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的调控,一直成为近年来中国经济与社会的焦点话题,关于其调控的方式方法研究,就从来没有间断过,对外招标的课题若干,但研究的大多数成果所提的改革方向基本都集中在“如何调”,而没有深入研究“为什么”。如果,连续多年的国家出台政策,都如泥牛入海,效果甚差。对于调控的长效机制研究,成为当前社会新的目光集中点,尤其是国家正在力主推出的“房地产调控长效机制”,目前正在征求意见阶段,估计不久将会推出。在“长效机制”的草稿中,我们看到基本有两个话题:一是市场化,二是房产税。既然是征求意见,那么我们就可以对草稿中的“调控办法”作一些分析,提供多元不同的声音,提高决策的民主性与科学性。 3 w9 V: V% r' m! ^tvb now,tvbnow,bttvb tvb now,tvbnow,bttvb: M0 l' S% D( U$ n# Q- y& w5 o
公仔箱論壇6 |# k1 X$ |# b/ D$ y* {: D9 Q" a
草案的主体调控思路有,以“市场化为主手段,辅以政府调节”为主基调,内容涵盖房地产财政税收、商品住房供给、城镇居民保障、信贷政策、地方土地出让金管理等。总体看来,大致思路是采取各种方法调节供给,调节房源与资金,通过投放保障房或保障房私有化改革来增加房源,通过税收来增加交易成本,规范土地出让金。在整个思路中,房子、资金、土地三项要素是调控的基本着力点,所以我们看到,整个草案的制订过程,基本是“就事论事”,就房言房。与国八条不同的只是,文字上的不同,即强调所谓的市场化,逐渐取代之前的行政控制,让行政权力成为房地产调控的次要手段。tvb now,tvbnow,bttvb" i/ J2 D% c) |8 S' o0 z: d( `
J! K- L4 b' y% T2 H1 ?$ htvb now,tvbnow,bttvb ) c' m/ A8 ?1 O. x5.39.217.77:8898 . H7 s) S4 F, n. @( o2 A# g8 `但,这种思路或改革方案,是可行吗?换言之,它是否抓住了问题的要害。事实上,从草案看,这项所谓的长效机制改革,不但没有走向真正的市场化,反而是在变相地强化行政干预,所不同的是,以前的行政干预是采取最直接的“政策限制”(如限购二套房),而现在采取的行政干预则采取间接的方式,即以强制设立新税种而进行税收干预,以行政手段介入保障房的私有化。而这一切的努力,并没有改革房地产问题的实质矛盾,即国地(民)的二元结构与央富地方(民)穷困境、土地财政的困局与地方财政的紧张、权力的不透明与房地产利益腐败链、印钱下的通货膨胀与资金追求保值、银行垄断利润与房地产信贷投放的利益勾结、天朝奇特的银行永不破产,如此等等。相反,通过这种“市场化”口号下的所谓改革,不但没有撼动既得利益者的利益,而是增加了未来真正刚需者的生存成本。尤其是经济适用房的改革方法,某种程度上讲,变相地成了那些通过权力非法获得经济适用房的官员(及其利益群体者)的洗钱新途径。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t# O' k! Y$ P2 v
4 g% b) x2 o) Q u, R8 ^1 T9 V
. g/ `, N9 i% D, c. v4 V
8 {7 @$ f! g. g. F9 R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最后,关于经适房的改革,目前的做法是有内在矛盾的,是一种悖论。试点城市的做法通常是,持有5年之后可以上市交易,但须将一半以上的增值部分(55%-70%)作为土地出让补偿金,交纳给国家。这种做法,表面上看来是在进行所谓的市场化改革,其实是有很多很多问题,除了变相地帮那些通过权力或关系不法取得经济房的人进行洗钱外,还有一个最大的逻辑上的悖论:有资格持有经济适用房的人,必须是无房的困难户,否则须上交或退回该房。而我们看到,一旦该房主愿意将该经济房拿出来上市卖掉,通常情况是有其它地方可住的,说到底是有其它房产的(无其它房者自然不会卖),那么问题就出来了,即,自然有其它住房,也就自然地丧失了现有经济房的持有资格,依法应当退回该房,又何来“上市交易”一说,更何谈什么土地出让金补偿?因此,对于经济房的改革,合理的做法是公布经济房持有人的信息,并全国接受监督与举报,清理并收回目前的一切非法占有房源,把该类房源永远只作为提供给真正生活困难的人福利性居住,杜绝空置与出租,永不上市。而这一切,同样根源在于信息公布与社会监督。5.39.217.77:8898, D1 b6 z3 k0 o' O
, t; }* W" m+ o( d) \公仔箱論壇 k" T4 j9 B) y: t+ N7 S2 g5.39.217.77:8898 ( z l/ u" |2 J ! R; J/ @3 j8 ]/ N' y g" V房产调控长效机制改革核心在调控之外,在约束权力,在民主监督。只要权力放到阳光下,切断权力与资本的勾结,一切问题就迎刃而解,又何必王顾左右而言它,装腔作势搞改革呢?tvb now,tvbnow,bttvb0 k) V0 r. @/ f; j8 {+ t: z O, 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