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8 g5 i1 L) a/ ]9 ?0 }0 x不要以為我以此為全書的開篇是故作驚人之語,任何一個肯於由外向內地認真反省自身的命運的人, 都會覺得這句話僅僅道出了一個極為簡單而又確定的事實, 只不過人類的本能恐懼使之蒙上了層層的淤積物。然而,不論人類以何等的聰明才智來掩蓋這一簡單的事實, 但是它總會在某種契機的引導下將人的聰明擊得粉碎,並使之戀成白面書生的嘆息。 ) F* R& N- e: {5 Y: ^# o' W . A5 O% y2 x$ b2 w% J客觀規律從不顧及人的主觀願望,或服從,或毀滅,人類別無選擇﹔物理法則總是以冰冷的面孔回敬人類的一腔熱血﹔而人類自身呢?人創造出社會,同時也把一張誰也無法掙脫的網套在自己身上﹔人有理智,但理智所制定的無數的規範、條例、標準、定理則常常將活脫脫的生命納入程式化的教條之中﹔人的物質慾望更每每使人拜倒在金錢與權勢的腳下……那麼,什麼是人之自由?在哪裡、以何種方式才能獲得自由?只要有,即便一瞬,也當以千古鬻之。環顧壁壘森嚴的宇宙,人類常常陷於悲觀絕望之中。而令我驚異的是,人類居然造就了能夠超越一切的一瞬,儘管它神秘而短暫,像夢一般去來無跡。然而,許許多多天才的心靈都將這短短的瞬間視為永恆,視為人類唯一能走向自由的捷徑。* j* F9 r e" ^$ `' I1 B
+ C- R, Q$ {! N# U" @這就是審美。 - C9 Q' w# k3 e' [% ^公仔箱論壇. X. h. Q- ?7 f$ S
孔子是最講究規範的哲人,但他把“游於藝”作為禮治天下的極致,把“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的審美活動視為人生的峰巔境界。老庄反對任何規範,他們所追求的那種內心冥寂、與時而動、與物而化、無所不適的逍遙游,本身就是一種審美的人生,忘懷一切者便超越一切。古希臘人崇尚如醉如狂的酒神,荒山上的縱舞歡歌使他們度過了無數個無憂無慮、完全沉浸的夜晚。尤其是當人類的覺醒發現自我異化之後,更把走向自由的希望寄於審美之中。康德用審美在不可逾越的現象與本體、知性與理性、科學與道德的對立之間架起了通道﹔席勒的一生是追求自由的一生,審美是他的最終歸宿﹔黑格爾循規蹈矩是舉世聞名的,但也不能不承認審美令人解放﹔馬克思認為人類異化的重要標誌之一便是審美能力的喪失,對異化的揚棄便是使人的一切活動都帶有審美的性質——自由選擇、自由的創造和自由的享受。叔本華、尼採、柏格森,弗洛伊德等人也都把審美作為人類沖破一切束縛、獲得心靈自由的精神活動。之所以如此,就在於審美是以情感為核心的全身心的綜合運動,它既是自願的又是能動的,是對人的本質的全面肯定。在審美中,主觀情趣可以超越客觀法則,感性動力可以超越理性教條,精神享受可以超越功利欲求,個體生命可以超越社會壓力。 - a# d8 V% Y, X5.39.217.77:88985.39.217.77:8898) s- L7 |+ i: r0 A
+ r% @& t5 w9 [! d5 ~公仔箱論壇一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7 s' X. y8 {* A. t/ b
! Y- C' J5 i, v5 p$ |公仔箱論壇審美的自由是主觀對客觀的超越。8 I7 E# m5 E; D
公仔箱論壇# r; ~* ?& f3 Q* Y0 u
審美活動必須以每個人的自願為基礎,個人的主觀情趣是選擇客觀對象的標準。工人不能自己選擇機床,農民難以選擇土地,士兵隻能拿到發下的武器,學生只能用規定的教科書……然而,當這些從事不同職業的不同的人進入審美領域之後,卻能獲得根據自己的主觀情趣進行選擇的充分自由。你修養濃厚喜歡“陽春白雪”的高雅,我目不識丁,欣賞“下裡巴人”的通俗﹔你幽默風趣,自然愛看喜劇,我多愁善感,只為悲劇動情﹔你溫柔善良,留連往返於纖巧細膩的江南風光,我魯莽粗獷,一輩子與原始的大草原、戈壁灘為伴﹔你是堂堂男子漢,總是陶醉於長城的崇高之美,我是婷婷弱女子,常常沉浸於飛天式的陰柔之美﹔你已老態龍鐘,我初出茅廬,每每在現代風格中追逐未來的理想﹔你樂觀開朗,崇尚東方式的和諧,我悲觀內向。