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N% u. A5 T3 c/ a$ X) ^- D5.39.217.77:8898在中國積貧積弱的上個世紀的漫長歲月裡,他們對中國本土文學視而不見,在大家輩出、巨匠頻湧的民國時代,中國現代文學史上最優秀的大師皆與此獎無緣;在12年前東西方價值觀嚴重對壘的年代,西方評委們為了讓中國的執政黨和政府在國際上出洋相,把該獎授予了逃離在外的高行健。雖然說高行健作品的精神高度和詩性價值毋庸置疑,但瑞典學院老頭們顯然也是別有用心的;又是在12年後的今天,在中國國力不斷增強、話語權持續強大的時勢背景之下,瑞典那群學院老頭們突然識時務地意識到,在諾貝爾文學獎的國際遊戲中,富有強大影響力和重要國際地位的當代中國是不能缺席的,為了證明諾獎的權威性和對變動著的世界潮流的追隨,或者說爭取中國的合作與參與,諾獎終於與專制體制主動握手言歡。5.39.217.77:8898* w$ c ?! C5 U" 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