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健民﹕泛民究竟在爭論什麼? n, D+ c @9 w3 Z , o1 ]8 I8 K7 i. }. n
坦白說,我相信大部分市民對泛民就佔中商討日投票結果所引發的爭議,已感到有點煩厭。非公民提名派對結果的批評,只反映出他們對社運形勢的嚴重脫節缺乏掌握,在投票之前仍以為以自己的聲望和誠意,可以成為3個最終入選方案 之一。但其實只要他們看清形勢,便應該明白到他們的主張,根本在理想主義者為主導的佔中群眾中全無號召力,不應對入圍有任何期望,策略上他們甚至可以一早表明不參與商討日這個遊戲,避開慘敗收場的局面。至於堅持公民提名的朋友,不管戴耀廷、陳健民等如何解說,又確實曾有意無意地將商討日的結果說成是民意指 標,至少3個入選方案也是民主派支持者的主流方案,這點也令人難以信服。有人說商討日是向所有人公開,人人可以表態,你不來參與便不可以說結果偏頗。但要 知道參與商討日的前提是肯定佔中的策略和邏輯,但支持民主也不一定認同佔中,不打算參與佔中的人士自然沒有理由去參加有關的討論。至於所謂不同意公民提名方案可在6月22日「投白票」表示意見的講法也頗為牽強。坦白說,認為沒有選擇的人會有多少動力去投票,大家心知肚明。所以,即使我們不去爭論個別政團最後一刻動員支持者只投票不商討,是否有違全民商議原則的「種票」行為,佔中商討日的投票結果,已被不少市民看成只是某一種政治主張的支持者內部動員,而多 於是佔中倡議人原來所期望的能反映廣大市民民心背向的舉措。tvb now,tvbnow,bttvb5 A; s: v/ ~$ i( F- D g D
% I' ]8 C: s( r$ S2 R公仔箱論壇 / P* x9 j7 p G" {. y8 w5.39.217.77:8898有部分人十分關心泛民會否因此分裂,真普聯會否從此結束。「團結就是力量」,這好像是永恆不變的真理,但在眼前的政治現實下,民主派政黨各有懷抱,人人盤算覑如何保持自身的政治支持,實在想不到可以怎樣維持所謂的團結局面。對於激進派,如果繼續保持以佔中運動為主體的局面,他們可以在這面大旗下左右大 局,以小制大,自然是上上之策。但這種情下的所謂團結,是在他們定調和主導下的團結,而並不是基於所有成員互諒互讓下達至的共識。對其他人來說,這種團結是否有價值,這種「和諧」有什麼意義,值得懷疑。而至於溫和派,其實表現更為窩囊,因為他們由始至終都不敢說出自己對激進派的抗拒、對寸步不讓的策略的 保留。一方面他們不想負上分裂陣營的罪名,但另一方面也不想失去認同溫和主張的市民的支持,結果立場上顯得模稜兩可,但又要在姿態上裝強,所以只能在無關痛癢的枝節上(如上海之行的趣劇)裝腔作勢。 1 o" s& y1 B5 k; e" p1 G # M8 U1 w( t) k+ m& {: l5.39.217.77:8898公仔箱論壇$ S8 d j) l# C
我對於個別黨派是去是留、「團結」能否維持、他們的榮辱得失,我並沒有太大興趣去探究。我所關心的,是他們究竟有沒有勇氣向市民說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目前的爭論分歧所在,讓市民可以有真正的選擇。目前的爭論,表面是政制方案之爭,焦點看似放在公民提名問題上是否可以讓步的歧見上。但政改的爭論,意義遠遠 超過我們能否有真普選、民主如何實現的問題。我們決定支持哪一個方案,其實也同時選擇怎樣去處理特區和中央的關係,這個才是香港長遠管治更為關鍵的問題。擺在眼前的並不是方案之爭,而是我們希望今後以何種方式去與中央政府互動的抉擇。/ e5 q$ ~8 N) N/ X0 h- ~; G3 ~! w. H
( v7 K; Q. Z% M i9 n6 e9 d' r8 \* N8 W. Z+ W# X0 ^; G
兩條路線的不同代價 6 A% T( [+ }, H/ Z; o, x5.39.217.77:8898, N3 x! `1 ?' m! h: W7 R h2 p" 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