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時事討論]
丘亦生: Z之鬧劇
[打印本頁]
作者:
felicity2010
時間:
2013-5-15 11:39 AM
標題:
丘亦生: Z之鬧劇
丘亦生
: Z之鬧劇
tvb now,tvbnow,bttvb. @* I' W% Y" B
9 a& g* y8 c8 {2 u- g0 M j5.39.217.77:8898
公仔箱論壇 p X# L! X' J7 o
由於工作關係,枱頭的彭博財經資訊機,伴隨了我幾乎
20 年,很難不對它的資訊及功能齊全嘆為觀止,而且重要的是,它很易用,難怪彭博的市場地位越來越穩如泰山,創辦人米高彭博(Michael Bloomberg)可以單憑一盤生意,便有270 億美元身家,晉身福布斯富豪榜全球第13 位。
6 G9 s: D6 q; I; O7 w4 c
tvb now,tvbnow,bttvb* o' f/ S8 B! d" d0 D7 ^
不過,最近爆出的竊密醜聞,卻老貓燒鬚,弄得聯儲局、歐洲央行、日本央行以至本港金管局,都大興問罪之師。
8 V( V3 l8 v: B0 K
公仔箱論壇1 n2 n* a. F0 }# i8 }; l, ?
事緣投資銀行高盛
4 月向彭博社投訴,指其一名駐港記者,曾以高盛一名合夥人有一段時間沒有登入彭博終端機為理由,據此查探該合夥人是否已離職。事件揭發彭博的記者,原來一直可以使用一個名為「Z 」的功能,獲取用戶的資訊如登入資料、登入時間、聯絡方法等。
公仔箱論壇9 V( `; s" C9 o/ G8 h- h
. n3 d& f0 ], n- E5.39.217.77:8898
事件鬧大後,總編輯立時跪低認錯,強調記者不能看到客戶的交易或投資組合資料,以及客戶間的通訊內容,但就承認彭博
1992年推出服務以來,已經有讓記者取得客戶有限資訊的做法。彭博社道歉之餘,更即時限制記者取得客戶資訊的能力。
, _$ [" k+ w& a# |" {5.39.217.77:8898
: v7 N6 l; }; z. R1 k% i4 K* P% B M
- ]* `6 J# P& ^; a6 a* A
靠敏感料謀利 見慣不怪
公仔箱論壇/ l4 E! h3 Z' U8 U' F6 L4 o, J ]
7 p: N$ Z; d h, k: W ]
由於彭博全球
31.5 萬終端機的用戶,遍及金融機構、大企業,甚至監管機構,幾乎商界的達官貴人,枱頭均有一部。有報道更引述彭博前員工說,曾「貪得意」查看聯儲局主席伯南克及前財長蓋特納的資料,並向新入職同事誇耀終端機的威力。一時之間,不但觸動了財政部聯儲局的神經,各地央行也即時檢查,員工使用彭博終端機時會否洩漏機 密。有懷疑資料被刺探的客戶更研究,是否向彭博索償。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y) [ Z! ~" F# }* L' ]0 m7 ]
tvb now,tvbnow,bttvb, r) T$ G$ l; \/ s7 X, Y: c
我有緣結識一些在彭博工作的朋友,了解內裏的工作氣氛相當緊張,事事要求跑贏競爭對手,對發佈新聞的速度尤其計較,去到一秒都不能輸的地步,因為其客仔是以消息作大買賣,速度上輸蝕幾乎是不可饒恕的理由。在這種背景下,彭博的記者自然盡用每種優勢,以致「踩過界」。
0 U2 `- J1 ^* f% Q. ]& R
公仔箱論壇5 c0 P) R- p A! R( j/ J2 v
從已知的資料看,我想今次事件對彭博社只有小懲而無大誡,聲譽上會有些少損傷,但不會因此而失去大客仔,始終洩漏的資料不包括交易資料及用戶間的通訊,未算十分敏感。
, h8 F# g6 P$ Z( s% Z& t
tvb now,tvbnow,bttvb9 Y& N& \* X, Z; P# E; ~
其實,利用敏感資訊提升優勢或者謀利,絕非單單彭博,其競爭對手路透社,上月初亦被一名聲稱被無理解僱的員工向
FBI 告密,指路透社會向大客,提早兩秒發放它們跟密歇根大學合作編製的消費者情緒指數,令這些大客可以優先取得這個市場緊盯的經濟數據,搶先入市。路透社則指,跟密歇根大學的合作協議,早訂明可以向個別客戶提早發放有關數據。
9 k& m1 T W- U) I公仔箱論壇
- y2 p7 i& H# [( y2 q# B0 |tvb now,tvbnow,bttvb
獨家新聞賣錢,優先新聞也賣錢,所以不要說資訊不值錢,問題是資訊本身是否有價值,又是否能夠搶在他人之前拿到手。查實,不獨販賣資訊者會挖盡每個消息的商機,金融機構也不會放過任何賺到盡的機會,尤其會向發放資訊的政府機構埋手。
2 J6 Q! U( y, O4 m4 F5.39.217.77:8898
tvb now,tvbnow,bttvb- C3 m2 t4 |( G8 R5 L5 O6 D
5 K1 b" u: c/ Q0 m+ O% Ytvb now,tvbnow,bttvb
通街春江鴨 冇公平披露
. Z- d6 X- n9 h/ S
, k5 Y$ m5 L; O0 [ h: l& s
例如,聯儲局有一個發放資訊的名單,名單上的機構可以直接收取儲局的消息,這名單上不單止傳媒機構,原來亦包括滙控(
005)、花旗、高盛等銀行,上月公佈的儲局會議紀錄,便因為出現操作錯誤,令他們提早 19 小時收到。會否有人跑在市場之前獲利,便不得而知,但巨利當前,確實難抵得住誘惑。
1 s& y5 x; x8 D6 a, q/ ]$ w
9 X; h) S9 H* r4 ?% `+ j5 L- B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5.39.217.77:88985 `( l; ?$ Y6 [) {. W" J9 z8 b8 U
世間上從來沒有絕對的公平披露,任何政府或企業的風吹草動,金融市場上均有春江鴨的腳蹤,股價債價滙價的變動總比消息早兩步。上市公司的披露,起碼有一整套法例監管,雖然成效視乎執法;資訊販賣商如彭博社,除了受內幕交易法規監管之外,亦要顧及在公眾及客戶間的商譽。反而我覺得最弱一環,是政府政策或數據 的發放,這些消息隨時會令市場大起大落,但不同部門的處理有寬有嚴,正如特首梁振英可以向港澳辦主任王光亞預先通水打壓樓市措施,港澳辦上上下下會有多少人掌握到這機密資訊,如何防止消息進一步外洩,及有人從中圖利?相比之下,彭博記者看看用戶多久未有登入終端機的特權,可說不值一哂。
/ b3 @- U4 }" p# b2 T5 B. c公仔箱論壇
6 q* X- i. o) {: Z- ]3 ]
7 i* `: f' D2 |5 j
歡迎光臨 公仔箱論壇 (http://5.39.217.77:8898/)
Powered by Discuz! 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