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標題: 不工作的價值及其政策後果 [打印本頁]

作者: natira    時間: 2013-1-16 01:24 PM     標題: 不工作的價值及其政策後果

哈佛大學Edward Glaeser教授表示,美國目前領取社會保障傷殘津貼的勞動人口有880萬,較2007年12月的710萬之數躍升170萬。三十年前,領取社會保障傷殘津貼者與整體勞動力之間的比例是1比40,今天已低於1比18,增加超過一倍。
# a: |( A- I) w' o/ a由於領取傷殘津貼的勞動人口大增,把美國的真實就業情況遮掩了。1982年,美國失業率高達10.8%,創二次大戰以來的新高,但領取傷殘津貼者比例只有2.5%。目前的失業率雖然較低,但就業情況其實比當年還要差,領取傷殘津貼的勞動人口佔美國整體勞動人口5.9%,失業率佔7.7%,合共佔勞動人口總數13.6%。自從經濟陷入衰退以來,大量美國人退出勞動市場,當中包括領取傷殘津貼者,相信重新就業可能性不大。美國長遠的增長前景實在未許樂觀。
6 ]1 G+ @* v6 s) H4 j) ~- B; b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被濫用的傷殘津貼
, y# H3 @4 W0 f. B9 e: Q( y-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醫學水平不斷提升、富危險性的工種大減、因工死亡率大降、因酗酒和吸煙等而致傷殘的個案也顯著減少、經年齡調整後的死亡率亦大減,而二戰後新生代只佔領取傷殘津貼個案總數15.5%。那為何美國申領傷殘津貼的人數反而趨升?5.39.217.77:8898  ^* A' N8 s+ g2 q  D
美國所以出現如此趨勢,可以假定的主要原因有兩個:一、就業市場的吸引力已大不如前;二、美國的傷殘保險賠償數額可觀,申請手續簡易。一般人即使並無任何明顯傷患,也可輕易申領到傷殘津貼,而且社會上對受助人的接受程度亦普遍提高。tvb now,tvbnow,bttvb( Y+ y3 q$ b) Q7 y5 V% d+ c
在平衡財政預算和化解日益沉重的公債問題上,傷殘津貼正是民主、共和兩黨爭議不休的社會福利計劃之一。毋庸置疑,社會福利改革,正是美國當前面臨的一大挑戰。經濟復蘇程度以至今後持續增長,都須倚仗經濟創造就業的能耐,也即是繫於刺激企業需求,以及吸引待業者重返勞動市場的成效;若社會福利計劃嚴重打擊就業意欲,則量寬措施就算一推再推,也始終無法收到預期效果。
0 H; L! _! L) w6 k6 w5.39.217.77:8898眾所周知,無工一身輕,而能夠多享清閒的生活,自然令人心嚮往之。據經濟學家觀察所得,與其全職工作而每周賺取1200元,不少人會寧願少賺一點而樂得清閒。一個人為換取額外餘暇而甘願放棄的收入額,就等於這額外餘暇的價值。
4 D, j4 A9 V: n- F9 J- |  n「預期補償」有參考作用+ J4 P. D" Q/ O& P2 ?9 v: T; u
仔細分析一下,可考慮兩種情況。以一周有168小時計算,扣除每天8小時的睡眠時間,每周可分配為工作和餘暇的時間共有112小時。第一種情況:每周工作40小時,賺取每小時30元的最低工資,一周就有1200元收入;第二種情況:完全不事生產,收入全無。  P2 s. c7 ]0 B3 [9 g4 G  a
選擇過第二種生活的人,究竟要得到怎樣的「補償」,才會覺得兩種生活方式完全沒有區別?換了經濟學用語來說,有關研究的目的,在於如何在兩種生活方式之間,尋求同等的滿足感、快樂或實用價值。公仔箱論壇* L% a9 x. o7 |" j4 p0 I( |
在制訂各種福利政策時,例如涉及傷殘保險賠償、失業或退休金等方面,其實都可以這種「補償」作為參考指標。若有關「補償」必須通過申請才可獲得,且有可能不獲批准,就會變為「預期補償」(expected compensation)。顯而易見,「預期補償」必須少於一個領取最低工資者每周工作40小時所賺得的工資,即1200元,才不至於打擊工作意欲。
