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港澳台]
紀曉風 : 聖士提反風波 范太葉劉避談 蘇施黃兩開 朱薰反直資
[打印本頁]
作者:
felicity2010
時間:
2013-7-10 09:56 AM
標題:
紀曉風 : 聖士提反風波 范太葉劉避談 蘇施黃兩開 朱薰反直資
本帖最後由 felicity2010 於 2013-7-10 09:57 AM 編輯
% l8 a& g+ B8 I' h# l% q% `* Etvb now,tvbnow,bttvb
8 A. @/ M4 o% Q, }; [- ^) R; N
紀曉風
: 聖士提反風波 范太葉劉避談 蘇施黃兩開朱薰反直資
h$ P8 b2 P0 b% n7 L公仔箱論壇
公仔箱論壇1 S8 l; R! ~( v( ], j5 c; R0 l
tvb now,tvbnow,bttvb1 [. K; o! q! G
/ J3 H$ k5 g0 U0 Stvb now,tvbnow,bttvb
5.39.217.77:88983 V; }* r8 u: X) o, V) ?
位於中西區的傳統名校聖士提反女子中學(下稱「聖士提反」)以及其附屬小學,擬於
2015年由資助學校轉為直資學校,誰知一「轉」激起千重 浪!直資學校在課程規劃上享有更高的自由度,同時可以大幅提升學費及自行收生,卻依然接受政府以公帑資助,因此常引起爭議。有舊生擔心,聖士提反今後會變成貴族學校,以後只有富二代才能入讀,想接受優質教育的基層小孩惟有望門興嘆。
5.39.217.77:8898" _" k) E, x! C3 L, y: p6 B
! j5 [+ j# b( \% c0 C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D6 e2 ~7 u4 |' L [7 ~
老紀就此問過畢業於聖 士提反的一眾名人校友,她們對學校決定的意見不一,但大多都認同其「貧富共融」的教學政策,擔心轉制後會失去這傳統。而其實把目光放遠一點,則直資所帶來的問題
絕
對不止於聖士提反一例,「上位鋸梯」之事在香港也並不陌生。假如未能盡快處理,則社會只會推向更加兩極。
公仔箱論壇! b6 N, B+ O& ?/ Q
0 F$ S [, g2 u0 ?5 Q0 v* f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2 \4 T0 [9 j1 H# _* w; W' L- |
查
現時聖士提反的中學堂費每年約為
2200至2360元,轉為直資中學後每年學費則升至35000元,是本來學費的14倍以上!難怪引來爭議。早前就有舊生 成立關注組,明確向學校提出反對,更在校門外派傳單及舉橫額抗議。直至上周日,關注組更發起「守護聖士提反,向轉直資
說
不」繞校遊行,學生、家長及舊生在
風雨下邊走邊哭,場面非常動人。而其實學生早在本月
2日已舉行過校
內
投票,結果是六成人反對學校轉為直資,約三成人表示中立,支持轉制的則只有
7.5%, 數字不會
說
謊,似乎主流民意都不支持轉制。
) t! t8 ^/ X8 W0 {6 F+ ?) U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x9 d4 {! T. y4 {5 |( G; g公仔箱論壇
至於聖士提反本身,多年來其實「出
產
」過不少社會名人,須知道有份量者的一席話,隨時勝過普通市民的疾聲抗議,因此老紀就問過多位知名舊生的意見,看看她們能否在後續的抗爭行動上出一分力。
8 X# e7 V* K5 i2 g
1 k/ o& I+ k5 n2 p5.39.217.77:8898
首先就是著名電視及電台主持蘇施黃,她的幼稚園、小學和中學都是就讀於聖士提反,相信對學校的認識非常深。老紀就直接問蘇施黃是否贊成轉制,她坦言不支持也不反對,「我覺得這是一個兩難」。她指出,自己十分喜愛這所母校,從前讀書時,很喜歡跟不同階級和背景的人一起相處,大家可以互相學習和感染,所以不願見 到一些不知民間疾苦的有錢學生「自己
group埋一堆,即係李嘉誠點知我
哋
好慘呢?點知我
哋
買唔到樓?」蘇施黃
說
,自己小時候的家境不算差,試過「整蠱」
其他家貧的同學,把她們帶回校的
餸
菜
偷
走,現在想來才覺慚愧,但是這些經歷令自己長大後更懂得關心別人的感受。
公仔箱論壇0 U( ]9 z7 u$ s! _
* a* I$ W. j. B) ztvb now,tvbnow,bttvb
雖然 贊成「貧富共融」,但蘇施黃承認轉制有其好處。她舉例
說
,早前回到母校,發現廁所的天花已經剝落,但教育局卻表示沒有迫切性,因此要排
期十年才會修理,「十年喎阿哥!我覺得轉直資唔關學校事,完全係政府的教育制度問題,令到好的學校都唔想再畀政府管轄」。她認為,學校為求爭取自主才要無奈考慮轉制,錯不 在校方。再者,聖士提反的好處是培養學生多方面的才能和興趣,令她們更自信地投入社會,但跟隨現有制度的話就會失去這種傳統,「點解現在中史科沒有了?家政科又沒有了?甚至我諗體育科也沒有了,點解唔使再寫毛筆字呢?喂,唔係人人都適合讀書
㗎
喎」。
tvb now,tvbnow,bttvb7 x: e! @% _' ^ Y! h0 a# s
5.39.217.77:8898+ l' y/ N/ K# H# P. t
