。他说:“你看,这女孩!你们看,看这女孩!你们还打什么仗?”
布列松说:“事实并不见得有趣,看事实的观点才最重要。”
这是一个大师和一个追随者的故事。
世界有了布列松,我们有了观看世界的第三只眼。
还是由布列松开始说起。
我(阮义忠,如下)在1984年于台湾的《雄狮美术》发表过一篇有关布列松的研究文章,开宗明义地点出:“布列松是摄影史上的一道门,不管你喜不喜欢他,只要想走这条路,就会打他的门槛下经过。当然,你有能力的话,也可以撑竿跳从门上跨过。”
赋予世界意义
事隔四分之一世纪,我的看法依旧没变。摄影身为工业革命后的一项新的表现工具,见证了人类社会在急速迈向科技文明的同时,匆促地丢失传统、错乱认同。摄影最有力的特质,就是可以随时捕捉正在消失、一去不回的时光。它可以是一种批评工具,但更难能可贵的,是对美好事物所作出的肯定。布列松观察平凡老百姓在日常生活中的微琐事件,捕捉他们在歌咏生命时绽放自己。
换句话说,在任何不起眼的事物当中,布列松都可以品味出生命的珍贵。他凝视着稍踪即逝的瞬间,拼命用全部的专业训练,审美素质与个人情调,把大家看不见的那最微妙的时空交叉关系停格。
他这么说过:“天下之事莫不各有其决定性的瞬间。对我来说,相机就是素描簿,一种直觉和自发的工具,套句术语——它主宰着怀疑和决定同时并生的瞬间。为了‘赋予世界意义’,摄影者必须感觉自己与镜头内所看到的事物息息相关。”
拍出现实梦境
从来没有人像布列松那样,将摄影的地位提高到等同于其他的艺术表现。他的照片不仅是视觉表达,并且教导着我们,摄影是一种看的艺术、看的哲学以及看的伦理。在他之后的无数摄影家,透过相机传达了对世界的关怀,也扩展及丰富了自己的生命。
布列松从不裁切照片。许多人对这样的严格自律不以为然,觉得为了使照片效果更好,裁切一下又何妨?其实,他并不是不裁切影像,而是在取景时已于观景窗上作好了切割。
更确切地说,在按下快门之前,他已经裁切好了一张完美的构图。换句话说,他的照片是不能事后更动的,要不就是经典,要不就是失败。
我很能体会并赞同这种属于创作者的极度自律。有些人认为,艺术家应该拥有无限大的空间,有权利挑战极限,一切人、事、物都可依自己的想像摆弄。但这是在表现对象,还是在证明自己?
艺术绝对不该沉溺于自恋,而是应当找出自己与对象在生活中的共鸣。布列松的作品就是如此。他永远认真去体会眼前景象的生命内涵,并找出其最厚的深度。有时,他甚至可以在日常生活中看到无尽的象征,拍出梦般的情景。
他的摄影作品最迷人之处,当然是那“决定的一瞬间”;但是,其中的魅力又在于让人好奇:当时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接下来又会变成怎样样?这种连接过去与未来的联想,构成他的作品特质,也使他的照片特别耐看。
●阮义忠简介(照片由阮义忠提供)
台湾摄影师阮义忠,1950年生于台湾宜兰县头城镇一户木匠人家,自小惯于菜田农事,喜读文史书籍。服役3年在军中开始写诗及小说。后来醉心摄影,曾先后任职台湾《汉声杂志》(ECHO)英文版、《家庭月刊》,同期发表不少本土摄影报道文章。八十年代,曾任职电视制作,发表《映象之旅》、《户外札记》、《大地之颂》、《灵巧的手》等记录影片。他的摄影作品《人与土地》获英国LFORD总公司及法国巴黎现代美术馆永久典藏。
除《人与土地》,他还出版过《北埔》、《八尺门》和《台北谣言》等摄影集。阮义忠80年代著有《当代摄影大师》及《当代摄影新锐》,他可算是向华文世界全面深入介绍当代世界摄影大师的第一人。
布列松(Henri Cartier-Bresson)年表
1908年·8月22日 生于法国Chantelop一个富裕家庭。
1923年·15岁 中学时突然辍学,这时对绘画产生温厚兴趣。
1927年·19岁 师从Andre Lhote学习绘画。
1931年·24岁 严肃拍照1年后,即首次举行个展,第一批照片在纽约尤利恩李维画廊展出。
1936年·28岁 担任电影导演让雷诺阿(Jean Renoir)的助手。
1940年·32岁 在二次大战中被德军俘虏,两次逃跑失败后第三次成功逃亡。
1943年·35岁 积极参加地下组织援救战俘及逃亡者,同年开始为著名艺术家、画家和作家拍摄肖像。
1946年·38岁 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误以为布列松在二战中死亡,举办了后来布列松活人也有即场现身的“遗作展”。
1947年·39岁 与罗伯特卡帕(Robert Capa)、大卫西摩尔(David Seymour)和乔治罗杰尔(George Rodger)共同成立后来被称为国际图片通讯社始祖的“玛格纳”(Magnum)图片社。
1948年·40岁 中国共产党胜利的前后约1年,留在中国采访,同期穿梭于印度、缅甸、巴基斯坦。此外,他拍摄的甘地之死组照获海外新闻俱乐部奖。
1954年·46岁 被允许进入苏联采访,所摄照片获海外新闻俱乐部年度最佳报道奖。 1958年·50岁再到中国进行为时3个月采访。
1960年·52岁 60年代,先后到古巴、加拿大、墨西哥、印度及日本采访。
1966年·58岁 离开Magnum。
1967年·59岁 与第一任妻子离婚。
1970年·62岁 与比他年轻30年的女摄影师Martine Franck结婚。
1972年·64岁 女儿Melanie出生。
1973年·65岁 重拾画笔,70年代之后主要从事绘画,偶尔才拍照片。
1975年·67岁 获牛津大学荣誉文学博士学位。
2003年·94岁 与妻子及女儿成立“布列松基金”,该基金设“布列松奖”,每两年颁奖一次。
2004年·95岁 以95岁高龄去世。
歡迎光臨 公仔箱論壇 (http://5.39.217.77:8898/)
Powered by Discuz! 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