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標題: 社保其实就是庞氏骗局 [打印本頁]

作者: bw201020    時間: 2012-3-8 03:32 PM     標題: 社保其实就是庞氏骗局

本帖最後由 bw201020 於 2012-3-8 03:41 PM 編輯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2 F. t. ~; `  L. c7 T) T

8 G7 P. t+ x; Y0 }, w

社保其实就是庞氏骗局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8 A6 R% r
Related News  543億龐氏騙案主腦罪成  (http://58.64.234.62:8888/thread-1952868-1-1.html )
* \1 f5 z" ?; g6 J5 O公仔箱論壇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F1 |' o: A1 c1 Q$ {
【原文首发于《投资者报》,作者为经济学家“端宏斌”。】- H& v8 t- [) c7 y  ^9 ?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q! h/ O4 w# ?8 F

在各地方的“十二五”规划中,有29个省份提出实现居民收入增速与经济增速同步。如何保证居民实现收入增长,将成为收入分配改革的关键。如果我们把整个经济看作是一个蛋糕的话,做大蛋糕是一方面,但更重要的是如何公平地切蛋糕。我们来看看最近几年蛋糕是怎么切的。


6 o9 x1 G7 \! ~+ O" B/ A5 q- K1 Q

2010年全国财政收入8.3万亿,比上年增21.3%,这个增幅接近GDP增幅的一倍。国土部数据显示,2010年全国卖地收入2.7万亿,同比增70.4%。


9 B9 U5 J5 r! m: k/ Q0 J
; X/ }) s% O/ I1 X. ctvb now,tvbnow,bttvb

接着来看看居民的情况,中国2010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分别只增长9.7%和8.9%,这两个数字同政府财政收入和卖地收入相比可以视为空气。2010年,全国五项社会保险基金总支出14810.9亿,这个数字刚好等于2010年财政收入的增幅——政府收入的增长就足以全部覆盖中国的社保总支出。去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万亿,只占GDP的37.5%——中国人大部分的劳动成果,实际上都没被大部分人享受。


# }) X7 w  M+ `8 b5.39.217.77:8898) ], Y* {. g9 x3 {: ^( t

全国总工会的一项调查显示,23.4%的职工5年未增加工资。当年日本在高速发展期的时候也遇到了相同的问题,因此日本政府在上世纪60年代初曾实施过“国民收入倍增计划”,1967年日本提前完成翻一番的目标,实际国民收入增加了一倍。有鉴于此,人社部拟定了一个中国版的国民收入倍增计划,预期年均增长15%,五年翻番。收入倍增本是好事,可是却遇到了不少反对声,反方意见认为,政府其实无法控制私营企业的薪酬——能控制的只有公务员工资,为了达到年均增长15%的目标只能给公务员大幅加薪,以此来完成任务,多数人的工资只是“被增长”而已,这只会扩大贫富差距。

公仔箱論壇7 M( L+ B8 }% {# W1 q: n
公仔箱論壇/ c3 }& |3 e" [

政府希望企业给员工加薪,但是企业考虑的是用工成本,如果能既不增加企业用工成本,又能增加职工收入,那么相信没有哪个企业会抵制。事实上,企业用工成本与职工可支配收入是两码事,其中蕴含着令人吃惊的“剪刀差”,这也正是中国人赋税水平高企的体现。以一位在沪白领为例,税前收入5000元,实际到卡的每月3910元,可是企业的支出却是7200元,因为企业还要承担四金的大头。3910元与7200元之间有着3290元的差异,假如这部分蛋糕全部给员工,那么他的可支配收入瞬间就能增长84%,与此同时企业用工成本保持不变。

5.39.217.77:88988 I. q# @6 s" l4 j
- f/ ~1 M3 C6 G  J! R7 p; P% n& l

可是现在这块蛋糕给谁了呢?3290元之中,有2200元交了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有经济学家戏称,所谓的社会保险其实就是一个“庞氏骗局”,即下家交了钱给上家用,必须要找到更多的下家,整套系统才能维持下去,否则就会崩溃。

- ^* V) j% _; h, e
公仔箱論壇4 W7 P) U) ?' R& M) F: x3 \

这回我们搞清楚事情的真相了:政府的财政收入是政府的,别人动不得;国企的利润是国企的,别人也动不得;老百姓的养老金就需要老百姓自己来负责了。那些退休老人已经干了一辈子革命,目前养他们的钱都是从他们的儿孙辈每个月的工资里扣除。那些忧伤的年轻人,福利还没享受到,却承担了最高的隐形税赋,而随着社会老龄化的到来,等你老了之后,未来还有多少年轻人能缴纳足够的养老金呢?

