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4 m8 C7 \4 \5 p$ \4 {6 L讀 9月21日《信報》鄭赤琰所撰「澳洲選舉三點值得香港借鑑」一文,發現當中介紹澳洲的選舉模式和選舉情況俱與事實不符。 * ^8 q m' O9 R c5 j/ m t " t& N' H8 L! S. F公仔箱論壇選舉模式 ) e% L5 S9 J k# a' Ztvb now,tvbnow,bttvb6 j6 u- G$ g' F8 W9 Y
澳洲聯邦眾議院(House of Representatives) 有150個議席,來自150個選區,每個選區只有一個議席,根本不會出現如鄭赤琰所說某選區得票最多的六名候選人俱當選的情況。澳洲聯邦眾議院採用的投票制度為「全部偏好投票制(Full Preferential Voting Systems)」。投票者必須在綠色的眾議院選票上,按自己偏好在每位候選人姓名旁邊的方格裡填上數字以示優先次序,方為有效選票。例如投票者須在自己最心儀的候選人姓名旁邊的方格上填上1,次選的填上2,如此類推,直至所有候選人姓名旁邊的方格都已填上數字。計票方法是首先把選票撥給選票上的首選候選人,如果在這首輪點票已經有候選人取得過半數的選票,該位候選人便當選,贏得該選區的唯一議席。否則,就會進行第二輪點票。方法是把在首輪得票最少的候選人篩走,然後把這名被篩走的候選人的選票按票上的第二優先選擇撥給其他候選人。如果在此輪有候選人獲得過半數選票,該候選人便勝出,否則就一直重覆以上的撥票方法,直至有一名候選人獲得過半數選票勝出為止。這跟香港採用的比例代表制完全不同。鄭赤琰於文中所說「這與香港的比例代表制的辦法類似」根本不能成立。有關澳洲所採用的偏好投票制(Preferential Voting Systems)的詳細解釋,可瀏覽 http://www.eca.gov.au/systems/single/by_category/preferential.htm。5.39.217.77:88980 }0 [# ]6 p- T: m& Z% y7 w
* f o( H" X1 k k) y4 Ctvb now,tvbnow,bttvb至於澳洲聯邦參議院(Senate),共有76個議席,由六個州(states) 各自的12個議席,再加上澳洲首都領地和北領地各自的2個議席組成。鄭赤琰錯誤把北領地說成是原住民保護區了。參議院採用的投票制度為「可轉移單票制(Single Transferable Vote,簡稱STV)」,是「比例代表制(Proportional Representation Voting Systems)」的其中一種。有關澳洲聯邦參議院採用的可轉移單票制的詳細解釋可瀏覽http://www.eca.gov.au/systems/proportional/。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t7 v' d* M6 U2 @% W
tvb now,tvbnow,bttvb+ y! A* n1 l7 X% [8 r
參議院的議席設計目的是要平衡各州或領地的利益,不至於令人口較多的州或領地因為在眾議院議席佔較多數目的議席而永遠獲得優勢,但其所用的可轉移單票制並非如鄭赤琰所說的功能選舉制。澳洲參、眾兩院都是實行普選制,各州和領地的所有選民都有權投票選出其所屬選區的眾議院議員和其所屬的州或領地的參議院議員,這跟香港只有部分人士可投票的「功能組別選舉」完全是兩回事。請鄭赤琰不要偷換概念,誤導香港人說澳洲議會是以「普選」與「功能選」並行。tvb now,tvbnow,bttvb9 E. n; \( ?# v1 p1 i$ a
5.39.217.77:88986 m! s7 O$ ?( d" o
鄭赤琰在文中提到「可考慮把所有小團體劃成一個『特別界別』,有如澳洲的『特別區』」。可是,澳洲根本沒有甚麼「特別區」。請鄭赤琰不要造謠。) a) a a4 u% V* j5 @; W- I
公仔箱論壇2 N" @5 t4 g) O5 s* K8 o" J% r 選舉實況5.39.217.77:88986 O [8 Q6 h8 E! Z
5 O) L8 R7 b1 E8 F1 y! i" f5.39.217.77:8898本人是澳洲選民,也有在過去兩屆的澳洲聯邦國會選舉中投票,留意到候選人的政黨背景非常影響投票者對其的投票取向。澳洲雖然有很多政黨,但最為澳洲人熟悉和實力最雄厚的只有兩個大黨──工黨和自由國家聯盟黨。因為資源問題,細小的政黨即使在大選當前仍然缺乏資源向選民發傳單作宣傳,所以不少選民在投票前根本不清楚有哪些細小的政黨和其候選人在該區參選。即使是兩大黨有較多的宣傳,仍不乏選民說不出代表這兩大黨在他們所屬選區參選的候選人名字,不少選民其實只是想把票投給屬意的政黨。在選票上,每位候選人的姓名下方都會清楚列明該候選人所屬的政黨。所以,政黨背景很多時是候選人勝敗的關鍵。鄭赤琰於文中說「政黨在候選人身上並不突顯」是不符事實。 ( |0 S, M- N* ]/ j : L T4 S. _3 o, ^6 G' N5.39.217.77:8898鄭赤琰在文中提到澳洲的政黨行為,說「各參選政黨無論大小,都不曾對其他政黨和個人作出批判性、醜化性、攻擊性、揭發性的行為對付競爭者,有的只是拿出自己的政綱,說明自己的政見、比較彼此的政策優勢……,因為沒有吵架、沒有惡言惡語中傷對手,整個選舉也就出現非常平和,連選舉當天的投票站前也不見政黨人員作最後衝線的行為,完全看不到選民受到干擾的現象,選民彼此也完全不問投票的任何事」。這完全不是澳洲的選舉實際情況。如果你在澳洲生活,在選舉前的日子裡打開電視機,便會經常看到兩大黨互相指名道姓並包括對方肖象的批評廣告,但這是澳洲法例容許的,只要當中不包含誹謗、造謠中傷對方的內容便可。至於在投票站外面,更是最多各政黨人員雲集努力作最後拉票以及建議選民如何投票的地方。澳洲除了容許助選人員可以在投票站外面為候選人派發宣傳單張外,更容許向選民派發「如何投票(how to vote)」的單張,這些單張列出了建議投票者該如何對各候選人作優先次序的選擇。這些how to vote 的建議,同樣可以在各政黨的網站內找到。至於選舉後大家都無冤無怨,心平氣和,不是因為選民彼此之間完全不會問及投票的事(相反很多人都會在閒談中互相問及鄰居、朋友或同事投了票給誰),而是澳洲人都互相尊重別人的個人意願和選擇,也尊重選舉制度。即使是在選舉時不違餘力地互相評擊對手的兩大黨領袖,在選舉後落敗的一方一樣可以風度翩翩地笑著祝賀對方,兩人喜歡的話更可以一起坐下喝咖啡談笑風生一番。這都是因為澳洲人懂得互相尊重,也因為有公平的選舉制度而令勝敗雙方都不會互想怨恨。公平的選舉制度,香港有嗎?公仔箱論壇/ v( [- w3 u( m N9 ?2 R&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