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標題: [中國內地] 解密孫中山與共產國際關係:即合作又鬥爭 [打印本頁]

作者: qqonqq    時間: 2013-12-23 09:38 PM     標題: 解密孫中山與共產國際關係:即合作又鬥爭


6 ^6 V7 U; x6 s9 \/ y3 o- a
資料圖:天安門廣場上的孫中山畫像。
  12月23日電/共產國際成立於1919年,是俄國十月革命勝利後,列寧為了與主張資本主義和平過渡到社會主義的第二國際割裂的產物,又是世界上第一個依靠暴力革命並實行無產階級專政制度的蘇聯為向世界各國輸出革命的工具。它實際上代表蘇聯最高當局的旨意,為蘇聯國家利益服務。但是,這樣一個機構在上世紀20年代,卻與孫中山及其領導的國民黨發生過一段奇特的關係。
9 b1 X; |+ o4 R
) p/ I) h0 e8 O1 htvb now,tvbnow,bttvb  多種因素促成最初的合作
  u+ P0 @! x% ?5.39.217.77:8898公仔箱論壇' n" a5 K* M2 j& d5 j. u
  共產國際與孫中山二者關係的發生,起源於兩個因素: 5.39.217.77:8898& L4 V+ n% c9 I& ?, H% m
  
5 n8 ~+ h) U, T( S2 g6 e! T  一是列寧對孫中山革命精神的崇敬。早在1911年10月中國爆發的辛亥革命,就引起列寧的關注,他接連發表多篇文章,高度評價了這場革命的世界意義,說它“將給亞洲帶來解放,使歐洲資產階級的統治遭到破壞”,稱讚“孫中山綱領的每一行都滲透戰鬥的、真誠的民主主義”,稱孫中山是“充滿著崇高精神和英雄氣概的革命的民主主義者”。
3 d; n" L0 n  n- p1 m- @/ E2 b& O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B* u: @  Q; P5 U" ?0 E1 y" Z
  二是蘇聯當時作為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一成立就受到帝國主義和各國反動派的包圍、封鎖和侵略,處境十分困難,急需擺脫這種困境。恰巧這時中國又發生了震驚世界的反帝愛國五四運動。列寧就指示共產國際、蘇聯外交部、在俄華人團體等機構,紛紛派出代表,到中國物色反帝、反北洋政府的政治、軍事勢力與蘇聯合作或結盟;更希望找到共產主義者,幫助建立革命政黨,成為俄共的兄弟黨,在中國進行革命,建立與蘇聯結盟的新政府。由於當時是皖系軍閥掌握北京政權,直系吳佩孚、閩系陳炯明、西南軍閥唐繼堯、山西軍閥閻錫山及孫中山等,紛紛進入了蘇聯最高當局的視線。共產國際等機構的代表,提供了這些對象品質如何崇高、思想如何先進和如何對蘇表示友好等的詳細報告。1921-1922年,通過篩選,蘇共中央和共產國際最終確定與孫中山合作,幫助陳獨秀建立共產黨。
# W2 ~8 H5 M; S, @. btvb now,tvbnow,bttvb
" _* v8 m( X' \+ {$ j) ?  此前,孫中山在反對北洋政府的鬥爭中,由於路線不對(不反帝而妄想爭取帝國主義的援助);不依靠國內人民大眾(而依靠少數幫會勇敢分子、海外華僑、地方軍閥),所以屢起屢折,到1922年,由他經常撥巨資全力支持而壯大的軍閥陳炯明投靠直系而反戈,甚至炮轟廣州越秀樓總統府。孫中山哀嘆“國民黨正在墮落中死亡,要救活它需要新血液”。因此,孫中山也歡迎蘇俄的援助。 5.39.217.77:88986 X0 T9 }  ^/ k$ t! u2 F: i* y

0 T# k& W( G4 j* t$ I; [tvb now,tvbnow,bttvb  因革命觀不同而出現摩擦
  b! C9 ~4 K) T' S! G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9 i5 }0 B5 w! A/ A. z
  與此同時,幫助中共召開“一大”的共產國際代表馬林,在考察了國共兩黨的情況後,提出了一個別出心裁的方針:剛剛成立的只有幾十名知識分子成員的共產黨集體加入國民黨,企望一面挽救國民黨,並使其走上正確的革命道路;一面使共產黨借國民黨的歷史影響和全國機構迅速壯大起來。 ! \) |2 B0 H5 {" R' r7 W8 v
tvb now,tvbnow,bttvb# k7 l4 p( F6 L1 X( m( C1 r
  孫中山是熱情歡迎共產黨加入國民黨的,認為這是給國民黨輸送“新鮮血液”,拯救國民黨。他還請馬林和陳獨秀擬訂改組國民黨的方案。方案中安排了多位共產黨人擔任國民黨中央委員和幾個部委的領導人。馬林和陳獨秀還致信孫中山,望其放棄傳統的依靠軍閥倒軍閥的方針,而要全心全意依靠工農大眾。
6 ]( y! B3 A! ~5 s5 C  B1 ]tvb now,tvbnow,bttvb, E  G/ s; @* [7 S) B
  但是,孫中山還是堅持原來的革命路線。孫認為北京政府是由反革命武裝支撐的,必須由革命武裝才能推翻。而當時有武裝的是地方軍閥,外國資本主義國家不但有武裝,而且有購買武器的錢。所以,他依然執行不反帝和依靠地方及在野軍閥的方針。
' i: D, r, j  m$ f5.39.217.77:88985.39.217.77:88985 }# |* x. q2 s1 N3 K* i
  這是兩種革命觀的矛盾。孫中山重視革命武裝,符合“革命的武裝反對反革命武裝”的中國革命特色。馬、陳主張西方和俄國革命模式,平時不做武裝鬥爭而只做群眾工作,政權危機到來時,再進行武裝奪取政權的革命。 3 o! h- P8 f+ j1 \, n0 v

