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b+ s0 n' P- T s5.39.217.77:8898中國士大夫既有“學成文武藝,貨與帝王家”的仕途意識,也有“士為知己者死”的傳統,即使在視君道為天道的古代,孔子都說過:“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這一說法稍晚被春秋戰國時人豫讓發揮為“彼以國士待我,我以國士報之;彼以眾人待我,我以眾人報之”,成為古代讀書人均知的名句。 3 p. Q& m& S; {' y- ?$ H% z* b公仔箱論壇% t: X3 Q8 o0 L2 O" N) g
宋明兩朝傾覆之時的歷史,就是孔子“君禮臣忠”的詮釋。南宋小朝廷被元軍追殺,最後到了山窮水盡之時,宰相陸秀夫背著小皇帝跳海,殉國者不知凡幾;文天祥寧死不降,留下的“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成為千古傳頌的名句。明朝最後幾年,股肱之臣多有投降者,比如洪承疇、吳三桂等人。崇禎最後煤山上 吊時,隨行者只有太監王承恩一人。太子朱慈烺連投奔外祖父周奎,都被拒之門外。幾百年間,同樣面臨朝廷傾覆,為何宋朝大臣死於國事者多,而明朝卻從至親外 戚至股肱大臣,紛紛投降做了貳臣?其中有一個原因不可不察,即兩朝對待士大夫的不同態度。熟悉歷史的人都知道,盡管宋朝已經不像唐及以前那樣禮尊士大夫, 但比起明朝還是要優渥很多,比如宋太祖立下誓約,將“不誅大臣、言官”作為祖訓立於太廟,當然更不會用廷杖這種方式惡毒羞辱士大夫。也因此,宋朝傾覆之 際,多有殉國之臣;而明朝滅亡之際,且不說皇陵被掘、少有殉國者相隨,就連落到農民軍手中的朱家子孫,死得都特別悲慘,比如福王傳說被做成“福祿湯”。" s( e( l( z5 J! E6 U
9 k$ _7 K) A: z: ? m3 K. \! `
毛澤東的“思想改造”,其惡毒殘忍更是超越了朱元璋。說起來雖然沒有將人肉體消滅,但把諸多無辜之人流放至莽荒之地,讓其為了最低限度的生存而苦苦掙扎求 存,並被迫承認有罪的漫長“學習改造”過程,簡直就是一種精神凌遲。對與一同革命的老戰友,毛也極不人道,劉少奇、彭德懷等人的遭遇可作為佐證。毛澤東得 到的報應是:他死後幾十天,其妻侄盡入牢獄,而密室策劃者就是他的大內總管汪東興等親信。" N, {1 H9 t3 V7 Y8 c/ b
tvb now,tvbnow,bttvb1 P0 _$ j" e2 b
君視民如草芥,民視君為寇讎5.39.217.77:8898# ~9 `) x! d4 }
! V( {4 g' b: v9 [
能夠被施以“央視認罪”者,在統治者眼中,當然還是“人物”,有社會聲譽可毀之,對民眾有教育意義可挖掘之。“文革”時槍殺林昭,政府居然還不忘向家屬收取五分錢子彈費。如今先後讓好幾位中國人先後“央視認罪”,佔用了黃金時段,居然沒讓“認罪者”交付那每分鐘價值幾萬幾十萬的廣告費,真要算是主子對國民施以“浩蕩洪恩”了。 8 M' |2 @; ^& Q/ f& \6 t8 Y5.39.217.77:8898 j% Z4 o& z3 A我一直在觀察,這個在所有機構前均冠以“人民”二字的本朝政府,與人民究竟是何種關系。中國古代有句名言,“國有三寶,曰土地,政事,人民”。古代思想家都懂得統治者與被統治者是相互依存的關系。孟子除了著名的“民貴君輕論”之外,更是將君臣關系視為一種雙向的義務責任關系:“君之視臣如手足,則臣視君如腹心;君之視臣如犬馬,則臣視君如國人;君之視臣如土芥,則臣視君如寇讎”。唐太宗李世民則將統治者與人民之間的關系視為“舟水”關系,水可載舟,水可覆舟。歷代王朝末年的農民反叛,基本上是統治者竭澤而漁的結果。 / Z1 p( F* \3 }) C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J/ b) @. q& E! T8 V0 `- T p8 A中國歷史上有個朝代,統治集團內部的君臣關系及其與人民的關系,均可與本朝相類比,那就是清朝。清朝始終嚴守滿漢分際,視漢臣與漢人為家奴,認為天下就是八旗的天下,漢人只是繳納賦稅的供養者,漢臣只是為皇家及勛貴服務的高級奴隸。即使到了清末,這一觀念一直未改,慈禧那句“寧贈友邦,不與家奴”就是這一觀念的表述。到了不得不准備立憲之時,成立的也是皇族內閣——這與本朝紅二代認為中國是其父輩革命掙下的“紅色江山”;在外援上很大方,對本國民眾很吝嗇都很相似。 * Y1 ^7 F2 C( d4 i/ ttvb now,tvbnow,bttvb ! }* M% o# X& t4 g0 i公仔箱論壇清廷既是這樣對待家奴,家奴們在心裡也視朝廷為外人,於是先有孫中山借朱元璋北伐檄文中的“驅除韃虜,恢復中華”,調動漢人的民族感情,參與推翻滿清王朝的大業。, T s' ?. ?7 }+ P' v
5 c1 @4 N. d6 b5.39.217.77:8898以上事例,是想說明,只要統治者與被統治者不是一個利益共同體,統治者就不會尊重被統治者(包括本統治集團的政治失敗者)的人格、財產,想剝奪就隨時剝奪;人格、財產本是人類立身之本,既然都可能隨時被褫奪,被統治者除了在高壓與利誘之下的順從之外,內心也不會尊重統治集團的規章律令及一切說教。如今的中國統治集團,除了視土地為斂財之源以外,政事只剩下維穩與斂財;人民只剩下納稅功能。那些不能納稅的貧困人口,基本上被當作“負資產”看待;各種為了爭取權利的反抗者(包括徐友漁等在家裡私人聚會紀念六四)都成為“尋釁滋事”。其實,1989年“六四事件”,借助於當時外國記者的現場報導與各種錄相,早已天下皆知,目前除了在中共統治下的中國內地之外,連特別行政區香港每年都在舉辦各種大規模紀念活動。這種情況下,北京當局強迫徐友漁“央視認罪”,除了自暴其愚其蠻之外,羞辱不了徐友漁,只能羞辱統治者自身,說明北京當局除了想掩蓋這段根本無法掩蓋的血腥歷史之外,自絕於文明世界。$ k; n9 k z9 y0 ~% n. S- m3 v& K' {7 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