酷愛怪誕的描寫﹔……在審美中,一切都取決於審美對象的風格與審美主體的情趣有沒有內在的適應性。如果有,無名小卒的作品可以成為某個人的欣賞極致。如果無,第一流名家的代表作也只好另尋主人。也就是說,不是客觀對象規定主觀情趣,而是主觀情趣規定客觀對象。我可以對巴爾扎克的小說不屑一顧,我可以對畢加索的繪畫嗤之以鼻﹔杜甫的偉大無法要求每個讀者都推崇他的詩歌,而低級的審美情趣卻能使毫無深意的傳奇、武打、推理、色情等作品成為暢銷書。一旦人能夠完全按照自己的主觀意願去選擇客觀對象,人便超越了客觀法則,成為自我的主宰。甚至可以說,在審美欣賞活動中,主體審美情趣就是上帝,客觀的審美對象就是上帝的選民。5.39.217.77:88984 ?& l8 m% x/ D( {0 Q
5 G# q: }( G% [8 s% n如果說,審美的自由選擇還只是主觀超越客觀的低級層次的話,那麼,審美的自由再創造就是主觀超越客觀的高級層次了,閱讀一本科學著作,學習一個科學原理,讀者無權用個人的主觀世界去進行再創造,排除個人偏見是進行科學活動的必須前提。無論有多少人去學習幾何學,三角形的內角之和隻能等於一百八十度,任何人也無法改變這一結論。但是在審美活動中,欣賞者有權根據個人的主觀世界去解釋藝術作品,正像藝術家有權按照個人的審美理想去改造客觀的現實生活一樣。一個藝術家決不能被動地模仿客觀現實,他必須用個人的審美趣味、藝術修養和藝術才華去擁抱、改造、升華客觀現實,使藝術品帶有獨特的主觀印跡,對於藝術創作來說,這印跡越鮮明越好,真正的藝術品是不可重復的。同理,一個欣賞者決不能局限於作為客觀對象的藝術品,他必須調動整個心靈,通過審美的再創造達到對藝術品的超越,使欣賞活動成為欣賞者個人的活動。每個人都應該根據自己的經歷、常識、個性、情感傾向,充分發揮想象力,去改造和再造藝術形象。當千百位欣賞者走進同一個美術館、同一個劇場時,客觀的統一空間就會被分割成無數個主觀的個人空間,在這些不同的空間中所產生的藝術形象決不會雷同。世界上只有一幅《蒙娜麗莎》,但是,她那迷人的微笑卻能在欣賞者的再創造中染上千姿百態度色調,甜蜜的、明朗的、羞澀的、神秘的,甚至可能是憂郁的。因此,欣賞活動所形成的審美意象,已不再是客觀的藝術形象了,而是欣賞者再創造出的心象。有多少不同類型的欣賞者,就有多少不同類型的林黛玉。而一旦人能夠用自我去再創造客觀對象時,主體的心靈就能得到充分的自由享受。+ a. K' u8 x( T& K9 w
5 e5 W; s8 n. a+ f( y6 a) m同時,在理智所主宰的科學活動涉足的地方,到處都是欄柵,到處都是界限,一切都被劃分到互相對立的領域中。客觀現實與主觀經驗之間、人與自然之間、有機物與無機物之間、生命與非生命之間……其判別涇渭分明,人類的生活完全按照現實的空間和時間進行。這種分別雖然加深了人對自然規律的認識,增強了人對環境的適應能力,但是,由於科學與理智所肯定的僅僅是客觀的、物理的真實,所以,人類生命的內在真實,人類追求的天人合一的理想卻被無情地否定了。因此,人類就不能不在審美活動中重新尋回推動了的心靈和人與宇宙的和諧。在審美中,人類不必拘泥於幾何學中用點、線、面所固定的空間位置,不必遵守數學中精確的數字和時間,不必顧及物理學所証明的真實,不必相信化學對各種物質的分子結構的分析,更不必服從哲學所規定的主觀與客觀,人與非人的區別。在審美中,所有的對立都溶解了,所有的界限都消失了,精確的事物變得飄忽不定、神秘莫測,無生命的物理世界成為人的生命的象征,靈活的、跳躍的、不間斷的意識流和心理時空代替了僵死了、固定的現實秩序和物理時空。“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人的心靈在一瞬間的顫動就能夠包容宇宙,縱貫古今。一塊堅硬的冰冷的石頭就是一次意志的勃發,一彎曉月就是一縷或恬靜或哀怨的思緒,客觀自然因審美的觀照而成為主觀經驗的對立物,那些被理智否定了的錯覺和幻覺,又因情感的放射而獲得了真實的品格。來吧,荒唐的夢,你是從人類心靈的最深處透出的晨曦﹔飛吧,自由的想象,你負載著人類走向無限的理想﹔泛濫吧,大海般的情感,你將裹挾著人的一切,去沖決理智所設置的堤壩。作者: felicity2010 時間: 2012-6-21 02:35 AM