0 ?. J- B9 ]3 v3 m: R: u: j「預期賠償」取決於申請賠償的成功機率,以及實際可得的賠償額。舉例來說,領取傷殘津貼者佔美國勞動人口的比重日增,可見傷殘津貼數額過於優厚,又或者申請成功率過高。假若真的如此,就有必要作出調整。
  D0 ?, q! s7 B/ U$ O公仔箱論壇經濟學者已就如何估計預期中的「補償」設計出各種公式。下面我作了個較易明的假設:一組特定的「無異曲線」(indifference curves),用作模擬一個賺取最低工資(時薪30元)的人每周在不同工作時數所獲得的「預期補償」。「無異曲線」的公式如下:tvb now,tvbnow,bttvb* ^0 z8 q3 L+ y# n' I- I+ U% C
效用 = α1 x ln(睡眠時間)+ α2 x ln(閒暇時間)+ α3 x ln(工作時間 x 工資率)
9 L) w% H0 r6 C6 d. F【表】中顯示與以下三宗個案相關而取決於α數值的「預期補償」。個案1是基準個案,其中α1 = α2 = α3 = 0.33。個案2中,α1 = 0.33,α2 = 0.17,α3 = 0.50;反映出其人較為重視閒暇,屬於「閒暇至上」一族。個案3中,α1 = 0.33,α2 = 0.50,α3 = 0.17;反映出其人較為重視工作,屬於「工作至上」一族。tvb now,tvbnow,bttvb2 l2 h: U+ `) Z1 h. f' `
以基準個案而言,每周工作20至72小時,「預期補償」由107元至1389元不等,差異可以甚大,數額以非線性方式隨工作時數上升。在工時偏低的情況下,例如每周20小時,「預期補償」只佔收入18%;但若每周工時倍增至40小時,「預期補償」佔收入比例就會升至36%,每周工作72小時的比例更會升至64%。
) X0 S; I* K7 F  g. t, {「閒暇至上」一族的「預期補償」一般較低,由74元至1144元不等,分別佔收入12%至52%。至於「工作至上」一族,「預期補償」則較高,由190元至1778元不等,分別佔收入32%至82%。
$ ?2 e+ \% d0 w/ Q一個人若每周工作少於56小時,以時薪30元最低工資計,而每周補償金約為700元左右,很自然會寧願索性退出勞動市場,樂得享受清閒生活。tvb now,tvbnow,bttvb- u& C: g. o7 Y. s4 u5 l
最近通過的長者生活津貼(每月2200元,每周約500元),與領取最低工資人士每周工作40小時所得工資相約,退休人士會視之如等同全職工作所得,對於低收入人士來說,是個頗為過於貼近上限的津貼額。
  G4 |& X8 g) i( k. x5.39.217.77:8898綜援傘下的經濟後果
/ G5 x9 A2 K! `7 K6 l# y0 V公仔箱論壇現時,根據「綜合社會保障援助」計劃(綜援),任何單身而健全的長者或健康欠佳或殘疾程度達50%的成人,每月可獲發放2820元的標準金額,約相當於上述寧願退出勞動市場者每周700元的「預期補償」。這樣看來,綜援其實並不刻薄,而根據【表】中的模擬算式所得數字,更可算頗為優厚。
# k. I$ K6 z8 b1 u5 v( j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在香港打工,工作時間一般很長。【圖】中列出香港打工男女賺取最低工資者每周的工作時數,其中以48、60和72小時居多,而分屬這三個組別的人數大致相若;由此可見,香港的打工一族工作意欲十分強烈。不過,港人的平均收入其實跟世界先進國家相差無幾。那麼為何工作意欲特別強烈?tvb now,tvbnow,bttvb: ^& C' F( |3 L/ Q( `
我認為低稅率是其中一大關鍵因素。不少低收入打工男女都未有列入稅網之內,因而大大有助於鼓勵他們繼續就業,而且工作時間偏長。不過,美國及其他先進國家卻情況有別,由於社會福利優厚,逼使稅率偏高,往往令人寧願退出打工一族的行列。8 z* R. Q0 U3 D8 }+ Z% `* I
對於只願每周工作少於48小時的本地打工男女,現時本地的綜援相信已過於優厚,以致促使他們索性打消工作念頭,跟美國的情況也許頗為相似。
7 P- a) D9 ^4 w6 ~3 J公仔箱論壇至於近十年來才出現的「宅男」現象,則可從以下兩方面解釋。所謂「宅男」(otaku),指的是寧願留在家中的無業少男。背後原因有二:一、他們終日留家所虛耗的光陰,部分可以綜援補償;二、自從互聯網普及以來,即使足不出戶,也較容易消磨時間。
