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_6 ^/ [9 a z0 T2 z* c有說新政府總部和立法會大樓就是為了香港市民而「度身訂做」的。那麼,這組外表頗為尊貴的建築到底為何而建?為誰而建?無論大家的答案是什麼,在沒有真正、全面普選之前,所謂「門常開」只是個笑話,再偉大也根本未能回應還政於民的期望。因為特首曾蔭權貪腐醜聞風波,令「高薪養廉」的神話不攻自破。多謝李國能大法官主持的委員會,大家終於把焦點放回制度上。Sandel的討論也特別提醒我們,制度不止涉及法律規章,更要讓社會關注制度存在的「公共目的」和它必須守護的價值觀。 % t1 d3 P" Y: P2 Q& _1 r5 F( i公仔箱論壇% U6 @' l. K/ @& u" I( p" }' x
Sandel不會為「公共目的」的具體內容定奪,認為政界必須多作辯論,尋找「我們想要的良好社會」。反過來說,政治和社會制度的變質敗壞,其實是由於政界疏忽親手造成。在日漸兩極化和鼓譟的政圈氣氛中,所謂中間進步的工作愈來愈不起眼。當權者樂於趁機加深市民接受現狀、抗拒改變的無助感。說老實話,講「穩定和諧」的人,不一定同時在追求民主、自由和公義的。擁抱專制的政客所指的「穩定和諧」是一種製造順民的心戰手段。與此同時,抗爭舉動本身縱有自足的意義和價值,不時達到「搶眼球」的效果,求變者依然要致力為整體社會轉變探討出路,帶來希望。 # y, A+ b1 _" }4 @. A5 I: A. u5.39.217.77:8898, o% a2 J# k3 Z- t
5.39.217.77:88988 _$ Q: ~1 F" \6 N 作者是浸會大學政治及國際關係學系副教授5.39.217.77:8898! a0 @7 B& c; m
◆延伸閱讀( s# F9 Q2 D/ [4 f
/ s1 h# Y! p" T& Q0 A& O) E公仔箱論壇tvb now,tvbnow,bttvb3 R$ W7 L3 Y$ ]5 {& _6 S W
Michael J. Sandel, What Money Can't Buy: The Moral Limits of Markets, 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