9 z1 w* B; p9 _0 y公仔箱論壇三! J5 |! a9 d+ e) E) V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m2 \4 g: g. m, [. R, L
1 s# ?% {+ D1 x: A3 r$ r5.39.217.77:8898審美是精神享受對功利欲求的超越。公仔箱論壇, c' f% J. C/ V7 W: P
# f# G2 G. n3 b8 k: ]. m) _2 Z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6 W9 z. q6 U, W, `1 B) _$ N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人是在多樣化的動機的推動下不斷地向上追求的生物。任何動機的實現對於人來說都是一種滿足,一種享受。同時,由於人又是能夠意識到自身的內在需求的社會生物,自我意識賦予了人以豐富的精神生活,社會給予了人以複雜的關係。因此,人不同於動物,當生理的、物質的、實用的需要滿足後,人的生命便指向社會的、心理的、精神的、甚至是超實用的追求。現代心理學把人類的需求劃分為三大類:生理需要,包括衣食住行和安全,這是人最基本的生活動機﹔社會需要,包括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和尊重(權力、地位和名譽等),這是人的自我擴張的動機﹔精神需要,包括求知、理解和審美。與對這些需要的追求及其滿足相關,人在各種不同的層次中進行著自我完成或自我實現。置身於大沙漠的旅人會把一片綠蔭、一窪清水視為宇宙的極致,瀕於餓死的乞丐會將一片面包當作上帝,被性慾之火烤灼得不堪忍受的獨身者會把一位無比醜陋的異性視為王子或公主,一個迷失於暴風雨中的過客會把破爛的茅草棚當作宮殿。而政治家的理想是權力和地位,哲學家的追求是宇宙和人生的法則,宗教徒的生命獻給了上帝,科學家的滿足是自然規律的發現,企業家每天都在想著產品和利潤,藝術家的最高享受是探索人的心靈。以上種種需求,都會成為的生活動機,動機的實現又都是人的自我完成,但是,由於動機所處的層次不同,自我實現的質量也就不同,凡是與生理的、物質的需求相關的都是動機的低級層次,而與社會的,心理的,精神的需求相關的動機屬於高級層次。同時,人的動機又可以分成實用的或功利的,和非實用的或超功利的。無論是低級層次上的動機,還是高級層次上的動機,都能在相互的交叉中互相浸透。對他人的需要可能是出於相互利用的動機,也可能是出於肝膽相照的情誼﹔對異性的需求可能只是為了性慾的滿足,也可能是對美好感情的向往﹔求知慾中既可以有造福於人類的動機,也可以是狹隘的自私自利﹔權力慾中既可能潛含著瘋狂膨脹的野心,也可能是為民族的振興,人類的和平……但是,不論各種動機怎樣交叉,也不論是高級的還是低級的,在人類複雜的慾求中,除了審美需要之外,其他的慾求都難逃脫實用的或功利的目的。雖然功利心推動著人去追求、去探索、去行動、去冒險,但是,人又常常被功利心所束縛,成為物質的奴隸,金錢的信徒和權力犧牲品,從而使人的本質發生異化。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8 E, W; V; U* q
6 k6 X" L+ a4 V: i+ ], `5.39.217.77:8898這就是庄子之所以堅決否定人的功利慾求,提倡不為物役的人生觀的原因所在,也是席勒、黑格爾、馬克思等人否定金錢關係的原因之一。只有在審美中,人類才能在一段短暫的時間裡,視功名富貴如浮雲,徹底擺脫各種功利慾求對人的束縛,自由地來往於一個純淨的精神世界中。! H* U% m* F+ C O 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