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8 q( D$ l1 F9 A6 V$ {此外,譚志強又認為在網絡「讚好」與實際行動在澳門完全是兩回事。上年立法會選舉,澳門民主派「新澳門學社」在損失了一個議席下在立法會中僅餘兩席。每次舉辦遊行,則只有百多人參加,對政府完全談不上帶來什麼影響力。因此,譚志強指,澳門是一個連「仙人掌」都沒有的「新聞沙漠」。tvb now,tvbnow,bttvb# W# N% X% y' \' F" C# N, m" r
9 n; p! A. r! `近年,香港市民開始有聲音指出,香港人每次為自由、為民主的遊行好像都是「行完就算」,全無意義。澳廣視的故事,也許最少能提醒香港人,我們以往的堅持、對政府及中方人士向香港電台施壓的批判,最終讓香港電台最少有一份約章保障香港電台的編輯自主,不致與澳廣視一樣成為中國及香港政府的喉舌。5.39.217.77:88988 l6 F7 K. X/ G
tvb now,tvbnow,bttvb- j: \& |0 a) c- h: W% U
由此看來,今日澳門,會否成為明日香港,的確取決於香港人會否為新聞自由繼續發聲。5 w6 R8 l- s: _: B5 a/ B/ M
- k. ?3 r$ Y$ d 作者: felicity2010 時間: 2014-3-11 10:28 AM
澳門記聯:澳門新聞自由收窄是錯覺 0 }: i' o( t% f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8 [. u/ ^" `! G: J. R5 d2 U 4 ?: t- I5 w6 M, F5.39.217.77:8898 # S4 t* ]+ W. {" J: `+ w$ S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背景圖片:維基百科5.39.217.77:8898/ j9 f8 u; h( v) c* d L* n
2 ]8 y o' ]" K# a: Z 《有線新聞》今天報道,被視為親建制的澳門記者聯會回覆該台查詢表示,要探討澳門新聞自由,不能抽離香港新聞自由和濫用新聞自由,對澳門的影響。香港媒體對澳門居民接收資訊,有重大支配作用,一些煽、色、腥,取悅受眾口味的訊息,令澳門居民覺得香港傳媒較為敢言,形成錯誤認為澳門新聞自由,不斷收窄的錯覺。tvb now,tvbnow,bttvb4 W8 G+ j2 ^4 _$ D
! f7 R$ A% Q3 e1 c- a' o 澳門記聯又指,針對傳媒機構的指控,須是清晰個案,有事實證據,避免憑感覺猜測。澳門傳媒仍肩負監察政府的職責。 / Q. `" H% c4 y$ v% W5.39.217.77:8898tvb now,tvbnow,bttvb4 }' q/ c- Q8 {2 c 《有線新聞》今天專題報道,澳門官方控制的澳廣視記者,公開指控公司自我審查。有兩名記者用假名接受訪問,列舉澳廣視自我審查的例子,事例涉及本地社會及內地政策,記者Isabellla表示,「去採訪一些建制社團,新聞標題一定寫明是哪個社團,另外一些非建制社團,就只稱『團體』」。她又說,在高層壓制下,記者學會自我審查,寫「高層岩聽」的報道。另一記者Mandy表示,有同事因為比較敢言,受到非正式的處分,不能再外出採訪。公仔箱論壇/ ^0 \0 o4 M2 U& d9 q7 X0 M/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