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標題: [時事討論] 周日話題﹕福島核災難休 圍堵劇毒無望 [打印本頁]

作者: felicity2010    時間: 2013-8-25 10:29 AM     標題: 周日話題﹕福島核災難休 圍堵劇毒無望

本帖最後由 felicity2010 於 2013-8-25 10:31 AM 編輯
( N7 ]# d9 O9 i9 z5 A5.39.217.77:8898" X# }, f7 w- J, B. k
周日話題﹕福島核災難休   圍堵劇毒無望+ y4 I$ W, J7 K) Y5 N) _1 {
& G7 G4 \% T0 {
  劉黎兒4 p$ K: Y; \* Y* y. Q

* ?0 B) @  N' E9 T: d$ T  o公仔箱論壇
3 Q9 M$ d& d& K8 U2 `% L4 I1 q' m9 B. x" j; Z" e% u' v
日本福島核電廠連日傳出高濃度輻射水滲漏事件,震驚國際,消息躍登中國中央電視台頭條新聞,韓國為此取消包機,駭人的污水量及天文數字般輻射污染量不斷升高,要圍堵這些日益增加而無法徹底防漏的劇毒,東電早就束手無策,其他種種危機也可能隨時爆發,福島核災不但收拾沒進展,還在擴大中,福島核電廠依然上吐下瀉,大量輻射污染不斷流入海裏,並繼續釋出輻射物質到大氣中,構成人類大災難,而且現在活的人都看不到福島核災落幕的一天。5.39.217.77:8898& a( }# u3 E$ u8 \3 Q" Z( J# b

8 o2 s1 A& {( V! n1 H* d公仔箱論壇
/ Y: ^5 _, k6 w4 L" _劇毒程度不斷超出歷史紀錄
% c* o: I/ v; l6 V# S1 N+ h
0 N7 _0 J0 o( u- c8 N福島核災高濃度輻射污水滲漏問題因為從儲水槽、地下水道、核電廠內地面及建築物全面裂等,各處都漏,而且每天需要1000噸水去冷卻3個反應堆,外加上大量地下水滲入,每天新造出巨量輻污水要處理,需要圍堵滲漏的規模只會愈來愈大,亦即問題愈來愈嚴重,而最為棘手的還是核電核災的本質──因為輻射劇毒,即使出問題也無法接近,難有進展,困境愈來愈嚴重,想來都很絕望。
# i' d4 a0 F; N6 j7 Utvb now,tvbnow,bttvb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3 Q4 u4 n: `) `3 n0 P  H8 ?
這些高濃度污染水所以恐怖到讓世人震撼不已的原因,是劇毒程度不斷超出人類歷史紀錄,像7月底在地下水道的積水測到30億貝克/公升,(銫23億貝克,鍶7億貝克,還沒測放射性氚,說不定氚還更高),超標3000萬倍,是創人類歷史新高的超濃度輻射污染水。
- ^  G% {& C( m( L4 a3 X0 m! g' w
東電在7月底日本參議員選舉完畢後才開始陸續招出真相,原來2年多來每天至少泄放出300噸高濃度輻污水到海裏去,因為每天1000噸冷卻水只能回收到400噸,600噸從廠房地下裂滲漏出去,東電推測600噸中有300噸是外泄到海裏去,亦即2年來都外放到海裏;東電評估大概這水含輻射物質30兆貝克,即鍶10兆貝克、銫20兆貝克,其實東電自己也估算氚大概是40兆貝克,而且這又是沒測鍶134的偏低評估數字,但實際數字或許高於此數字許多。公仔箱論壇, w: l) u3 a! q% h) m: s

* d) |% }, ^* y; F5.39.217.77:88982年半來,每天至少300噸高濃度輻污水排入海裏,這是日本國內外學者如京都大學小出裕章等早就指出的,但東電至今長期否認,表示是滲漏到廠房地下土壤裏;核電都是黑盒子作業,災前災後都要靠許多謊言才能維持,這次也是嚴重到掩飾不了才承認。
$ v3 ~& P% k5 C0 s8 J0 n# otvb now,tvbnow,bttvb: L$ c. Y: ]/ F$ O
不僅如此,東電在820日承認另一筆儲水槽滲漏的水300噸高濃度輻污水,再度震撼世界,此前幾天,東電還謊報只漏了120公升,一下就差了二千多倍,這也是核災關於輻射污染程度的申告,差好幾個零是家常便飯;這次300噸的水雖然東電聲稱只有鍶就是24兆貝克,若加上其他核種,數字必然大為跳升;即使國際矚目,東電依然想隱蔽、掩飾核災真相,偏低申報或造數字的狀態依然。2 f4 H! X5 |$ Y2 e7 e

