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港澳台]
紀曉風: 年輕港男自殺率激增四成 一死雖難就業置業更艱難
[打印本頁]
作者:
felicity2010
時間:
2013-9-10 07:08 AM
標題:
紀曉風: 年輕港男自殺率激增四成 一死雖難就業置業更艱難
紀曉風
:
年輕港男自殺率激增四成
一死雖難就業置業更艱難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D# h5 z7 `( k. T+ K
5 P' E7 i$ j2 @3 f
5.39.217.77:88985 E, K; k0 r7 n6 s5 i, [; L
) B. [1 C, T; q) S
" P. q$ t$ w! f) r% ?/ j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明天就是世界防止自殺日,而香港大學的防止自殺研究中心,日前公布了去年香港自殺個案的部分統計數字。結果發現,長者、中年女性及年輕男性的自殺個案都有上升趨勢,當中年輕男性的個案增幅更高達
42%
。然而,最令人不解的是,身為「社會未來棟樑」的年輕男性明明大有前途,何解要自尋短見?
: I2 l0 b2 O) ?0 P9 u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c4 E7 Q4 P! z8 u2 I
老紀嘗試由「安居」和「樂業」兩個角度切入,分析年輕人每天面對的現實困局,以及感到絕望的真正原因。說到底,假如連理論上最為朝氣勃勃的年輕人也想輕生,則其實已經反映出,整個社會的怨氣恐怕已經逼近爆炸的臨界點!
6 j. u$ |# F/ Y/ r) d; k
% {( ~. a$ H+ B1 C
以前人們說「千古艱難惟一死」,現在恐怕得改為「千古艱難惟就業、置業」矣!
( k8 T5 a$ ?0 q6 F6 `/ _" s3 f1 s# c公仔箱論壇
3 u7 C' [) B+ \- w* m& A* i% f1 |tvb now,tvbnow,bttvb
根據港大防止自殺研究中心的數字,香港的自殺個案在
2003
年達致高峰,該年共有
1264
人自殺身亡。可幸的是,其後數字下跌,
2011
年更跌至
750
宗,是近
15
年來的新低。不過,研究中心的總監葉兆輝昨天表示,去年有
3
個組別的自殺個案上升,分別是
60
歲以上長者、
40
至
59
歲女性及
15
至
24
歲男性。當中,
15
至
24
歲的自殺個案由
2011
年的
53
宗,升至去年的
63
宗,升幅達
18.9%
;此組別的男性個案更錄得
42%
的上升,女性個案則有下跌,但跌幅相對較低。
9 O5 T; E( h, |公仔箱論壇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9 `( L0 ?$ _; Q) C" c
奇怪的是,年輕人正值人生最有活力的階段,本來應該是大有前途,充滿希望,何解竟然會選擇自殺?葉兆輝就直指,香港的社會流動性低,年輕人面對工作、學業及置業的問題,容易對前景沒有希望,自我形象低落,精神負面,結果踏上輕生之路。
A0 \( h$ q# K q# f# I7 G5.39.217.77:8898
+ D& {; ~4 A& d
其實,歸根究柢,年輕人跟所有港人一樣,也是希望安居樂業。可惜,無論是「安居」還是「樂業」,眼前的可能性都彷彿愈來愈低,人生缺乏盼望,自然會胡思亂想甚至做出傻事吧!
