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f& c2 x5 F. c# a. I1 K但他同時指出,十八大之前需更嚴格維穩,地方官員神經高度緊張,「不一定是中宣部下的令,地方宣傳部門官員自己嚇唬自己」,生怕出事,所以「拿雞毛當令箭,都成了驚弓之鳥」。tvb now,tvbnow,bttvb) R0 J0 d. ?) N, P5 n$ w
/ G" Z0 r. e% x9 A3 {8 D今年5月,新華社原副社長庹震「空降」接任廣東省委宣傳部長,廣東省委宣傳部副部長楊健同月轉任南方報業傳媒集團黨委書記,當時業界開始擔心廣東言論會收緊。' N. H( n4 P: d8 V9 }
# `+ U* i/ D# r8 O' F! P z《南方都市報》前研究員長平對本報說,在沒有新聞自由的情下,輿論管制的鬆緊沒有本質的區別,「政治局勢、領導喜好甚至偶然因素都有可能導致放鬆或收緊」。他認為,近兩年來輿論一直趨緊,跟茉莉花革命到「十八大」的一系列事件有關,管制者的用意之一是殺雞儆猴,「事實上也的確有效,別的報紙的總編甚至會公開總結別人的教訓,加強自我審查」。明報記者tvb now,tvbnow,bttvb) N( v [2 ]2 B4 H6 m
4 T2 b- {4 h2 \" 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