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標題: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打印本頁]

作者: athlon816    時間: 2014-5-2 06:34 AM     標題: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出自晚清詩人龔自珍的“己亥雜詩·浩蕩離愁白日斜”
) W1 h% H+ |/ Z9 O公仔箱論壇浩蕩離愁白日斜,吟鞭東指即天涯。
8 w+ n5 \' z/ b/ J- W/ Ntvb now,tvbnow,bttvb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tvb now,tvbnow,bttvb; ~' \. V5 v1 D2 k' u& h1 o# G
賞析公仔箱論壇/ ~* Q! j$ M! b
这首诗是《己亥杂诗》的第五首,写诗人离京的感受。虽然载着“浩荡离愁”,却表示仍然要为国为民尽自己最后一份心力。公仔箱論壇9 B% C9 U& c  S2 u, v. E
诗的前两句抒情叙事,在无限感慨中表现出豪放洒脱的气概。一方面,离别是忧伤的,毕竟自己寓居京城多年,故友如云,往事如烟;另一方面,离别是轻松愉快的,毕竟自己逃出了令人桎梏的樊笼,可以回到外面的世界里另有一番作为。这样,离别的愁绪就和回归的喜悦交织在一起,既有“浩荡离愁”,又有“吟鞭东指”;既有白日西斜,又有广阔天涯。这两个画面相反相成,互为映衬,是诗人当日心境的真实写照。诗的后两句以落花为喻,表明自己的心志,在形象的比喻中,自然而然地融入议论。“化作春泥更护花”,诗人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鸦片战争爆发后,他多次给驻防上海的江西巡抚梁章钜写信,商讨国事,并希望参加他的幕府,献计献策。可惜诗人不久就死在丹阳书院(年仅50岁),无从实现他的社会理想了,令人叹惋。3 p/ S7 @4 L+ l) t5 G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诗人笔锋一转,由抒发离别之情转入抒发报国之志。并反用陆游的词“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落红,本指脱离花枝的花,但是,并不是没有感情的东西,即使化做春泥,也甘愿培育美丽的春花成长。不为独香,而为护花。表现诗人虽然脱离官场,依然关心着国家的命运,不忘报国之志,以此来表达他至死仍牵挂国家的一腔热情;充分表达诗人的壮怀,成为传世名句。
- W' _$ O% ?4 G7 J& y% K8 ^1 l7 S; H$ Z这首小诗将政治抱负和个人志向融为一体,将抒情和议论有机结合,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复杂的情感。龚自珍论诗曾说“诗与人为一,人外无诗,诗外无人”(《书汤海秋诗集后》),他自己的创作就是最好的证明。5.39.217.77:8898, e! I$ ^+ z' n5 `# I* i
主旨:抒发了自己辞官司离京时的复杂感情,展示了诗人不畏挫折、不甘沉沦、始终要为国家效力的坚强性格和献身精神。全诗移情于物,形象贴切,构思巧妙,寓意深刻。tvb now,tvbnow,bttvb) U4 `. q# z! q, e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T4 N7 e) m$ t+ V2 w# Z& z
落花纷纷绝不是无情飘洒,为的是化作春泥培育出更多的新花。[落红:落花。花朵以红色者居多。因此落花又称为落红。]* f8 ~6 [8 ?( d- K$ K  `- y
诗人用移情于物的手法,借落花翻出新意,为我们展示了一个极为瑰丽的境界:“落红不是无情物,化做春泥更护花”!在诗人看来,落花作为个体,它的生命是终止了;但一当它化作春泥,就能保护、滋养出新的花枝,它的生命就在下一代群体身上得以延续,体现出真正的生命价值--终将孕育出一个繁花似锦、绚丽灿烂的春天!这哪里是落花的葬词?这分明是一首新生命的歌!
4 j1 ]9 c$ F( H* f( n2 Vtvb now,tvbnow,bttvb詩人借花落歸根,化為春泥,抒發了自己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这两句诗也包含了这样的哲理:“落红”似乎成了无用之物,但从另一角度看,它能化泥护花,仍有价值和作用,它包含着世上的万事万物均具有两面性,“有用”和“无用”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关键在于观察者的视角,在于自身的价值和功用。
$ B3 f. N  o. L- {# p$ p9 c; O“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也隐喻了诗人虽辞官但仍会关心国家的命运。从而形象、贴切地展示了作者为国效力的献身精神。
作者: athlon816    時間: 2014-5-2 06:35 AM

落花纷纷绝不是无情飘洒,为的是化作春泥培育出更多的新花9 F$ i; P! }1 K' B: @" v

" L- _  j) X* d, L' B- Q5.39.217.77:8898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9 e/ H  S$ |- X
作者肯定透生死
作者: haosexianren    時間: 2014-5-20 11:22 AM

这首诗我上初中时学过,现在是温故知新。




歡迎光臨 公仔箱論壇 (http://5.39.217.77:8898/) Powered by Discuz! 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