* l- P! V$ }* h2 p c9 }( d; r1 w
) d2 Y0 z% @+ ^+ E公仔箱論壇
先說「安居」,老紀以一個簡單的例子計算,大家就會明白年輕人置業有多麼困難。以沙田翠華花園的「上車盤」為例,一個實用面積僅為
215
方呎的廉價單位就售
268
萬元,以七成按揭計算,首期就要
80.4
萬元,連佣金及印花稅更直逼
87
萬元,另外每月供款也約需
8100
元,
25
年才正式供滿。
( x7 E- u6 W# H9 w+ M! ^
tvb now,tvbnow,bttvb% F3 f9 g+ |+ v( I9 Z1 S$ q; _; U
然而,根據統計處資料,今年第
2
季,
15
至
24
歲(即九十後)在職人士的每月入息中位數為
9000
元,再扣除
5%
的強積金供款後,實際收入只有
8550
元。換言之,九十後夫婦的每月家庭收入僅
17100
元,即使完全不吃不喝不花錢,也要
4.2
年時間才能「儲夠」首期。問題是,扣除交通、膳食及家用後,年輕人每月剩下來的錢又有多少?即使九十後夫婦每月可以難得地儲蓄一半收入,原來也要苦等
8.5
年才能置業,當中還未計算這
8
年來樓價的急速升幅,以及隨之而來的裝修及傢俬電器的使費。
% U% j$ V3 y; _' r
3 d6 g8 f6 Q3 s: e- L$ r公仔箱論壇
必須指出,其實
25
至
34
歲的每月入息中位數也只得
12000
元。即是說,九十後心知肚明,即使他們捱到
25
歲加薪,以每月儲蓄一半收入作計算,夫婦也要
6.3
年才可「儲夠」首期。驟耳聽來似乎不算太困難,然而老紀必須提醒大家,根據消費網站「生活易」的《
2012
年結婚消費調查》,本港新人的結婚平均開支就約需
28
萬元。換言之,單單是婚禮就已經花了好一筆積蓄,變相再度延長了年輕夫婦的儲錢時間。事實上,該調查就發現,
35%
受訪者曾因經濟原因而推遲婚期,可見置業失敗隨時會影響二人之感情關係。
0 ` ]0 X9 d. k" u- g0 h7 C: D; k6 ^ c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 _4 M& Y3 r5 L) d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9 C4 A/ _4 |% C: L8 q1 ?% k! H! l
房策未能助青年「上車」
3 y: Z5 B( g/ f
5.39.217.77:88980 }% w4 s& p. i4 d4 p
再者,老紀月前就撰文分析過
90
後「月光族」的問題,發現即使是相對節儉的年輕人,面對物價高昂的現實,除非完全「特立獨行」,逃避一切社交活動、放棄智能手機或堅持不給家用等,否則的確有機會「月月清光」,或者只能作很少量的儲蓄。至少可以肯定,儲一半收入的做法實在是非常高難度。問題是,現實中敢於「特立獨行」的年輕人又有多少?
1 A" F0 y( o5 j% D7 _: v
. j r5 q6 Q$ c9 N7 B
諷刺的是,長策會日前推出的諮詢文件就沒有將年輕人住屋需要放在首位。運輸及房屋局局長張炳良表示,年輕人向上流動的能力較大,政府會物色土地增建居屋以滿足他們。另外,政府也不會重推置業貸款及租金管制的政策。換言之,年輕人對置業本來已經相當絕望,而政府的長遠政策原來也無明確的協助措施,試問「安居」還如何談起?
5.39.217.77:8898/ x$ B) Y* g$ @2 g' Z
公仔箱論壇7 X9 F) y7 R1 J, {' n' j
新加坡總理李顯龍早前就說:「我們會確保組屋是新加坡人能夠負擔,不用擔心,放心計劃,結婚,擁有你的住房!」他並坐言起行,推出一系列資助置業的措施,例如月入約
24000
港元的家庭,置業後每月供款只需約
400
港元,實在是高下立見。資料顯示,新加坡的整體自殺率低於香港,或許容易置業就是其中一個主因吧。
* I) H n y" R/ ]; Y8 J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b1 m* L0 a9 `
至於「樂業」方面,九龍社團聯會的一個研究小組,早前就發表一個調查,發現有約
45%
的在學青年認為最大的壓力來源是未來就業,反而人際交往及家庭問題僅佔
10.2%
及
2.6%
。至於在職青年方面,最大的壓力來源是跟未來前景有關(
45.2%
),其次則是置業問題(
31%
)。調查機構又訪問港青對香港未來就業前景的看法,認為非常樂觀的只有
3.2%
,感到不樂觀及非常不樂觀的卻明顯屬主流,合共逾
64%
。由此可見,年輕人對香港的就業前途並無充分信心。老紀翻查過統計處的數字,發現
15
至
19
歲的組別失業率最高,達
