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_, U2 \6 W p/ T必須指出,關於亞視,其實恐怕是罄竹難書。亞視雖然是香港僅有的兩個免費持牌電視台之一,但多年來卻未見有盡責為觀眾提供「具選擇性」的節目,而觀乎亞視近年的營運情況,包括收視長期低迷、奉旨不停重播,以及節目立場嚴重偏頗,可說跟返魂乏術已相差無幾,但因政府支持(沒有收回牌照),令電視台儼如成了無望恢復生氣的殭屍企業。9 c0 ?2 h9 u& Q7 E$ l
Z( ~* g% t: ]& y傳媒學者批評,亞視是「睇死」政府不會釘牌,實情整個電視台已無有效的管治,而通訊事務管理局的裁決,只是針對要盛品儒人頭落地,根本無助解決亞視引發的困局,「ATV無能,令TVB獨大,最需要的,係成個免費電視市場都要全盤檢討」。 - V" Y, \9 f# O5 F \# d$ Wtvb now,tvbnow,bttvb$ D; f! E4 D: C# c* V% e# A) O
亞視員工昨午再在政府總部外舉行集會,但這一次既沒有亞洲小姐行「貓步」和勁歌熱舞,也沒有亞視主要投資者王征現身帶頭大跳《江南style》,而為免再被罰錢令財政雪上加霜,亞視亦不再把集會直播,取而代之的,是集會只以講話為主,由藝員、員工及網民輪流上台,大讚亞視及管理層的好處,支持者就在台下大叫「支持良心電視,反對政治迫害」的口號。( s3 T6 K9 ~1 j- w! D, e
tvb now,tvbnow,bttvb: Y1 S v0 I- e6 J+ l4 `6 x i; z
........ 5 }' l2 I4 w0 M1 S 3 g6 Y4 c: ?: U6 {6 h5.39.217.77:8898於1957年啟播、前身是麗的映聲(後改名為麗的電視)的亞洲電視,是目前香港僅有的兩家免費電視台之一,她曾經更是香港電視輝煌一頁的象徵! 7 z8 v! ^" G4 C% A6 g7 vtvb now,tvbnow,bttvb: V- u# g- I1 y9 C
電視台當年是收費、有線、黑白的,至1973年時轉營成無線及免費。雖然現時無綫一台獨大,但亞視卻曾在香港電視史上,寫下多個重要的歷史紀錄,包括是香港首間電視台及華人地區第一個電視台;在麗的映聲時遇上颱風溫黛襲港,電視台舉辦籌款晚會為災民義唱,成為香港電視史上第一次大型籌款義演;開辦了全港第一個電視藝員訓練班;舉辦過屬電視台最早選美節目之一的沙灘小姐選舉(冠軍是林建明),甚至在1981年時,當年的麗的派出鍾景輝和何敏儀作代表,前往斯里蘭卡出席《亞洲廣播協會第十七屆周年大會》,鍾景輝並在大會作專題主講,令麗的登上國際舞台。 * p+ l9 _% ^" E$ _1 V8 etvb now,tvbnow,bttvb8 o. F4 I3 i3 ~; q
當然,這些都已經是陳年歷史資料。因為今天的亞視,最廣為人知悉的,卻是其長期低迷的收視! ( c* e: F: V! L# r公仔箱論壇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c6 g! P& L8 i8 n5 \& i2 s3 }; l1 B
, s3 z0 N. a: y' @2 \7 z 收看觀眾少於7萬人 % U! Y2 x( }; Z/ R. {6 j公仔箱論壇 4 i+ v f) W: V4 v5.39.217.77:8898雖然亞視以原有的收視調查不公為由,另外委託港大進行收視民調,並得出跟無綫的收視比例是「四六比」的結果,因而強調自己獲「過百萬觀眾支持」,但有關說法,惹來各界質疑。簡而言之,是毫無公信力。而根據尼爾森的收視調查,亞視最高收視的節目是《六點鐘新聞》,惟收視只得4點,而翡翠台的六點半新聞收視就有13點;在黃金時段,當無綫的《衝上雲霄Ⅱ》大收31點時,亞視同時段的節目收視就只得2點,而其餘時間的收視更只得1點。由此推算,全港收看的觀眾,只餘下少得可憐的不足7萬人。 8 o* e9 a$ Y* P' B* n公仔箱論壇tvb now,tvbnow,bttvb7 N$ g- p+ n' y
收視長期低迷,節目還長期處於重播模式!老紀過去就曾撰文,指亞視把多個節目滾筒式重播,為觀眾大炒冷飯,其中有節目更離譜地在24小時內重播4次,而早前政府就兩家免費電台牌照作中期檢討,收集到的公眾建議書中,不少也批評這個重播問題,而亞視之回應,竟然是為免觀眾錯過節目(是否屬損失實值得商榷),而最後亦只是把重播次數由四變三,連通訊局都認為,亞視遠未能回應公眾的關注。7 j" Q1 j6 Y, Z9 [/ r8 R: b
% C2 j; k4 q$ f5.39.217.77:8898 v y+ M1 Y3 S
事實上,亞視的「殭屍」病徵又豈止於此!在世界最頂尖的商學院達特茅斯大學塔克商學院(Tuck School of Business at Dartmouth)內擔任商業管理學院副院長的悉尼.芬克斯坦教授(Prof. Sydney Finkelstein)就分析,殭屍企業擁有「百毒不侵」的企業文化,管理者幾乎與外界的資訊隔絕,擅長對不受歡迎的資訊置之不理,而在其中工作的員工,即使目睹公司開始瓦解,還是會盲目地支持、讚揚公司的遠景,而高級主管會和大眾對抗,基層員工就會蓄意欺瞞以掩飾公司的真實情況,整間公司會自我催眠「我們是最好的!」而只要一看昨午政府總部外的一幕,兩者實何其地相似。: |) i6 E( B% m' T3 J
2 z5 K- s: k2 F, e# G; f+ @' b( ?/ c5.39.217.77:8898老紀問過浸大新聞系助理教授杜耀明,他批評亞視是「睇死」政府不會把其釘牌,「現時係考驗政府的常識,一間電視台無有效的管治,但佢拎住公共牌照,佔用大氣電波,問題係即使民意好清楚,要求開放大氣電波,政府都係要等候北京發落。」4 i7 m1 s! O4 h2 l4 q, \- W
2 R ]+ e1 s7 w" \/ } J( c
........... 6 ~, u& N2 {/ E. c# _" d/ f5.39.217.77:8898! ~5 O& v2 k' T6 P/ J, R3 _
他續解釋,免費電視牌照本身對播放的節目有訂出條件,以滿足社會的目的,所以政府就算介入亦是無可避免,甚至是理所當然,但現時只針對盛品儒,只是要他「人頭落地」,對改變現時局面根本幫助不大,「以為只係要處理盛品儒,係好naive」。5.39.217.77:8898, e; O, Q) P* |( n
tvb now,tvbnow,bttvb! O2 U8 o5 Q5 m. `" [1 j
/ |+ i.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