- `! C- c% d$ k0 [0 G5.39.217.77:8898( Q# `$ i- f5 l: @
福島核電廠上吐下瀉
. s/ Z4 W1 x: F7 V0 G* m公仔箱論壇/ u' x! t! S2 t9 ^5 `
福島核災到底至今放出多少輻射物質了?東電說法不斷改口,大氣部分,從最初37京(萬兆)貝克,到2012年承認為90京貝克,90京是切爾諾貝爾核災的17%,但小出裕章指出,實際量是東電發表的23倍;至於海洋部分,東電在今年3月才承認放出15京,但若以7月底承認的2年多以來每天漏出300噸高濃度輻污水的程度,海洋污染也是15京的好幾倍了。公仔箱論壇4 ^* \$ P- b7 H4 A) w( ]6 W; m/ U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l) c9 o) v* B* P
福島核電廠排放大量高濃度輻射物質入太平洋,美國醫師協會(AMA)要求美國政府全面監測海鮮的輻射量,以確保民眾健康,韓國也有NGO要求日本水產品禁運;日本國內漁業組織也紛紛抗議東電大量放出輻射物質到海裏,福島捕魚總算叫停,823日也還測到連南邊一百多公里的千葉的魚含銫超標,如我2年來不斷呼籲,日本太平洋沿岸魚貝類最好別下肚了。公仔箱論壇% p6 B2 p+ {% ^6 w: m3 U
tvb now,tvbnow,bttvb8 k' b3 N3 I! s) d2 P( h+ d
高濃度輻射污水不僅滲漏到地下出海或從儲水槽縫隙滲漏等嚴重污染海洋,問題是這些水每天大量增加中,滲漏問題沒有好對策外,要儲存每天回收的400噸冷卻用輻污水,現在已建了1000個儲水槽,還要建幾千個,每天不斷砍伐廠內樹林,眼看到2018年廠內全部填滿儲水槽也完全不夠用。3 _" [$ d) G; U; D
, |* D# R$ K% F# Z5 C0 {# e; v
單從這「輻污水槽之林」的存在,可以想像輻射物質一旦從反應堆裏放出來,要收集儲放有多困難,超乎人類社會的力量,核災是打開了潘朵拉的盒子,輻射物質的妖魔跑出來,怎麼收也無法完整地收回來。公仔箱論壇3 j! ?$ @! ]! y, |1 W

% ^+ r6 j. E6 \( D* H5.39.217.77:8898不僅下瀉,福島核電廠也會還上吐,7月裏3號反應爐廠房5樓冒出蒸氣,東電雖表示因雨水掉到3號機房內部導致水沸騰,非常恐怖的是這輻射蒸氣濃度非常高,東電在冒煙出處附近測到高達2170毫西弗/時,亦即超過2西弗,人在旁邊3小時就會死亡,因此3號機組的收拾工作只好告停;因為3號機冒煙,距離幾百公里外的日本海地區,如新潟、福井、長野接近日本海的大町市等,甚至關西的大阪、兵庫、京都、滋賀等輻射劑量都高升,亦即污染又開始大為擴散,令人擔心。
2 Z) k) T5 ~/ C& Y% P# u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tvb now,tvbnow,bttvb/ g3 `- Q' ]9 D- u4 s3 d
公仔箱論壇/ ~8 Q$ b& ?1 C1 k3 k7 K
免於恐怖只有廢核一途tvb now,tvbnow,bttvb6 o$ [8 J' b) M" s

  M  }+ B3 w3 ?! ^/ v核災的收拾跟別的災難很不同,因為輻射劇毒而無法接近,收拾工作很難進展,像這次儲水槽滲漏近50公分高處輻射劑量高達100毫西弗/時,亦即核電工在旁邊30分鐘就超過1年份被曝上限了(這還是收拾福島核災特別寬鬆的50毫西弗/年的容許基準,普通核電工是20毫西弗/年),站幾小時就很可能致癌,像現在福島核電廠每天還需要8000人收拾,遭輻射被曝,災後死於非命員工已有9人,也有急性白血病死亡,東電都不肯承認是輻射傷害;這些核電工用生命換工作,被曝超限就不能工作,估計5年內人手將無以為繼,日本各界認為屆時或許得以徵兵制方式來強制徵召。公仔箱論壇* t) j/ O5 i! E) @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S3 |. @1 e& _4 n/ k0 u
福島核電廠高濃度輻污水滲漏其實不意外,其他還有各種危機四伏,每次日本地震都要先報道「福島核一無事」,因為像搖搖欲墜的4號機廠房崩塌則是世界末日,4號機頭頂上的燃料池裏有1300多束用過燃料棒,燃料棒剛燃燒完是燃燒前的1億倍劇毒,百萬年才會無毒化,要取出燃料棒的作業也因輻射劑量高而進展緩慢;福島核災發生兩年5個月了,每天不斷出現新恐慌,創下人類輻射污染新高,連日本都萬分棘手,其他國家更是無法對應,要免於這樣的恐怖,只有廢核一途。* u( e; c& R$ i  u% w$ J4 ?

. B$ ~) p& w) K$ Ktvb now,tvbnow,bttvb
1 v8 d9 G$ h3 X' v9 ^! E! Z  {' C2 ^% btvb now,tvbnow,bttvb

( v  }* ~, n9 N* V. t3 Ltvb now,tvbnow,bttvb* N9 R) u* p2 h! `8 A4 F# }- V





歡迎光臨 公仔箱論壇 (http://5.39.217.77:8898/) Powered by Discuz! 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