17.2%
,約為整體失業率的
5
倍。
( x# j( V7 z( r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6 e/ Y, U/ t% H* z+ G6 h6 h$ X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另一個令年輕人不能「樂業」的原因,就是即使找到工作,自己也很可能不喜歡這份工作。浸大社會工作系講師邵家臻早前就向老紀指出,年輕人自殺的主因是「睇唔到未來」。他指出,青少年除了想向上流動外,其實也想向理想流動,因為並非人人都愛賺錢,有人可能只愛做個畫家,不過香港作為資本主義社會,對這些「理想主義者」存有文化偏見,教育政策更加強這種偏見,「咁你叫佢哋點會對前途有盼望?」
5 ?6 S9 H# ?5 i" d# W. t
9 ]$ Q0 Q2 m3 m$ g6 f, O: v- b公仔箱論壇
4 F/ W# a3 f: Y/ M
作者:
felicity2010
時間:
2013-9-10 07:09 AM
本帖最後由 felicity2010 於 2013-9-10 07:11 AM 編輯
_9 G" t# Q& F5 Atvb now,tvbnow,bttvb
/ I# |# E' ]/ u5 p; t) Y7 y/ P
葉兆輝﹕污名化(
Stigma
)
——防止自殺之重大阻礙
5 W" G& `% `5 ]- E
- V# \+ C5 I f0 L; p7 t6 K1 p& k: I# r
; w- N! R1 r0 S5.39.217.77:8898
公仔箱論壇 \5 ]0 Y! }& @7 x7 D1 p" A
今年的
9
月
10
日是世界防止自殺日第
11
周年。國際防止自殺協會(
The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Suicide Prevention, IASP
)與世界衛生組織將今年之主題確定為「污名化——防止自殺之重大阻礙」。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報告以及其他最新的疾病負擔統計報告顯示,自殺為高收入國家的重要公共衛生議題,並且是中、低收入國家日趨重要的問題。每年全世界約有
100
萬人死於自殺,相當於每
40
秒就有一人死於自殺,每年因自殺死亡的人數超過他殺加上戰爭的死亡人數。這些數字尚未納入企圖自殺的人數,企圖自殺的發生率比自殺死亡高得多,涉及人數相當多。尤其在年輕族群中,自殺是最主要死因之一,香港本地年輕人的自殺率近年有顯著上升。
& u) G0 [# d0 _9 d& v' Atvb now,tvbnow,bttvb
) I- A# f6 v: y" n4 l/ \
大多數自殺身亡者都曾患有精神疾病。最新的預估數字顯示,在未來的
20
年內,精神疾病將會佔全球疾病負擔的
25%
,將成為全球最重要的致病因素,其重要性甚至遠大於癌症及心臟病。然而大部分自殺身亡且患有精神疾病者,在死亡之前都未曾接受治療,也沒有獲得社會資源之協助。這可能源自精神照護資源的匱乏,也可能因為有些精神疾病患者受污名化困擾,不願意接受幫助。
! B! }1 M2 {; q. n9 ?9 ?* Y1 u
+ @, H. o' T' h
9 O9 G& M( z8 J4 e1 D( atvb now,tvbnow,bttvb
大眾對精神科疾病或自殺行為
了解不足
2 E1 G( n" T# O: t
; o4 v% N* b' p* m公仔箱論壇
深植於許多社會的污名化現象成因複雜。其中一個重要因素是大眾對精神科疾病或是自殺行為的了解不足,也就是無知所致(
ignorant
)。要處理這一類的污名化,可以針對特定族群(例如不同年齡層、教育程度族群、不同宗教信仰團體),舉辦社區教育課程,增進不同族群對精神疾病以及自殺行為的了解,並促進受精神疾病困擾的人士尋求醫療協助。港大防止自殺研究中心的研究指出,本港自殺身亡者當中只有
25%
的人曾經在自殺前向醫療或社福系統求助。不求助最常見的原因是對這些服務缺乏認識、因公立系統漫長的等待而放棄、無法負擔昂貴私人精神醫療服務,或者是不認為這些服務會對他們有幫助。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f5 E0 |3 y. D
1 a9 \/ h( l; U: J' s7 t6 f, k5 g1 c# r5.39.217.77:8898
# t" Y7 J' m3 e' W8 K& d
負面的態度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1 X8 g9 v2 r5 b5 g5 `- R7 ~
