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港澳台]
易放難收個人遊 解鈴還需繫鈴人
[打印本頁]
作者:
serrurier
時間:
2014-5-5 04:49 AM
標題:
易放難收個人遊 解鈴還需繫鈴人
易放難收個人遊
解鈴還需繫鈴人
! t: @6 M, d. S1 R5 L: u
tvb now,tvbnow,bttvb4 _8 {9 q& g% g$ _, w
內地個人遊政策推行至今十年,香港是得大還是失大,可謂眾說紛紜,莫衷一是,但若說港府鼠目寸光,無所作為,致使個人遊政策好事變壞事,恐怕沒有人會有異議。
tvb now,tvbnow,bttvb0 X H( D' X+ Q1 ^
6 q3 K5 R1 e" Z" r8 g3 A
昨日本地一個論壇討論個人遊十年得失,出席的官員及論者提供了兩組數據,一是旅遊業佔本地生產總值的比重,由
○
三年的百分之二點四增至去年的百分之四點七,升幅近倍;二是當年受沙士瘟疫影響,訪港旅客銳減至一千三百萬人次,失業率飆升至百分之九,去年訪港旅客升至五千萬人次,其中內地遊客就達四千萬人次,失業率跌至百分之三左右,幾乎全民就業。數字最能說明問題,個人遊政策有力推動經濟增長,創造就業機會,對本港經濟繁榮的貢獻有目共睹,不容抹殺。
1 c& M; N; m5 \! {, D( T
) v1 Q9 J& y9 t3 R1 p- ^+ m: T2 `
凡事有利必有弊,個人遊政策導致內地遊客井噴式增長,帶來一些副作用,同樣不能否認,如交通擁擠,物價上漲,部分緊俏商品供不應求,商業設施變成遊客導向,尤其部分遊客的不文明行為令人側目,引發中港矛盾。最近一宗內地小童街頭便溺事件搞到滿城風雨,連內地官方傳媒都介入評論,反映兩地居民的敵對情緒不斷高漲,已到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程度,問題再不正視,只會引發更大的災難。
' V8 T4 P" \) G
# {6 X5 r; L/ U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中港兩地矛盾愈演愈烈,徒令親者痛而仇者快,背後原因複雜,決不止是遊客太多、部分遊客不文明那麼簡單,但港府只知坐享其成,無所作為,無疑是導致矛盾惡化的根源,也給別有用心者提供可乘之機。事實上,多年來港府只知不斷向中央伸大手板,要人要財,但酒店、交通、商場、景點等配套設施未能相應增加,結果造成資源緊缺,加上當局疏導水貨活動不力,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港人的正常生活,部分地區更是首當其衝,矛盾就這麼一點一點積累起來,量變最終導致質變。
' y1 c3 u3 M0 c% ?
5.39.217.77:88985 c' W6 ?" e5 q6 L% }) x! A3 ?- t& c
個人遊今日備受爭議,其實早在中央預料之中。有立法會議員回憶,沙士期間市面一片死寂,商界組團向北京求助,要求多放人來港刺激消費,時任副總理吳儀表示個人遊「易放難收」,對香港的承受力感到擔憂。事實證明,中央有先見之明,只可惜港府鼠目寸光,當年飢不擇食,只希望個人遊多多益善,如今物極必反,遊客太多消化不了,「撐」得難受,又轉過頭要求限制個人遊。
+ \& `% A* X# M1 Q% r/ k9 V3 e5.39.217.77:8898
& C4 S3 N2 A' S% J6 f3 C1 Ntvb now,tvbnow,bttvb
問題是個人遊政策不是水龍頭,可以隨意控制水流緩急。中央既要照顧港人的情緒,也不能漠視內地人的感情,手心手背都是肉,順得哥情失嫂意,左右為難。當初香港經濟蕭條,要求中央放人,現在嫌人多,又要求中央限制,內地遊客豈不成了呼之即來、揮之即去的經濟工具?因此導致的社會成本、經濟成本,由誰來承擔?設身處地,中央的苦衷不難理解。解鈴還需繫鈴人,因港府無能短視造成的問題,始終還是要由港府來解決。
歡迎光臨 公仔箱論壇 (http://5.39.217.77:8898/)
Powered by Discuz! 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