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導彈危機促變陣
[打印本頁]
作者:
vandas
時間:
2012-6-24 05:05 AM
標題:
導彈危機促變陣
2 T4 U, |/ A+ ?/ \" k
李登輝在台海危機十周年時在台北演講。中央社資料圖片
公仔箱論壇) c! d6 S- F2 B* k) P, R
公仔箱論壇% G9 M v8 C9 P2 w: s y$ Y
1946年爆發的國共內戰,於1949年演變成兩岸軍事對峙,至今仍未結束,只是在不同時期軍事對峙的強度有大有小。其中,1996年台海導彈危機最引人關注,被認為打破了兩岸數十年來的平靜;美國的強力介入尤其引發各種解讀。
- T: W) x' z( L4 A4 j$ Z" z公仔箱論壇
& |4 U; v+ U/ G) m0 V+ I& C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當時的台灣正是經濟最繁榮的時候,戰爭的危機似乎遙不可及,北京宣布導彈試射時,整個台灣社會的震撼可想而知,隨即,移民潮湧,避風頭。不過,軍事行動並未獲得所預期的效果,李登輝最終連任台灣總統。《中國時報》分析指,經此震撼後,所有人的思維都被迫改變。時任台灣外交部長的錢復指,對台灣最大的警惕是,大陸導彈幾乎可瞄哪裏就打哪裏,台灣必須加緊架構反導彈防禦能力。而美國克林頓採取了些與大陸「配合」的做法,被認為向大陸傾斜的「三不」(即美國不支持台灣獨立;不支持「兩個中國」、「一中一台」;不支持台灣加入任何必須由主權國家參加的國際組織),成為日後美國對台政策的基調。
公仔箱論壇) @# D, R* P! G( c- P( e) J1 h
; @2 v1 C1 L! v" a8 w公仔箱論壇
台海導彈危機後,台美開啟高層對話機制,大陸也開始全方位加強對美國國會的游說以及採購,美國則以此重構其在亞太地區的角色。當時擔任陸委會副主委的蘇起後來總結台海危機帶來的最深遠變化:一是大陸從1995年起軍費飆升;二是台灣內部對大陸產生疏離,台灣認同增加,導致民進黨的崛起和最終執政。
^& j+ ^2 g+ @) q1 o5 |, Z
公仔箱論壇, T* ? Y8 ~; C; k# o
溫哥華星島
歡迎光臨 公仔箱論壇 (http://5.39.217.77:8898/)
Powered by Discuz! 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