/ }( Z" I9 j0 w9 htvb now,tvbnow,bttvb
然而,透過促進大眾對精神科疾病/自殺行為的了解還不足以對抗污名化的現象。我們的社會仍普遍對精神科疾病或有自殺行為者持有負面的態度,也就是偏見(
prejudice
)。這種深植於心中的偏見即使透過教育也經常難以改變,甚至許多醫療人員處理精神疾病患者或企圖自殺者時也會感到不自在。這些態度可能造成專業人員無法即時提供適當的照護和支持。想要改變這種偏見,需要長期的努力以改變社會中潛藏的文化價值觀,同時也要修正醫療體系內對於精神疾病患者之基本態度。防止自殺研究中心已與本地醫院及非政府組織合作,以一些創新的方案來改善自傷行為住院病人的跟進治療。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B& ^ ~& W- f- O! h; y
; ]. o8 {( C8 B& c9 f3 ?公仔箱論壇
污名化的根源其實是一種歧視(
discrimination
)。因為歧視,往往導致我們這個社會使用不適當或不合法的方式來限制精神疾病患者或企圖自殺者的自由。這種對自由的限制可能體現在個人、社區或機構等各種層面,一個最極端的例子便是目前一些國家仍視自殺為一種犯罪行為。歧視會影響精神疾病患者或自殺者尋求專業協助的動機,也讓他們接受治療後重返社會的路途困難重重。香港於
1960
年代修法後已對自殺行為除罪化,但是在職場及社區中仍常見對精神疾病患者或企圖自殺者的歧視。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i+ V- \9 ~+ n/ M+ d2 \
tvb now,tvbnow,bttvb4 A( _% X' o* X" e5 [
在政府或行政單位層級上,精神疾病與自殺的污名化嚴重影響資源分配。無論在高收入或中、低收入國家中,對精神疾病患者或自殺行為污名化的情形都普遍存在。一個最明顯的證據便是即使精神疾病與自殺對社會的整體健康有覑舉足輕重的影響,但眾多國家對此問題投入的醫療和社會福利資源卻十分有限。再者,因為社會、政府、國際贊助單位都對支持這個領域的公共衛生團體欠缺相應的興趣,募款便格外困難;精神疾病與自殺的污名化是令資源投放失衡的重要原因。
n5 J' E; e3 P3 A
5.39.217.77:8898# S- s- B0 s! ~' X
公仔箱論壇0 ^- \0 y! t T% U6 F
污名化根源
其實是一種歧視
# M" B0 S+ X/ R. a+ t9 @1 C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6 E! t7 l2 ]: c1 v& X公仔箱論壇
單純以公眾教育的方法來消除大眾對於精神科疾病和自殺的污名化現象成效有限。因此需要有創新的方法,例如針對不同族群有針對性的措施,也可利用新興的社交網站或其他創新的網絡媒介來開發新的去污名化措施。儘管破除污名是項既困難又複雜的工作,為了改善精神疾病患者以及企圖自殺者的生活品質,減輕自殺加諸家庭與社會的負擔,無論是個人、組織或政府都責無旁貸。我們必須正視並挑戰污名的問題,否則污名化仍會持續成為治療精神疾病及防止自殺的重大阻礙。
3 c' E: ^5 |: o7 I& @tvb now,tvbnow,bttvb
tvb now,tvbnow,bttvb, r9 A4 c7 K; Q! m2 f" R
每年
9
月的世界防止自殺日提供我們一個特別的機會,重新聚集我們的能量來面對這個根本的問題。我們需要集結各方力量,以科學的態度、創新的方法,長期一致地面對、處理污名化之議題。
& R* `. e2 q: [9 V公仔箱論壇
5 `* H) G* C: [1 b( P; r( d
國際防止自殺協會今年首度主導世界防止自殺日的核心活動,並會匯整世界各地舉辦的活動,目的在於喚醒全球防止自殺的意識,並減少對自殺的污名化。藉由這樣的努力,我們可以改善現狀,讓這世界更美好。
1 f0 m* G N8 E$ F; J- f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2 e$ t5 |. x$ N8 g
5.39.217.77:88985 H" c# ?' Q' b' i4 @0 f
作者是國際防止自殺協會副會長,
2013
年世界防止自殺日召集人,香港大學防止自殺研究中心總監。
歡迎光臨 公仔箱論壇 (http://5.39.217.77:8898/)
Powered by Discuz! 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