' f/ X6 E; l& m; n, P  為此,馬林和陳獨秀接連在中共機關報上公開批評孫中山的錯誤。於是孫中山屢次對馬林說:“共產黨既加入國民黨,便應該服從黨紀,不應該公開批評國民黨,共產黨不服從國民黨,我便要開除他們;若蘇俄袒護中國共產黨,我便要反對蘇俄。”
2 R- P$ q  ]3 x1 c. ?3 C, I2 q( u/ E2 M9 s) {8 u; u& w
  就這樣,實為“國蘇合作”的共產國際與國民黨的關係以及服從於這個合作的“國共合作”,出現了僵持局面。 : i) W! K" W+ r- R

$ v& i/ @' M3 b+ x; T# c5.39.217.77:8898與鮑羅庭的“蜜月”時期
) d0 E4 E" A" T) xtvb now,tvbnow,bttvb' u% x4 R+ h4 H% N" P2 u
  由於列寧病重,斯大林主持蘇共中央。斯大林對馬林和共產國際在中國的工作極為不滿。共產國際奉命停止了馬林在中國的活動經費和生活費,逼迫馬林離開了中國。
2 N4 T$ f* M. h# z8 G  T/ F2 n5.39.217.77:8898
, {1 Y! |+ w: c5 p6 v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在這個真空期,孫中山和斯大林都需要重新溝通。1923年8月,孫派蔣介石率領“孫逸仙博士考察團”訪蘇。蔣訪蘇還未回國,斯大林就派自己的親信鮑羅庭帶著巨量經濟和軍事援助來到中國出任孫中山的高級顧問,同時兼任共產國際最高代表指導國共兩黨,監督其他共產國際代表的工作。鮑奉斯大林之命改變原來馬林方針,充分利用國民黨軍事北伐的積極性,給予全力支持,幫助國民黨創辦了培養軍事幹部的黃埔軍校和國民革命軍第一軍,積極推動北伐。
6 G( a5 t* ~1 z- [) o' h- N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Q% P, G2 U+ O; }1 _  _1 _; f
  孫中山喜出望外,積極響應,在鮑羅庭的幫助下,於1924年1月召開國民黨“一大”,對“三民主義”作了新的解釋,指出共產主義與三民主義並不矛盾,它是包含在三民主義的“民生主義”中的,共產黨加入國民黨是來幫助國民黨的,並且是“遵守國民黨黨綱”的,以此壓服了國民黨中反對國共合作的絕大多數元老派人物。從此,共產黨在建立、整頓、壯大各地國民黨組織的名義下,大力發展國民黨員的同時,也大力發展了共產黨的力量。
* Q( c& G$ z, N8 |tvb now,tvbnow,bttvb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0 i  X) H  H$ E9 X4 Z0 P9 z
  在遺囑和遺書中強調民主、愛國與平等 5.39.217.77:8898* Q. j/ L2 s. v) {* e

6 ~  W% t! W" Y0 {5.39.217.77:8898  1924年10月25日,馮玉祥在北京發動政變推翻直系政權,擁皖系軍閥段祺瑞執政,同時電請孫中山入京共商國是。孫中山接受邀請北上,發表宣言:對內要打倒軍閥,對外要推倒軍閥賴以生存的帝國主義,廢除不平等條約,並接受中共關於召集國民會議決定國是的主張。但是,他到北京時,由於繞道日本,一路勞累,生病不起,再加上北京政權已經落到軍閥手中,他的主張受到抵制而憤慨,1925年3月12日病逝於北京。
2 W% S* m+ X7 W. C1 ]% Z+ b/ Q, G. @
! x# Q2 V: z; |* S7 I公仔箱論壇  孫中山在去世前,堅持在《孫越宣言》中的立場:共產主義不適合於中國。但他深知當時國民黨的生存與發展,還離不開蘇聯與共產國際的援助。因此,他對守候在床邊的鮑羅庭與宋慶齡托付了遺囑和致蘇俄的遺書;在彌留之際,還仿劉備托孤之語,對汪精衛、何香凝說:“要師事鮑顧問”。但在遺囑中,卻強調了“民主與愛國”,與外國的“平等”關係。在國事遺囑中說:“餘致力國民革命凡四十年,其目的在於求中國地位之自由平等……欲達到此目的,必須喚起民眾及聯合世界上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奮鬥”;現在革命尚未成功,凡我同志,必須依照餘所著《三民主義》繼續努力。在《致蘇俄遺書》中說:“我遺下的是國民黨。我希望國民黨在完成其由帝國主義制度解放中國及其他被侵略國之歷史的工作中,與你們合力共作”;“我願表示熱烈的希望,希望不久即將破曉,斯時蘇聯以良友及盟國而歡迎強盛獨立之中國”,充分表現了在爭取蘇聯援助的問題上不卑不亢的態度。 公仔箱論壇$ N$ F  _; ?) C8 `+ O8 _' O
tvb now,tvbnow,bttvb# t7 P* U5 p* Y% t7 ~( O3 E$ t6 ^
  綜上所述,可以看到:孫中山是一個偉大的民主主義者和愛國主義者。他一生為獨立、民主、強盛的中國而奮鬥。他在與共產國際和蘇聯的曲折關係中,始終堅持自己的信念和原則,不因需要對方援助而損害黨和民族的利益。
  b* C5 c1 T4 j





歡迎光臨 公仔箱論壇 (http://5.39.217.77:8898/) Powered by Discuz! 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