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_3 `+ j5 [8 H! c公仔箱論壇- m$ A2 X! q( j$ B! `
剛過去的五一勞動節,被稱為「保守中產社區」的海怡半島發生了一場遊行。近1000名街坊在假日沒去飲茶,反而拉着一家大小,遊行反對業主將海怡西商場改裝成迎合自由行的factoryoutlet,甚至有人(即家父)對建制派區議員高叫「垃圾!講大話!」,激進程度比八十後有過之而無不及。在這個中產屋苑住了幾乎廿年,見過最「激進」一次是家母私底下痛罵鄰居馮煒光,示威卻是聞所未聞。民眾反對社區建設厭惡性公共設施,例如核電廠、焚化爐等,一般稱為「NIMBY」(Not in my backyard)運動。當台灣人上街反「核四」,海怡居民則上街高呼「海怡不要特賣場」。自由行作為outlet主要顧客竟然變成跟焚化爐無異的NIMBY「設施」,並非海怡居民忽然激進,而是反映中港矛盾正在滲入社區。公仔箱論壇1 i/ t, z! s+ q8 y7 ^+ e& k
公仔箱論壇7 W/ E" z3 ^8 h
: M9 S9 R* k- atvb now,tvbnow,bttvb海怡半島這場遊行的重要性不能忽視。它充分顯示了中港矛盾的政治動員力量:中產、專業人士、公務員,這些典型海怡居民不就是各政黨最想爭奪的中間選民嗎?建制派新民黨區議員剛剛當選,非但對改建outlet一事遲遲未有回應,更沒有帶領居民組織示威,反而讓區內沒有議席的公民黨「空降」介入。這種就在我家樓下發生、最貼身也無從迴避的社區反抗,是否能讓港人意識到,他們手上一票對於抗衡中港融合延伸至社區有多重要?tvb now,tvbnow,bttvb7 e' K7 n9 m) }' S2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