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標題: [時事討論] 商品「稅負標簽」當推行 [打印本頁]

作者: aa00    時間: 2013-3-11 11:22 AM     標題: 商品「稅負標簽」當推行

商品「稅負標簽」當推行
! z& V8 C8 F0 _/ {% w3 rtvb now,tvbnow,bttvb
+ z# K: A1 G( l! x* d4 S公仔箱論壇中國四川網友 劉海明
1 g# I3 `3 Y- R) p; r, U; i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5 S& ?7 M0 o/ ?. m2 H5 w

/ Y) }  u* n# L5 a- Q/ M: L( v" P公仔箱論壇
  ~) l, Q; S5 m' `5.39.217.77:8898' y/ D5 E. _2 }' c& Q& Q6 I( |

6 L# ^: B) d) }" M9 \5.39.217.77:8898tvb now,tvbnow,bttvb; l0 t8 n) C# ~
更新時間 2013年3月7日, 格林尼治標準時間11:17 1 g5 X$ a" \( O5 I2 a
$ I* n8 h- o5 }2 t# e9 j& S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5 M& l( a+ q  c/ s. h
5.39.217.77:8898: [4 }$ K% [* J' b- ?2 r; X# A7 }6 s& t

, ~- f" q2 }6 X; F5.39.217.77:8898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w7 H/ I' x/ X8 X/ F+ ?

2 @" o! m7 G/ [. Y# q5 Y6 u每年的「兩會」,是述惑與解惑的黃金時節。
! b( X$ y' M$ V! h, h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tvb now,tvbnow,bttvb: [( x$ d) S& Z. C/ k

: {  @" k6 l9 E5 o0 w& @' ]8 p公仔箱論壇 公仔箱論壇8 ~0 |! C' a# L! {1 E# |* V
公仔箱論壇( K; Y3 O, b+ A% r: t* R
每年的「兩會」,是述惑與解惑的黃金時節。民眾困惑的東西,通過個別代表委員的嘴,公開提出來,迫使職能部門給出回應。這兩天以來最多的,當屬稅負問題了。有政協委員覺得稅負重了,國家稅務總局副局長宋蘭回應:「不能拿國外的稅負簡單地跟國內比。」既然減輕稅負「不現實」,聯想集團董事長楊元慶委員介紹了在實行直接稅的國家,每件商品的稅負都明碼標在標簽上。一位委員插話說,其實我們也可以借鑒這種做法。
+ z* g, \( v# C8 t5 E, \政府的存在,在於治理社會。治理社會需要成本,政府工作本身不產生直接的經濟效益,行政開支來源於稅收。納稅,成為公民和企業的義務。政府收來的稅究竟花到哪兒去了,暫時還無法逐項監督。稅款開支的透明度不夠,能不能先把收稅的信息讓納稅人清楚,這也是公眾和企業的知情權之一。政協委員建議商品稅負明碼標價,我們選夠商品時,能夠清清楚楚地知道自己為購買該商品,支付了多少錢的稅。這樣的「稅負標簽」,對商家多了一道程序,對消費者多了一項知情權。更為重要的是,商品「稅負標簽」在培養中國公民納稅意識的同時,還增加了作為公民的責任感:我納的稅用在哪兒了,用的地方合適不合適……類似的好奇心,有助於更多的人關注國家和個人的利益。( p: `: X% Z# M) G& a8 e
稅負水平高低,官方和民間的看法有出入,這並不奇怪。繳稅的和徵稅的,因為利益主體不同,繳稅的總覺得自己繳的稅不少了,徵稅的總覺得現在征收的稅還相當不夠。與其雙方打嘴官司,不如把納稅的項目、稅種好金額預先告知,先讓納稅者明白他們的錢是怎麼出的。「稅負標簽」普及了,以後就該行政事業單位披露「耗稅標簽」了,自己每消費的一分錢。花費的科目公開了,納稅人可以監督行政事業單位的開支狀況。納稅透明,行政透明,不怕行政不廉潔。這樣,比稅務部門的領導說稅負高辯護要強許多。稅負高不高,關鍵看行政成本的支出是否合理。行政經費支出合理了,稅負的高低就從是與非問題,變成了該與不該的問題。單純為稅負高辯護,不同意拿國外稅負水準做參考,即便有合理的因素,難免給人以心裏有鬼的感覺。
% h( M7 }( O  W+ d% }5 T公仔箱論壇納稅是義務,知道自己納的稅用到什麼地方了,是權利。稅負標簽肅然只是最低級的知情權,但卻是通往更高知情權的必由之路。至於「稅負標簽」是否可行,新浪微博網友提供了例子:海口台灣商開的大潤發超市就在小票上列出實際付款金額與不含稅價格,只要稍細心些將兩者的差異算出來就知道自己買的東西交了多少稅了。商品的含稅價與不含稅價,一家超市可以做得到,為什麼不能作為一項制度來推行呢?進一步說,不含稅商品可以一清二楚,行政開銷的詳細預算,又有何不能開列個清清楚楚呢?




歡迎光臨 公仔箱論壇 (http://5.39.217.77:8898/) Powered by Discuz! 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