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醫學理論認為,養生應講究“天人合參”,即人與自然相通相應,因而提出為保健康就要“法於陰陽,調於四時”。用常理解釋,就是要以陰陽為法則,按四季溫差變化進行調整。夏季,以長晝酷暑為主要氣候特點,晝長夜短,加之氣溫高熱,或燥或濕,人們常常因夜間睡眠時間不足,其工作效率自然會大打折扣。因此,午睡的補充,自然可起彌補作用。tvb now,tvbnow,bttvb" N6 d _9 Z. h/ ?7 y5 o+ Q* _, @; P
c+ x K( z2 p0 K* qtvb now,tvbnow,bttvb / w f3 E. I$ Z" O3 f4 r( m5.39.217.77:88980 `- B! L3 f$ w
中醫養生主張神形相顧,重在養神。“精神內守,病安從來”及“精神內傷,身必敗亡”等等都有此意。通常,夏天是我國多數地區的人們感覺最難熬的季節,稍有不慎,高溫帶來的疾病就易發生,因而夏季又被人們稱為“苦夏”。即便身強體壯的人,在連日的高溫里也難避免睡不好、吃不香、沒精神、易煩躁等現象。可見,夏天是很容易“傷神”的節令。此時,若每天中午堅持1個小時的午睡,將有助於人們清醒頭腦,恢複精神,從而有利於身體健康。tvb now,tvbnow,bttvb# v9 W5 j3 i: ?+ 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