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自由黨李梓敬的轉珠行為藝術與余婆婆的霸氣發言,成功讓全民退休保障這個議題能夠再次浮上水面,引起社會的討論。香港人爭取全民養老金的路已經走了超過三十年,但公共討論幾乎仍然是停留在同一位置。本文將透過回應李梓敬昨日發言的四大觀點,來解釋為何我作為年青人,也支持全民退休保障。tvb now,tvbnow,bttvb0 I* u9 v! b, a/ [" c9 C (1)「隨支隨付式的全民養老金是跨代資源再分配,年輕人要等三、四十年後才能夠獲得全民養老金,所以對年輕人不公平。」' g4 \6 ^8 C; X+ C9 f
7 G, Z+ K/ n7 Z+ s! m如果「跨代資源再分配」是不合理,全民性的免費教育制度,是由上一代人資助下一代,為甚麼可以接受呢?現時的高齡津貼「生果金」,70歲或以上人士是不用接受經濟審查的,又算不算「跨代資源再分配」?為甚麼又可以接受呢?現時全港打工仔每月供款的強積金,難道也不是規定要六十五歲才能夠取回強積金嗎?強積金計劃除了行政費高、回報率低之外,還有機會被僱主對沖,被炒的打工仔隨時少了一大筆強積資金,對退休生活無保障,對年輕人公平嗎?5.39.217.77:8898% d x2 l4 Q5 }6 y. e
一個社會保障制度的建立,長遠來說社會上每個人也能夠受惠。現時由爭取全民退休保障聯席倡議多年的「全民養老金」方案並非單純是隨支隨付(pay as you go),亦不單純是年輕人養老人家,而是一種混合「隨支隨付」(pay as you go)和「預籌積累」(Pre-funded)的養老金制度。方案建議政府先要投放 500 億元種子基金,另外,現行用於長者綜援和長者生果金的日常開支亦會作為定期供款;僱員和僱主各將 2.5%月薪作為全民退休保障的供款,而強積金則改為每月供款 2.5%月薪;向盈利每年超過一千萬元的企業額外徵收1.9%利得稅。長者可以即時每月領取大約3,000元的養老金(2010年的物價),不用經濟審查。 4 W e8 |8 D4 }0 E) g9 a6 c' p- k5.39.217.77:8898那筆500億元種子基金的公帑,現時的長者在過去也有份貢獻的,所以計劃根本就不單純是跨代資源再分配,而是社會集體為未來投資,是真正惠及每個香港人的「未來基金」。5.39.217.77:8898& d2 L/ U. I. c (2)每個人只有責任供養自己的父母,而沒有責任供養別人的父母。5.39.217.77:8898* |; V$ R' n" R9 k$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