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428的街头上,我遇见净选盟妈妈,还有其他妈妈。她们走上街头,动机很清楚:为了孩子,为了下一代。净选盟妈妈当初在面子书的号召,很快就获得回响与肯定。除了干净选举八大诉求之外,“母亲”这个身份获得很多人的赞许与认同,也是关键原因之一。妈妈们在街头展现的活力与毅力,看似从私领域不留痕迹地跨过公领域,然而若从她们分享的故事,就可以知道这个跨越是经过启蒙、挣扎与冲突的。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y+ \! n w5 ^. t, N, W 从私领域出走tvb now,tvbnow,bttvb6 X4 ~" J* u; }
从私领域出走,参与公领域的政治行动,一则显示妈妈们走上街头不是那么容易的;另则也透露公/私领域的划分依然是现在性别分工与角色期待的主张,所以私领域的“母亲”在公领域场域的少有的现身,松动了人们已经内化了的公/私领域的界限与想象,令人印象深刻与惊艳。 # B: Z5 @ I% e说得更直白点,妈妈的“职责”是在家买菜洗衣扫地煮饭顾小孩,怎么有时闲“不务正业”上街头呢?公领域总是象征男性、强壮、理性的场域;女性、柔弱与非理性是私领域的范畴,而且私领域绝对不是国家大事。男性处在公领域高谈阔论,是理所当然的;反观女性的现身,会引人侧目。5.39.217.77:8898 E# P' y. N7 y6 m; P
当中有些妈妈也遭到家人的反对或被阻止上街头,原因不外乎是“你身为母亲,不应该乱参加”。这句话的背后更多没说出来的预设:第一街头是危险的,女人比男人更容易遭遇危险,因为缺乏应对能力;第二女人被预设是不关心政治、不参与公共,所以还是乖乖待在家里;第三女人是母亲,职责是养育照顾,而不是拉布条喊口号;第四女人有小孩,所以避免带坏小孩,不可满街跑。公仔箱論壇1 j4 ?: g! ^/ p* i
要反转这种僵化的公/私领域区隔的逻辑,就是要跨界,而这时净选盟妈妈或更多的妈妈走上街头冲破界线的示范。“母亲”身份政治化了,某个程度颠覆公/私领域的分界。5.39.217.77:88980 L! n" S7 ~* [6 y 上面书的妈妈9 t) [" a, w% m/ ~1 D+ n+ g
在未走上街头以前,许多妈妈不会宣称自己是“爱国”,反而表达“爱孩子”的心情是较自然与坦荡的。从“爱孩子”延伸至对环境、国家与社会时事的关注,经历过信息“再社会化”的过程。其中,网络与面子书扮演关键的中介。5.39.217.77:8898& u: T4 Z( [4 N( Q- R( H, e
搭上面子书的世代,涵盖1970至90年代出生的人,当中1970、80年代的许多已经拥有下一代。原本已经拥有上网接触信息技能的人,在当了爸爸妈妈以后,因为小孩的关系,开始催化具体行动的实践力量。原本没接触面子书的1950、60年代的爸妈,也为了与小孩更亲近,开始主动或半强迫下学习使用/接触面子书。信息的接收与传播,让公民意识与政治有感的植入成了可能。公仔箱論壇( B$ P! K5 Z4 f& R5 w. Y
对“家庭主妇”的刻板印象,会限于她是爱八卦的三姑六婆,国家大事、政治议题一窍不通,而且还是不会上网的“师奶”形象。微妙的是,这次许多妈妈们上面子书、用部落格,有者甚至独自带着小孩上街头;反观,爸爸因工作而缺席,或者因较少接触到多元信息而反对妈妈上街头。公仔箱論壇( F/ R, h6 O1 f8 r. n. 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