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 t8 ]5 u$ P0 {, n/ D. A% T/ Btvb now,tvbnow,bttvb 與全國鄉鎮平均管轄人口1.5萬相比,基層政府的規模並不如人們想象的那麼大,“一崗多職”和“一員多能”的現象較為普遍。由于行政編制由省編辦統一管理,地方就不得不根據自身財力聘用事業編制人員和合同制人員,即所謂的“地方軍”。& b, w: B" O3 }6 O
5.39.217.77:8898% \9 B( @2 L5 W 九成公務員是科級以下幹部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y; G2 i& l- n$ t# ^/ S# z6 `
公仔箱論壇- N& `, B; g _% z* C
理想狀態下,一名基層公務員從普通辦事員晉升到副科級幹部,需要8年;從副科晉升正科需要3年;從正科晉升到副處需要7年;從副處晉升到正處,同樣需要7年。 & g( m- c" m9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K. A4 k2 v( ^) C) v/ a. p 據此推算,某22歲大學畢業生考取公務員,47歲晉升正處級領導職務,在正處崗位幹10年轉為非領導職務後退休。除極個別人可能成為副廳級幹部外,上述路徑是基層公務員可以期望的最佳政治生涯。然而在現實中,大部分基層公務員是在辦事員和科員兩個級別上走完全部仕途的,約九成公務員是科級以下幹部。$ g0 \; C% |/ R1 p& K1 o0 u
tvb now,tvbnow,bttvb) i3 \/ k6 K- @( T5 c/ U+ @
有研究表明,從科員到縣處級幹部的升遷比例僅為4.4%,從縣處級升遷為廳局級的比例更是低至1%。目前全國約有省部級現職官員3000人,估算公務員隊伍中能晉升到省部級的比例僅為萬分之四。絕大多數基層公務員在“金字塔”的底層燃燒著青春與激情,有的人工作幾十年還是副科長,自嘲患上了“副科病”。tvb now,tvbnow,bttvb+ }6 k' J. r+ Z* E
# y6 x+ @& G: Q( k' c$ [ “忙並焦慮著”的工作狀態+ E4 E' y1 d/ }1 _( q
公仔箱論壇- k1 Q/ m% }! |% m) T3 p' G& c
公務員是國家治理的具體實施者,但並非所有公務員都掌握實際權力。我國的公務員法將公務員分為領導職務和非領導職務兩類,真正擁有項目審批權、人事權、財政權和資源分配權的只是公務員隊伍中的少數領導。絕大多數基層公務員和其他職業群體一樣,從事著日常事務性工作。! E o0 v9 l3 ^8 f I4 a+ ?
5 i7 U. r( ^3 y1 N) ttvb now,tvbnow,bttvb 尤其在經濟社會發達地區,市場主體數量較多,民眾對于社會治理和公共服務的需求也日益多樣化,基層公務員撰文、開會、檢查、調研、走訪佔據了大部分工作時間。社會穩定、安全生產、計劃生育、食品安全、環境保護等“一票否決”工作以及隨時可能發生的突發事件,直接影響著他們的仕途乃至生計。不少人在短時間內經歷了從過分安逸到疲于奔命的急轉彎,帶來群體性焦慮。8 T8 k& D4 D! a5 y% P i- [% R% m& X
- c# H* ?# g; K7 F 面臨三大潛在風險公仔箱論壇1 _6 }! s6 [( M7 R7 J1 Y
5.39.217.77:8898& O% K$ t2 D7 `; T( v1 `( p
公務員群體的第一大風險是專業人員結構性失衡。我國公務員分為綜合管理、專業技術和行政執法三類,但現實中綜合管理類過多,公務員專業化水平難以提高,與政府職能轉變的大方向不相符,這在基層表現得尤甚。以社會關注的食品藥品為例,全國食藥監係統實際擁有行政管理人員5.68萬人,但技術隊伍僅有3.6萬人,其中擁有GMP、GSP等專業檢查員資質的更不足1.5萬。5.39.217.77:8898$ _! _8 I2 d* I( x4 l( o' m2 s9 b
" ~; N0 ?9 V" r 第二大風險是職業倦怠。中國社科院的一項調查顯示,八成基層公務員存在不同程度職業倦怠,包括身心過度勞累,對工作喪失興趣,對自身工作能力、效率、貢獻和社會價值態度消極。其原因包括個人抱負與現實情況落差,工作負荷大和內容僵化,職務晉升和薪酬激勵失效。這種“負能量”不利于維護政府整體形象。公仔箱論壇* @/ o3 u/ @& X7 S. c
公仔箱論壇" F: @' d# X- k8 k' Z8 L
第三大風險是轉型緩慢。在簡政放權的大背景下,基層公務員理念亟需淡化管理控制,強化服務意識,全面提升“德能勤績廉”等素質。tvb now,tvbnow,bttvb! H* m2 B2 t2 x+ 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