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 C: Y Z1 |9 E. ?公仔箱論壇《新快報》的這種曲折心態,在當下中國頗具代表性。當下中國已經走出愚昧,互聯網10年尤其微博3年,極大地改變了人心。但是,走出愚昧,卻並沒有同時走出恐懼。這不奇怪。從二二八大屠殺到美麗島事件,整整30年中,除了雷震等寥寥精英,台灣社會也是整個被恐懼所懾服,直到以美麗島事件為分水嶺,依託中產階級的勃興,二二八鎮壓的恐怖才漸漸淡去,勇氣才漸漸重返民間。當下中國頗似美麗島前夜。清醒的人很多,勇敢的人並不多,這是一個事實。像《新快報》那樣的群體,就屬於多少清醒但遠遠談不上勇敢的群體。 1 j8 S& Z9 Q% h* f6 E$ R; i 4 W; @ E B9 V: Y5.39.217.77:8898 1 j: H' W: l8 z. K& V y公仔箱論壇當權者與土豪7 Y+ ] F$ a& q! D" M0 Y
5 }2 K; @: ]9 F3 b; u/ N# u自由不是免費的,唯有抗爭才能得到原本屬於自己的權利,這些大道理,很多人都懂。說,他們都能說出一大套來。但要他們從說到做,他們就往往畏縮不前了。這也合於人性,未可厚非。從清醒到勇敢,需要一個過程。就像習水,水的誘惑再大,都不會有習水者一開始就跳進深水區,而一定是由淺入深。而且這中間一定有各種推動,有各種嗆水。寬容怯懦,順應人性,從低起點切入,逐漸提升普通人的底線勇氣,才是人性化的轉型之路。否則,一味套用黨文化中的革命鬥爭傳統和革命英雄主義傳統,結果一定是道德理想國或者說道德強制和政治綁架的捲土重來。5.39.217.77:8898+ w+ W3 e8 C& A, Q/ M8 F
2 {! M d. b. _- _* H這裏說到的各種推動,屬於另一種啟蒙,即勇氣上的啟蒙。如果說觀念的啟蒙來自知識,勇氣的啟蒙則很大程度來自生活。再多的耳提面命、再多的書本都未必能提升一個人的底線勇氣,但自己的切身體驗,一定有立竿見影的效果。「生活是最好的老師」用到這,真是再貼切不過。各種公共交往,各種公共生活,形形色色的小共同體,都是切實的推動。因為最大的恐懼來自孤單,只要告別孤單,只要能夠走到一起,彼此發現、彼此借力,恐懼就會悄然消退,底線勇氣就會悄然再上一個台階。5.39.217.77:8898$ K# M, n- v6 l- ]7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