2 i0 h5 y+ N: r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相信「宅男」所能賺取的工資普遍較低,可假定與最低工資水平相若,他們大抵也是寧願每周工時少於48小時之類,甚或低至每周20小時;其中合資格申請綜援的,自然寧願完全放棄工作。
& d# @/ R9 i0 Otvb now,tvbnow,bttvb經濟前景兩大隱憂" k) G9 V: }6 X# V+ }0 B* j
一如美國,香港也從上世紀六十年代起逐步擴大各種社會福利計劃,其中包括綜援在內。有關由於福利優厚以致打擊工作意欲的專題研究少之又少,今後應在這方面多做研究工夫。在貧窮問題日趨嚴重,而貧富又日益懸殊的今天,面對各界對此深表憂慮的呼聲,社會勢難避免進一步加強福利計劃。不過,為免進一步打擊本地打工一族,尤其是年輕人的工作意欲,推行措施應審慎從事,不宜輕率。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d5 [& d7 \: k
正如美國George Mason大學經濟學教授Tyler Cowen所言:「互聯網並未改變所有人的生活,但確實令不少人的生活出現變化。互聯網的成品源自人的內心,而非工廠裏的工場。我們今天利用Twitter、facebook、MySpace等網上服務,在內心建構出種種關係錯綜複雜的故事、影像,以及情感。凡此種種運用創意的活動,並沒有為經濟帶來多大收益,反而只能令個人樂在其中,獨善其身而已。」雖然擺脫上一代沉迷物質財富的枷鎖也許並非壞事,但在互聯網和綜援效應兩面夾擊下,對經濟所造成的傷害實在不容低估。5.39.217.77:8898* o% L7 D" N' c0 w. K/ A* V0 \
香港大學經濟學講座教授及黄乾亨黄英豪政治經濟學教授
: B1 e8 l1 |' ?% n7 x3 b3 i5 {5.39.217.77:8898要重溫王于漸教授文章中英文版,可登入信報網站:www.hkej.com或以下網址:http://www.wangyujian.com/
3 p( N  G  p; E3 f9 Q3 G3 Y參考文獻:
* e. u7 }* O  |' e- h公仔箱論壇Edward Glaeser, 2013 Is the Year to Go to Work, Not Go on Disability, Bloomberg View, 27 December 2012. http://www.bloomberg.com/news/2012-12-27/2013-is-the-year-to-go-to-work-not-go-on-disability.html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A6 R3 W# O% i+ B+ j$ U) s" `
Tyler Cowen, The Great Stagnation: How America Ate All the Low-Hanging Fruit of Modern History, Got Sick, and Will (Eventually) Feel Better, Dutton, 2011.1 z* ]+ T1 ]& M7 u$ [6 M. G% m
5.39.217.77:8898" C; }( W1 p4 D
放大圖片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7 U; o4 Z  e* b8 n4 {3 h' N# F8 v

/ L8 ~- c6 L) x& q  I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放大圖片
$ o) @4 A9 q6 z
" e$ g; Z; ?: G- g& g公仔箱論壇 放大圖片




歡迎光臨 公仔箱論壇 (http://5.39.217.77:8898/) Powered by Discuz! 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