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V C1 M# l# ?, T公仔箱論壇顯而易見,香港政治局勢正面臨一個重要拐點﹕一九八○年代以來香港大體上存在的政治共識正在徹底瓦解,社會重返一種類近五、六十年代「左」「右」意識形態對抗的狀態。可是,和當年不一樣的是,當年「左」「右」雙方都是「國共鬥爭」在香港的伸延,所以雙方均不會動搖整體香港的格局,可是,今日在街頭上演的這些對抗,卻標示一種決定香港未來的終極角力。( {" w* o f6 H6 L6 Q, t
; B+ ]0 o( u8 O) b0 B- U如果說,一九七○年代以來香港建立的社會抗爭傳統,是以批判殖民政府施政不足為主的「官民對抗」模式,那一九八○年代形成的「九七政治」,也因為香港人是被排除在談判的過程之外,所以社會抗爭和民主運動,都仍是針對當權的政府出發,「民間」往往被假想成是同質和團結的。 % ^% U- G1 r4 J) S' K5 e5.39.217.77:8898 ]7 t* g3 y- v1 m2 B5.39.217.77:8898公仔箱論壇* j0 L. x: W- G' N' \' b8 q
戲劇性變化出現在基督教教會 ) U9 C( a' d* p, ? / j) @. x5 P6 v5.39.217.77:8898九七政權易手之後的初期,利益集團結成建制聯盟,與泛民政黨及公民社會,延續對立的格局。然而,隨民主訴求日趨高漲,依靠不公平的政制並不能服眾。真正可以讓宗主政權管控大局的,倒是那個和「政治」有一段距離的社會空間,例如教會、學校、街坊組織和其他社團。但這正好是泛民政客及活躍社運分子往往忽視的廣義的「公民社會」。 ; p2 V k! p* R. _9 u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公仔箱論壇3 ^9 a2 L$ j- T2 J7 O. P6 p: B" \
泛民派和社運分子對於街坊組織的趨向建制當然不會不認識,因為區議會成為建制派的天下已不是新鮮的事,以利益收買基層民心也不是公開的秘密。這些日常生活遠離政治的基層百姓也不需要特別的政治理論去動員。可是,這不表示「建制」在公民社會領域打的「陣地戰」,就僅限於那些非中產的基層街坊。相反地,回歸十多年以來,公民社會領域中最戲劇性的變化出現在基督教教會。tvb now,tvbnow,bttvb) \( ?2 u# M4 t. a$ y
公仔箱論壇& S% h9 R6 w Z9 q0 M; {. q
* A& H( ?6 R, D+ f
道德保守主義到政治保守主義9 U9 P) _( I+ N
0 a* h2 R4 v+ b5 z8 @: r/ V& Y
數年前因為情色議題、同性戀議題,人們見到一些以「道德保守派」形象出現的教會領袖,不少人以為他們的目的就只是宣揚「文化保守主義」。可是,這兩三年間頻頻成為網上熱議焦點的更是一些「河蟹牧師」、「維穩長老」。他們積極而又毫無遮掩地把道德保守主義再進一步連結到政治保守主義。而這種保守態度也不僅是謹慎、守成、尊重傳統的意思,而是順服當權者,為當權者祝福,為當權者們驅除他們眼中的「歪風邪氣」的那種露骨的「政治維穩主義」。 3 v4 d( L5 e' E. l, v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tvb now,tvbnow,bttvb/ \: Z5 Q/ s% o4 ^0 h! Q/ v
的而且確,構成今日基督教會中流砥柱的中產階級,很難以「蛇齋餅」去收買,然而他們的日常生活也一樣充滿非物質的焦慮﹕例如對道德敗壞的焦慮、對子女失卻上進鬥志的焦慮、對秩序瓦解的焦慮……一句話,就是「怪獸家長」現象展示出來的那種中產階級不安感。這些焦慮正好就是今日環繞一句教師粗口而爆發出來的整個沒完沒了的鬧劇背後的原因。5.39.217.77:8898" J6 C& q/ J# w1 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