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塘古镇位于江浙沪三省市交界,距上海90公里,杭州110公里、苏州60公里。她原汁原味地保留着上千年的古老建筑文化和人文习俗,并已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遗产的预备清单。2003年11月,西塘被建设部命名为首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2003年12月,西塘又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发的“2003年度世界遗产保护杰出成就奖”。2005年,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风景区。2006年12月15日,国家文物局公布的最新确定的《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西塘古镇再次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清单。 P9 f5 S: c Vtvb now,tvbnow,bttvb 0 U, E/ `5 r! {4 {+ i" `' s' u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早在春秋战国时西塘就是吴越相争的交战处,故又有“吴根越角”之称。唐开元年间西塘有了村落,宋代形成集镇,明清时期西塘成为一个热闹繁华的集散地,现在所保留的建筑绝大部分是那个时期留下的,所以,专家们把西塘形象的概括为“春秋的水、唐宋的镇、明清的建筑、现代的人”。tvb now,tvbnow,bttvb" k Z* h. {( Q9 b2 w
8 l* _' D: S O7 N. x公仔箱論壇 6 u$ G x9 F* |! I! b公仔箱論壇西塘,以生活着的千年古镇而著称,不仅完整的保存了极具江南水乡特色的大片明清建筑群,更是继承了传统的历史文化和民风、民俗。目前,古镇里还生活着2000多户居民,保持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方式。廊棚下老人晒着太阳拉拉家常;俏丽的女子拎着水桶,款款摆摆地到河边浣洗;有人在窄窄的弄堂里走过,转过身又不知在哪里消失了,偶尔隐隐约约从弄堂里传出悠扬婉转的越剧声;西塘人多舞文弄墨,爱养鸟种花,西塘人都爱杜鹃花,家家种、户户栽,品种多、名品多。西塘这个人文历史古镇,充分展现了人与自然和江南古镇的和谐,是一个专家研究“江南水乡民俗文化”的基地、艺术家描绘“江南水乡风貌”的净地、游客尽情享受“江南水乡风情”的胜地。 7 O" A+ B1 u$ ?tvb now,tvbnow,bttvb: w, u: L% |* m3 `$ L" h$ Q3 _5 b
% p( u R& F( e6 |& a: w古桥多、古弄多、廊棚多是西塘的一大特色。西塘水多桥亦多,镇上保存着五福桥、卧龙桥、送子来凤桥等各式石桥20多座。镇上最大的桥是卧龙桥,建于康熙五十八年,桥为单级石拱桥;建于明代正德年间的五福桥也是单级石拱桥,五福指“福、禄、寿、德、善终”。造桥人将美好的心愿寄予每个过桥的人,桥梁工艺精湛,至今保存完整,具有观赏价值,自古誉为“卧龙凌波,彩虹飞架”。西塘的民居大都是明清建筑,民居之间形成上百条宅弄。西塘的弄分为三种,一种是将两条平行的街道连通的叫“街弄”;一种是前通街、后通河的叫“水弄”;另一种是大房子里的通道,上面有屋盖,是宅内弄,又称“陪弄”。西塘最有名的首推种福堂西侧的石皮弄了,全长68米,宽仅1米,最窄的地方0.6-0.8米,有216块石板铺成,因石薄如皮而得名,有西塘“一线天”之称。“雨天走人家,照样不湿鞋”,千米的廊棚也是西塘古镇的一大建筑特色。西塘的老街大多由廊棚覆盖,长达2千米,由街面延伸到河边。圆木廊柱支撑一层斜斜的屋面,营造出一种温馨古朴的气息。西塘廊棚规模之大、造品之精、内涵之深堪称江南一绝,而且也折射着西塘浓厚的民风,缠绕着西塘深深的文化情结,西塘人的儒商情结。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0 T0 Y; Z% h$ m, i1 W/ `
: C& M" {1 e0 P0 p9 @+ m5.39.217.77:8898tvb now,tvbnow,bttvb) E# D% y( r f- a$ R! D
整个古镇设有著名私家花园——西园和醉园、中国第一个钮扣博物馆、江南瓦当陈列馆、倪宅、圣堂、护国随粮王庙、种福堂等十一个文化底蕴深厚的景点。西塘素有“中国纽扣之乡”的美称,全镇拥有纽扣生产企业5百余家,主要生产贝壳扣、树脂扣、有机玻璃扣等7大类多规格纽扣,产品畅销全国各地、东南亚、欧美及港台地区,年销量占国内市场的39%左右,在古镇里还专门建立了“纽扣博物馆”,将中国古代的、近代、现代的纽扣一一展现给大家,让大家对中国纽扣发展史有一个直观的了解,并且可以亲自动手制作纽扣。5.39.217.77:8898, H5 q0 g1 |' W/ o) m9 e h 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