tvb now,tvbnow,bttvb" P! K5 \. P. v8 R1 X
然而,蘇施黃的言論 並非全部事實。雖然現時的中史、家政及書法不是必修科,但資助學校
絕
對有權繼續開設課程。至
於在公開考試中,考評局依然設有中史及體育科的考試,而家政科雖然不設考試,但依然有「西式食品製作」、「幼兒教育」及「美容學基礎」這些科目,讓不擅主流學科的學生修讀。換言之,即使聖士提反保留為資助學校身份, 它依然有相當大的自由度設計課程,並非如蘇施黃所言般惡劣。更進一步的是,因為認為教育制度不堪,就立刻獨善其身「逃至」直資制度,任由其他津貼學校的學生繼續「受苦」,這樣又是否一個負責任的表現?假如學校一起向政府施壓要求改善制度,對全港學生是否更為有利?相信大家心裏都有答案。
5.39.217.77:8898+ K2 Q, ^3 Q; H* G" m6 j
0 {* j. W6 P& ?5 _9 Y; {! }3 @
「貧富共融」有助基層學生開眼界
公仔箱論壇3 O' f( _3 q/ {' ?: F
$ m, ]0 B& H/ J0 G公仔箱論壇
至於另一電台主持、不久前剛剛生了兒子的朱薰,則明確地表示反對母校轉制,原因是希望不同階層的小孩可以一起讀書。她指,自己小時候不算富有,假如學校是直資的話,相信自己當初都無緣入讀,「那時候我們沒有歧視或自卑這些感覺,大家的相處都很融洽。例如我以前不會去太古廣場,但一些較富有的同學會帶我去開眼 界。而且因為她們本身有補習英文,或去過外國,所以我跟她們相處時會
說
多了英文,也學多了英文知識,這些都是我從富有同學身上得到的,我認為這是聖士提反
應該保留的傳統」。結果她考入浸大傳理系,是家中唯一的大學生,明顯是透過教育向上流動的例子。
9 ?4 o& _; ], D; E
) y3 m& m2 ~* z4 _) o% d
朱薰指,假如自己生了女兒,本來也希望她可入讀聖士提反。不過,屆時轉了直資的母校如果已變成貴族學校,或者老師也與以前不同的話,她則要再三思。她表示,自己和其他舊生朋友都很關注事件,將來有機會也會出席學校諮詢會。
' L* \ O. q M- |( J1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F; M! z" D$ ]. `9 V* B5.39.217.77:8898
而另外兩位大名鼎鼎的校友范徐麗泰及葉劉淑儀,前者則由助手代答,指范太近來經常不在港,不了解詳情所以不回應;後者則表示會再與校董會開會,未有最終答案,然後就以「要開會」為由結束通話。想不到兩位電台主持如此關心母校,兩位政界「阿姐」卻顯得如此冷漠,實在令人惋惜。
5.39.217.77:8898$ b2 Y5 A R- o3 T5 `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T# l3 Z) K2 _+ I- P' Y
其實,聖士提反風波本來只是冰山一角。自從直資計劃於
1988年推出後,至今已有超過20間小學及60間中學轉為直資,部分學校的學費更高達5萬元!近年 來,就有不少人認為直資學校已變質為貴族壟斷的集團,富貴家庭只須捐贈大筆款項,又或與校
內
高層搭上關係,自己的子女就能接受優質教育,平步青雲繼續保持
社會上的優越地位。就連當年有份擴大直資制度的前教育統籌局局長王永平也表示,計劃本來的原則是「直資學校不能藉收取學費謀取不合理的利潤,和不應損害清貧學生的就讀機會」。不過他承諾,「理想與滲入人性的現實出現了嚴重落差。
2010年的審計書報告反映的事實是不少轉直資的前資助名校沒有興趣收取清貧學生。」他認為時移世易,政府有必要全面檢討直資制度。
% i+ Y+ w w4 i# q' n
- ?* m, M7 o$ q, q; J! a# ~公仔箱論壇
事實上,今年
1月,香港教育學院就曾發表調
查
,發現生活在全港
最富有一成家庭的學生,較生活在「貧窮線」下的少年,升讀大學之機會高
3.7倍,較20年前的1.2倍明顯惡化。至於中文大學早前的一項調
查
則指出,近六
成受訪成年人認為,現時香港社會向上流動的機會較
10年前差。
3 U+ {$ q. ?1 ]) ~: E
' Y; N/ w' j4 g+ Y+ L
換言之,「上位鋸梯」之事對港人而言並不陌生。上一代 人在名校接受優良教育後,慢慢在社會爬上高位,然後就把梯子鋸斷,把學校「貴族化」,只有自己的後代才可以先天的優勢入讀,贏在起跑線上,然後繼續把優勢延續,周而復始,基層只能無奈。更進一步的是,這樣的循環其實只會加深窮者的怨氣,持續下去的話,只會繼續加深社會的矛盾,兩極化將更為嚴重!假如大家堅 持認為,直資只是某一所學校的選擇,與整個社會無關,則未免太過樂觀了。
3 b' T( c, y0 ]! }公仔箱論壇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k( D, P" }# W0 a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5 \, P2 g# I7 B
歡迎光臨 公仔箱論壇 (http://5.39.217.77:8898/)
Powered by Discuz! 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