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時事討論]
高鐵填氹的八個可能
[打印本頁]
作者:
felicity2010
時間:
2014-5-16 10:07 AM
標題:
高鐵填氹的八個可能
高鐵填氹的八個可能
) v; f1 g/ Z; s# u# vtvb now,tvbnow,bttvb
tvb now,tvbnow,bttvb3 h' u0 t$ F# D4 b2 s9 ]2 e# f3 }
1 W" B. Q. G9 H7 v8 S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tvb now,tvbnow,bttvb3 ?) B3 x( d* P# E, {) ^7 `
就高鐵超支事件,港鐵公司(0066)星期三(5月14日)深夜發出內幕消息公告,指出數到政府星期二發出的函件,信中提到「It is very unlikely that the Government will be able to provide any additional funding for the project.」。但如果額外的資金並非來自政府,港鐵還有哪些「財源」,去為高鐵這個無底深潭填
7 `" s3 j8 M( q" f. |
氹?
tvb now,tvbnow,bttvb4 n8 w! E% i0 x- e7 A' U3 a6 Z
tvb now,tvbnow,bttvb5 y, V' [& L& @( m0 k2 y$ J9 k' x; s
首先,必須說明一下,高鐵香港段並非港鐵或地鐵以往的路線般,由他們自行興建及擁有。高鐵並非港鐵自己的鐵路項目,港鐵只在取酬的情況下獲委託規劃、管理和監督建造工程,並同時獲得通車後的服務經營權,但須向政府繳付服務經營費(續稱交租),情況與目前東鐵、西鐵、沙中線類似。
4 x" X( w- e {" Z2 i
tvb now,tvbnow,bttvb4 I0 M. _6 j/ i/ ?7 |9 _ C
因此,高鐵工程一旦超支,超支的責任並不一定百分之百完完全全在港鐵身上,而須判別政府和港鐵雙方各自有多少責任,並且須由雙分協議如何攤分,若沒有共識則可能要調解、仲裁,甚或對薄公堂。此外,若涉及任何一方的疏忽,另一方都可以申索損失。
$ ]) d) Q! `4 `+ k: P: q
( _- O" N2 f8 Z _7 p0 q! m( w/ S
問題卻是,港鐵公司為公共事業(最起碼鐵路部份屬公共事業),卻又是上市公司,有不同的股東,之但是政府持有約76%的股權。高鐵超支的話,若全由政府包底,則損失的是庫房,亦即公帑,而若果全由港鐵承擔,則政府的現金流帳目表面上並不會有損失,但小股東的利益卻肯定會受壓。
公仔箱論壇6 \( J" H0 v) D# x% u
& g$ S: l) k: d G$ W4 y- F, |# \
簡單來說,港鐵填氹的「水源」,大致有以下8種可能:
% `7 v1 @6 L1 c3 p+ r2 Z5.39.217.77:8898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4 c- B- G. B& |. L/ W7 N$ C
一、全由庫房支付:但政府已致函表明「非常不可能有能力就項目提供任何額外資金」,政治上政府即使向立法會財務委員會申請追加撥款,亦很可能會面對拉布。
tvb now,tvbnow,bttvb A% I( y( B' i0 L* z+ P
: Y/ S4 p) J! f3 g Y) @5.39.217.77:8898
二、由港鐵的儲備承擔:須視乎超支金額最終埋單計數究竟是多少,港鐵本身未必有充足的現金儲備支付,而且股價亦可能會受壓。
8 q7 D3 O& f: ~公仔箱論壇
+ O" ?. x8 P; d. T5.39.217.77:8898
三、向乘客開刀:港鐵目前在港的主要收入,除地產之外就是車費,再以外就是車站設施的廣告收益以及商鋪租金。除車費可以「撳住搶」大加之外,其他收入都會受制於市場因素。但車費亦同樣受制於「可加可減機制」,除非政府「放水」,容許港鐵大加車費,惟政府若這樣做則等同政治自殺。
6 z5 m* m, p' z: V6 a7 t, A
5.39.217.77:88981 z# X+ N3 D! H4 n
四、要求政府在高鐵沿線撥地發展地產物業:高鐵西九龍站上蓋已預留結構興建不太高的物業,另石崗的列車停泊場亦可能有「發展潛力」。港鐵可爭取政府撥出發展權,但這樣做等同變相以土地代替公帑,政治上等同由政府向港鐵提供額外資金,本質上與上述第一點沒有分別,只是毋須立會財會批出撥款。
5.39.217.77:8898: L. ]2 ~; Q# K7 c
% D0 j- W% w0 T% {- [' u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五、要求政府批出「興建、營運、移交」(BOT)安排:以BOT形式,亦即由政府放棄某個年期的服務經營費,換取由港鐵承擔超支的金額。但這樣做只等同左袋交右袋,以政府少收的服務經營費換取無須提供額外資金。再者,在高鐵的工程中政府已「洗濕咗個頭」,惟過往紅隧、東隧、西隧、大隧,全部均是完整的BOT,興建資金全由獲得30年經營權的財團支付,從來都沒有局部BOT的先例。
公仔箱論壇" K" n# V ]" \" c! a
tvb now,tvbnow,bttvb, F U) n4 d3 J( u) B
六、向股東開刀:要求股東供股,但小股東未必樂意,可能是被迫接受,而作為大股東的庫房若參與供股,即等同向港鐵提供額外資金,不參與的話,持股比率將被攤薄。
/ h, W0 X$ M4 d, N9 D: R/ P j: Xtvb now,tvbnow,bttvb
公仔箱論壇- }& e& Y3 J1 S7 F- e* J: X
七、向市場集資:可發行新股,但與上述第六點同樣,政府的持股比率會被攤薄。另一做法是將高鐵項目通車後的服務經營權分拆為附屬公司並招股集資,惟高鐵日後的票價、車站設施等收益目前仍屬疑問,特別是高鐵香港段的車費無可避免地會受到廣深段以至中國全國高鐵按距離釐定票價的機制所影響。
% y9 n* d& \* M$ I- }
4 K& z2 q' Y. H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八、借貸:港鐵須繳付利息。換句話說,港鐵日後的盈利能力會受到壓,影響到股東的利益。
) m' c& r: L4 Y! m+ b* s
以上的8個可能性,未必是單獨應用,可以混合使用,但都各有根本性的弊端:部份做法如供股、集資,必會影響到小股東權益;而左袋交右袋的模式,如BOT、物業發展權,則會使到政府政治上無面目向公衆交代;向乘客開刀則會令港鐵和政府雙方都得罪乘客。可以說,8個可能性都有其不可行之處。
% e: z! [( Q& c$ t8 Xtvb now,tvbnow,bttvb
5.39.217.77:88983 q: i* M x. q% i a5 M8 a/ z
那麼,港鐵公開表示「將會與政府就委託協議下各自的權利再作進一步磋商」,其實有些什麼可以磋商?港鐵表示他們與政府「對委託協議的條款的理解出現差異」,又是否意味磋商的空間根本就不多,甚至要對薄公堂?一旦如此,如何平衡庫房和小股東的利益?而在此情況下,高鐵有否落成的可能?
歡迎光臨 公仔箱論壇 (http://5.39.217.77:8898/)
Powered by Discuz! 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