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T- K3 P! W/ Y5 Y( x三、中產階級向被視為社會中堅,在經濟生活上是比上不足比下有餘的典型,於工作層面為上層社會與勞工階層以外的專業人士(知識分子)和各行各業的管理人。中產壯大是社會好景的表徵。香港自二十世紀中期輕工業勃興,經濟拾級而上,不少人的家境從清寒到小康到薄有資財,那確是中產階級不斷擴大的歲月,自食其力是這一階層人士引以為傲的作風,公平競爭是力爭上游的「安全網」。 " u4 D- ?$ f1 l0 |# w, n7 P5 K( q5.39.217.77:8898 : Q/ Z X3 l/ D2 {+ u( \6 Y ! Y* \0 i4 l, D2 _公仔箱論壇 ' F; O, B( E/ m# H8 m+ J2 l F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回歸問題出現後,最擔憂「香港精神」淪亡、害怕自由法治與廉潔政風不復從前的,當以這班中年開外的中產人士為最;他們的第二代,歷盡二三十年間先後湧現的移民潮、金融風暴、地產危機、科網爆破和面對貧富兩極的大趨勢;再加上人工智能普及令傳統工種大量萎縮甚至蒸發,承受階級流動的上下擠壓,他們的就業機會與薪酬待遇,比先輩已大有不如。事實顯示,中產出身、受良好教育的新一代,因出路不廣而有窒息之感。 4 u! [9 r, \/ |5.39.217.77:8898; ~2 g" \5 u2 w6 s
5.39.217.77:88984 Y# q; L1 _/ U- b
6 H: j7 i7 i0 Z. Y改朝換代,中產老香港的價值觀可能會被視為麻煩之源,扶助新移民,栽培他們從基層走向中層,成為中國轄下新香港的中堅分子,那與《施政報告》 第一段提及的「重視長遠規劃,摒棄短期思維」相吻合。筆者認為,福利政策對新移民的傾向性並無不妥,但是「讓年輕人各展所長,讓香港得以發揮」的話,新一代的老香港是否不應被忽略? Y. R/ P( H( ~& B
公仔箱論壇+ L( m5 B3 v6 T9 L
公仔箱論壇4 R8 k3 P$ H& u2 n
+ R5 d6 C8 ^, \& g( V0 Y5.39.217.77:8898特區政府去年訂定貧窮線,政府按數據所示,認為處於貧窮線下的非綜援在職家庭,尤其是兒童或在學青年負擔的,該優先獲得照顧,「低收入在職家庭津貼」一經提出,政府財政雖有超負荷開支的憂慮,但市民反應大體不錯。不過,筆者以為,有公屋福利的,不該同時享有這種補貼;反而夫婦工作有兒有女且住私人樓宇或供房貸的家庭,政府不給予「在職家庭津貼」,亦該大額寬減他們的稅務負擔。% c: n8 f9 m8 V# V" \
tvb now,tvbnow,bttvb6 `7 {1 r0 M# N4 I" @* _0 }! y
tvb now,tvbnow,bttvb w7 K5 l; l1 |5 l) a* N
, X( h! f" a$ C4 q: r 評《施政報告》.之一 6 ]/ L. u2 [& m6 E$ n( o. p作者: felicity2010 時間: 2014-1-22 07:16 AM
林行止: 含混馬虎說經濟 充分就業亦堪憂5.39.217.77:8898* X. r5 J" V* {. d
5.39.217.77:8898* ~8 W+ ~3 n, x1 J$ _. M2 Z3 \
! J& F) }3 p* O A1 O香港的出入口貿易數字,中國所佔比重不僅過半,而且還在上升軌道運行。形勢比人強,政界固然不得不北望神州、觀顏察色,商界則謹記「輸了行頭,慘過敗家」的古訓而只有向北狂奔,各行各業都有人轉口風,「立足香港,聯通內地」,才是香港優勢。事實上,以當前的宏觀經濟形勢,的確惟有緊密地靠攏祖國,才有「油水」;「面向世界」雖然仍未可棄,但好像收成吸引力已稍次。5.39.217.77:88986 `4 y. n' I3 C% s! i3 S" P) n
: ~% A; o; h& _ q2 C6 A公仔箱論壇北京對香港,政治方面肯定抓得非常(內地用語:比較)緊,惟在經濟金融線上,絕對不希望妨礙香港足以面向世界的固有特色,因為香港保持國際城市地位不變,不僅是中國信守承諾,落實兩制的明證,更有不可抹煞的經濟實惠(亦不致堵塞了貪官洗錢走資的渠道)。前後三位行政長官,董建華可算是國際視野最廣的一位。曾蔭權任內固曾放言要「面向世界」,亦依責守,以駐外辦的網絡安排外訪,宣傳香港;可是,如此「面向世界」對香港能有什麼有形和無形進益,港人卻無頭緒。 0 e: \% t) o4 u7 l公仔箱論壇9 x' A0 q z2 y* [
梁振英就任年多,未見什麼主動高調的官式外訪;加上他着力鼓吹香港青年北上進修、工作,滿足於CEPA帶給港人的商機,讓人感到梁氏徹頭徹尾只顧緊靠祖國,是否不忘「面向世界」,港人無從知悉。公仔箱論壇" r& \) ~6 b8 J: t: B3 t
公仔箱論壇. |8 h8 c' m0 l7 m: { f
八、駐外辦與派駐地政府官員、商界和傳媒向有聯繫,長期關注並向港府滙報可能影響香港經貿利益的變化趨勢,並就具體項目,游說相關政府,協助特區政府進行商貿協議談判,連推介CEPA為香港帶來的商機,亦成為近年的宣傳項目。除了照顧香港與各國的經貿和公共關係,不同地方的經貿辦還有獨特職能,比如日內瓦辦事處代表本港作為世貿成員,又以觀察員身份參與設於巴黎的經合組織(OECD)的貿易委員會;布魯塞爾辦事處專責與歐盟及中南歐諸國辦「交涉」;倫敦辦事處除了在九個歐陸國家代表香港經貿利益,還代表香港參與國際海事組織;駐柏林、多倫多、東京、新加坡、華盛頓、紐約及三藩市的駐外辦,都有近似功能。; f' k# c4 c, }8 G1 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