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後由 felicity2010 於 2013-9-9 06:49 AM 編輯 5.39.217.77:8898" T( l' [3 d7 S" t. I+ z. \
& _! ]: l8 {1 w9 Q# B
練乙錚:撕裂.台灣的「佔中」.麥奇連.GEM+ ^' u, P& {% u# a
' t6 |6 I g8 m7 c0 p
/ n [9 ~* x3 utvb now,tvbnow,bttvb人人都在說的撕裂,其實早已發生;最近大家看到的,只不過是已經斷裂了的東西浮出水面。2003年董政府強推「二十三條」種下的香港社會矛盾,給共產黨高層錯誤解讀,以為加強控制打壓、逐步滲透收編,輔之以各種「讓利」行為,便可解決。殊不知,這種「一啖砂糖一啖屎」的策略,絲毫未能消弭各方人士對特區政府的各種不滿,因為在香港的政經環境底下,北京的「善意」好處固然發揮不出,惡招壞處卻加倍凸顯,結果是愈來愈糟糕。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S2 f5 ?: \! `5 F, V8 B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W0 [; @5 d4 G% ^) D
公仔箱論壇4 z+ W x0 g7 _! X1 x) O
一、文明政治強者守弱者攻 * v" `, Z, G- w* V2 Ktvb now,tvbnow,bttvb5.39.217.77:8898) ]# K9 s x2 T s: S1 B% Z
例如「自由行」,聽起來不錯,但事實上得益的主要是商界,代價卻由一般市民付出:既要忍受因此愈發擠擁的地鐵,又要面對比以前骯髒紛亂的市容,更需「適應」本地居民日常生活所需的購物店和服務點愈來愈少的現實。又例如年前大陸「投資移民」買樓換「三粒星」,得益者主要是地產商,不少市民尤其是大批八十後的「無殼蝸牛」,卻慘被大陸成功外逃的既得利益階級趕出本地樓市。如此等等。5.39.217.77:8898, J! J( G7 y$ Z" i" [
5.39.217.77:88980 L2 x3 H3 m; Q# S R7 G
董時代,說到底比較文明,施政報告起碼還提到希望「少一點暴戾、多一點祥和」。但其後曾氏以「舊電池」帶原罪之身上台,政治上一切聽指揮,「親疏有別」論於是登場,首次在香港社會政治面上劃出一道血痕。到梁氏當政,曾氏那套已經不頂癮,「親疏有別」變成你死我活的「敵我矛盾」,「與人鬥、其樂無窮」的黨性遂於特區政府最高層由裏及外顯露無遺。從梁氏上台那一刻起,香港社會其實已經崩裂。然而,梁氏熱衷的鬥,還有一個特色。5.39.217.77:8898* T: G) v5 ~1 b5 X4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