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標題: [時事討論] 官媒發文悼耀邦,釋改革派意願? [打印本頁]

作者: qqonqq    時間: 2012-4-5 07:55 AM     標題: 官媒發文悼耀邦,釋改革派意願?

中新網4月3日發表了《胡耀邦墓前清明祭》的報道文章,記者親至江西共青城胡耀邦墓前憑弔這位前中共總書記,籍民眾心聲強調胡耀邦執政理念“利在天下”,並指胡耀邦為“民族脊樑”,文中舉出一串數字,即在胡耀邦逝世的23年間,胡耀邦陵園先後接待過80多位黨和國家領導人、200多位省部級官員前來祭奠。暗指胡耀邦在中共黨內受到一部分人士的推崇和擁戴。公仔箱論壇9 u2 G/ e* M( y/ Z% i+ D1 {$ g
5.39.217.77:8898: r8 F1 m$ k7 k: b
胡耀邦在1982年9月至1987年7月間,擔任中共總書記,在改革開放初期致力於平反冤假錯案和反對中共“整人”,主張文化思想解放和鼓勵公民表達獨立思想。1986年底中國爆發學潮,據胡耀邦三子胡德華向媒體披露,胡耀邦當時認為應該讓學生充分表達訴求:“我爸說對於學潮你不能鎮壓得講理啊,得聽他們說什麼,然後亮我們的觀點,鄧小平說那不行,這是自由化。”由此引發鄧小平對胡耀邦的不滿,1987年中共當局指他“反自由化不利”,胡耀邦被迫辭去總書記。1989年4月15日,胡耀邦逝世,骨灰按其遺願安放在江西共青城。2 {0 q6 C8 _) k/ q

; F; b' Z% t. O' g8 ~: y胡耀邦逝世翌日,北京各高校出現借悼念胡耀邦而直指鄧小平等的“老人政治”、“貪污腐敗”大字報,隨後發展成“八九民運”,“六四事件”后,中國官方對胡耀邦一直諱莫如深,鮮少在官媒上高調評價,包括目前的歷史教科書等也缺失胡耀邦的內容。中新社這篇文章現於網絡后,網民反響熱烈,有社會學者和媒體等認為,這也是近期中共當局釋放的又一個強烈的改革信號。5 w3 t6 l  W7 P7 z4 M1 q/ Q

% E& I- `4 @1 |4 htvb now,tvbnow,bttvb“以此看不出中共改革的風向”tvb now,tvbnow,bttvb# _& f: l1 S  C$ V/ ?3 c& T% m% @- [

! p' U6 i' A% \8 i胡耀邦生前曾言:“我這輩子有兩個沒有想到,一個是沒有想到被放在這麼高的位置上;一個是沒有想到我在退下來以後還有這麼好的名聲。”公仔箱論壇$ y0 }% y; f6 G

4 o" K1 h  V+ j8 }早前胡耀邦之子胡德華接受香港陽光衛視採訪時,直言父親的執政是為救民,而鄧小平所為是為救黨。在德國之聲電話聯繫胡德華時,他表示並未在這個清明節專門至江西共青城掃墓,因為每到這個時節,很多百姓都紛至沓來進行自發的紀念,對一個政治人物來說,百姓的評定才是其政績的標尺。但他表示不方便在電話中發表對中國官媒此舉的評論。公仔箱論壇; E" U8 P$ ~' U  Y: Q
tvb now,tvbnow,bttvb6 ^, j3 h- f6 Z: E
香港新世紀出版社負責人鮑朴表示,從近日媒體盛傳的趙紫陽解禁到關於胡耀邦的悼念文章,更多的則是媒體的解讀,他近日發現,在主要的網絡社區,關於趙紫陽的內容一經發出即被刪除,透過這些,他並不認為中共有任何改變的跡象:“以此看風向是不行的。”
+ z$ P/ W" ?, A  A- ^公仔箱論壇
7 f$ F4 F) G3 _+ c; c; O( w3 E5.39.217.77:8898“是當局中一部分人發出的信號”
# @- w4 W* i6 X7 U4 \
% @' _) M" D5 B+ S0 E$ D# C5.39.217.77:8898早在2010年4月,在胡耀邦逝世21周年時,《人民日報》曾發表文章,其中引用溫家寶對胡耀邦的評價“我親身感受着耀邦同志密切聯繫群眾、關心群眾疾苦的優良作風和大公無私、光明磊落的高尚品德。”,近日溫家寶在兩會後的記者會和隨後的多個會議上,都大談政改和體制及經濟改革。
/ f$ b! l3 p$ l3 D9 r  m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g) S0 }+ \& r$ x* k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旅居美國的民主人士胡平認為,中新社的文章其深意在於,如果沒有中共高層的允許,這樣的文章尚不能發出;但發出的這篇文章恰恰釋放的是中共內部一部分改革派的願望,而這並不代表能真正啟動改革。
8 u# r% s: R$ m. Qtvb now,tvbnow,bttvbtvb now,tvbnow,bttvb  Q/ s5 L  |& a6 a" H9 _: s5 K
“是當局中一部分人發出的信號,如果整個當局想改革,直接說直接做就是了,凡是借題發揮、用間接的方式表達訴求的,應該是當局中有一定地位才可能以這種方式,在官方媒體上發出聲音;另一方面在中共內部他們處於相對的弱勢,所以不能直截了當的說,現在確實是有人想推行政治改革,但他們處於弱勢無法真正推動。”
. z+ s8 P9 q, R7 }5 [+ k( O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j* @  q0 W* i) z" Y/ T
胡平也指中共改革的起點應該回到上世紀八十年代,就如胡德華談胡耀邦所言時提到的“為民”,但此觀點在目前的當權派中不佔主流,現時中共當局經過對“八九民運”的政治鎮壓、及幾十年間利益集團在經濟上壟斷利益,已經使中共缺少民眾基礎,錯失了上世紀八十年代的改革良機,現階段的改革就必須要觸動中共整體性利益,這些都使改革幾無可能。因此“悼念胡耀邦者”的改革心愿難酬。




歡迎光臨 公仔箱論壇 (http://5.39.217.77:8898/) Powered by Discuz! 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