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7日電/在馬英九對菲國“毀船殺人”罪行下達七十二小時最後通牒令後,雖然菲國的態度已顯軟化,不但遣使來台斡旋,並由總統府發言人出面,宣讀了一段表達“遺憾和道歉”的聲明;但因誠意不足,馬政府已決定升高對菲律賓的制裁行動。繼第一波的凍結菲勞申請、召回駐菲大使和要求菲國駐華代表離台後,並決定啟動第二波的反制措施。 - u" [) v+ E* }5 D& l
! V& P) {4 }: }( H8 s
我們支持政府的立場,也相信政府的決定,是經過一個理性的決策過程。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a5 I# N/ A& T5 V
/ F$ {: ?) u e# `' I
社評指出,理性不代表懦弱,而“懦弱”正是外界在這次事件中為馬政府貼上的“標籤”。因為,在群情激憤之下,馬政府並沒有在第一時間“硬起來”。 N/ t Q1 @1 W( P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5 g/ v$ M1 }5 }, `' d+ ~# [8 |0 m
戰爭與和平是攸關國家生存的重大問題。是硬?是軟?是戰?是和?要以國家利益作為取捨標準。“中華民國”的處境非常艱困。在這次事件中,我們深切體會到“討海人”的辛酸;而某種程度上,這不也反映出一般民眾對“中華民國”生存空間不斷受到擠壓的無奈。試想,菲律賓政府膽敢三番五次地騷擾台灣漁船。在這次事件發生後,又表現的如此狂妄自大,其實還不是“柿子挑軟的捏”,看準了“弱國無外交”這個國際現實。 " r; q7 F0 j# g
# q# D( P& {/ w6 v. ^tvb now,tvbnow,bttvb 馬政府這次的危機處理,表現雖不滿意,但卻可以接受。借用毛澤東的一句話,“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政府全盤分析形勢後再決定採取行動,應該符合事實判斷、價值判斷和後果判斷的決策研究途徑。另外,“外交部”門因職責所在,幾乎被這次事件的“流彈”所傷。對此,我們也有必要為他們加油打氣。外交是談判的藝術,所謂“和平不到絕望時期,絕不放棄和平”,外交工作人員挑燈夜戰,就是為了避免升高衝突。 公仔箱論壇. V0 U) F* x# L( I' F: W' a
& ]- M0 L( A7 {3 f2 C8 Y% X5.39.217.77:8898 對於民眾在這次事件中表現的團結一致,我們也應自我肯定一番。尤其肯定高雄市長陳菊日前所說,“此事關係到‘國人’安全與‘國家;尊嚴,必須不分黨派,上下一心,支持‘中央政府’對菲律賓採取政治、經濟等各方面的措施與制裁。” * l4 z" X% A. T! G7 e0 P: q: D' B N! h1 I8 b7 p% b$ l
社評說,我們期待這次事件,能提供民眾化危機為契機,形成“命運共同體”的動力。讓大家把團結作為建立“台灣共識”的基礎! 公仔箱論壇$ b$ r) }- `( K' V$ X3 C* Q! S
. \4 E: J8 f! C “台灣共識”是民進黨前主席蔡英文在去年“總統”大選時提出的重要政見,用意在取代國民黨馬吳陣營主張的“九二共識”。但眾所周知,“台灣共識”與“九二共識”內涵不同,無法相提並論,甚至取而代之。蔡英文最後雖然敗選,但我們不能因人廢言,忽視建立“台灣共識”的重要性。例如,台灣內部長久以來,即對“國家”利益的核心價值,嚴重缺乏共識。影響所及,內政不但不能成為政府實施對外政策的資產,反而變成導致國家不斷內耗的負債。杭庭頓(Samuel P. Huntington)教授曾經指出:“國家利益源自於國家認同”。而“國家認同”危機正是台灣內部的一個“阿奇里斯的足踝”,它不斷地在腐蝕台灣的生命力。 o+ |' y. o( S' i
. t3 r: p1 T N: k% q 社評說,我們期待因為面對這次菲律賓製造的“外患”,能轉而消除我們潛藏已久的“內憂”。所謂“人必自侮而後人侮之,家必自毀而後人毀之”,菲律賓難道不是看透了我們內部的弱點。 " \! e9 \9 M' i& B7 X: u6 t: q5.39.217.77:8898tvb now,tvbnow,bttvb& P' t1 e l2 y* F' h$ w% A
最後,政府在痛定思痛之餘,應思如何積極有所作為。雖然,我們尊重馬英九的判斷,“不認為現在的衝突是一個戰爭的狀態”;但兵法有云:“無恃其不來,恃吾有以待之。”執政者應自問,是否居安思危,作好軍事衝突的準備。馬英九以“和平締造者”自我期許,提出的“東海和平倡議”,不但得到國際社會的支持,並且為島內漁民爭取到重大的權益。但實力是談判的後盾,爭取和平的果實,有時候必須被迫付出戰爭的代價。 公仔箱論壇% t) o6 j6 j: O" y |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1 J- N% {5 i7 F* O; m1 `
東海問題懸而未決,南海問題也將甚囂塵上。對待像菲律賓這樣遠離現代文明軌道的國家,能否採取“擱置爭議,共同開發”的相同標準?這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 公仔箱論壇4 K7 z- x$ a3 j T/ s
) P, H K q* \
針對這次衝突事件,我們認為政府應就台灣面對的周邊安全形勢,進行全盤性的分析和檢討,並因應形勢,作出適當的戰略和策略選擇。馬英九把“兩岸和解制度化”視為“國家安全”戰略的“第一道防線”。這次菲律賓的挑釁舉動顯示,台灣的安全威脅來源並不止於一般人印像中的對岸而已。基於大陸政策和外交政策相輔相成的功能,馬政府除了持續與大陸和解外,也應思考如何讓兩岸取得的“和平紅利”,成為處理外交和對外軍事衝突的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