2 B7 b) d" ^# {- @8 O

其实国民收入倍增的方法非常简单,政府的财政收入兜底社保支出,同时国企上缴20%的利润给社保基金并提高社保覆盖面,在职员工则大幅降低社保负担,节余出来的蛋糕直接发放给职工,由于企业并不增加负担因此必然会支持。但是,这有可能会实现吗?


# S6 q: ^2 B% g. s9 n. Z5.39.217.77:8898

7 f; G: c) R6 N8 rtvb now,tvbnow,bttvb

名词解释:


- p8 v# x6 t. M+ U/ U7 C% w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庞氏骗局(Ponzi Scheme):是指骗人向虚设的企业投资,以后来投资者的钱作为快速盈利付给最初投资者以诱使更多人上当。庞氏骗局是一种最古老和最常见的投资诈骗,是金字塔骗局的变体。

5.39.217.77:8898' T/ L* `( p9 ?" T3 v4 T3 Y

1917年,查尔斯·庞齐(Charles Ponzi)注意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给各国的经济带来的混乱。他移居波士顿开设了一家“证券交易公司”,向外宣称该公司将从西班牙购入法、德两国的国际回邮优待券,加上一定的利润转手以美元卖给美国邮政局,以此赚取美元与战后货币严重贬值的法德两国货币的“价差”。事实上这个计划根本赚不到钱,但还是有些人冲着一个半月内能获得50%的回报率去尝试投资,让那些初期投资者狂喜的是,他们如期获得了红利。因为庞齐把新投资者的钱作为快速盈利付给最初投资的人。由于获得了难以置信的赢利,这一 “消息”大范围扩散开去,庞齐在几个月内吸引了数万名投资者,累积获得投资超过1500万美元。后来当波士顿媒体的报道造成新投资者对公司的质疑和观望,使公司没有新的资金来源去支付先期投资者的利息时,庞齐关掉店门,带着约4万名投资人的毕生积蓄逃之夭夭。后人称之为“庞氏骗局”。(via:MBA智库百科)

公仔箱論壇8 `5 H7 F2 t$ m5 q6 c# r3 V6 V1 {

作者: kschow    時間: 2012-3-8 03:41 PM

社保,有史以來最大的龐氏騙局--這是1976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米爾頓·弗里德曼於1999年11 月在《紐約時報》上發表的著作,後經胡佛研究所(Hoover Institution)略作編輯收錄在《弗里德曼精選文集》(《The Essence of Friedman》)中,原題目是《Social Security Chimeras》(《社會保障制度幻想》),編輯後的題目是《Social Security:The Biggest PonziScheme on Earth》。tvb now,tvbnow,bttvb6 b. L8 B& e0 y( M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Z7 f! J+ s1 L9 t
1995年,經濟學家馬丁·費爾德斯坦在《公眾利益》上發表的一篇文章裡寫到強制參與的理由有兩個:“首先,某些人太過短視以致不懂為其退休生活作打算,其次,專為老人而設的入息審查救助計劃可能會間接鼓勵某些低收入人士故意不為其退休生活作準備,原因是他們知道將能受惠於入息審查救助金。”6 }$ P9 m6 ]2 X* W9 T
% [9 F: |! P0 w& `2 p/ w
第一條理由中體現出的家長式作派以及第二條理由中列舉的關於依賴性的極端例子都是一樣沒說服力的。更重要的是,費爾德斯坦教授甚至沒有提及強制性計劃中明顯的不公正性。+ y: x  U, N  n1 L

+ W* f; Y  G9 ~8 X* T2 n# M最明顯例子就是預期壽命較短、收入來源有限的愛滋病患者,如果還要求他們把收入中相當大的一部分累積起來,那最後累積出來的必然都是對他們來說毫無價值的資產。
; p! ~- m. w' u(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5.39.217.77:8898- M. e' a  ^7 C( c* W* _9 C
更普遍點來看,一個人究竟將其收入中多大的部分存起來作退休之用才是合理的,這完全取決於此人的生活狀況與價值觀。為所有人定下一個參與社會保障體系的最低比例,和為他們定下花費於住宿或者交通的最低比例一樣,都是極不合理的。我們的普遍假設是,個人對如何支配其擁有的資源最有發言權。費爾德斯坦先生則只是簡單聲稱,在某些特定情況下,政府比個人能作出更好的判斷。. x8 t; a9 @1 p" {2 }4 \6 j
tvb now,tvbnow,bttvb# \9 F1 r5 k: C
1964年,Barry Goldwater曾因建議自願參與社會保障體系而備受責難。我那時認為這是個好主意,我現在還這麼認為。為了避免“某些低收入人士故意不為其退休生活作準備”這種情況出現,而要求人們百分百遵從政府預設的條條框框,這種想法是站不住腳的。我倒認為,在一個自願參與的體系裡,因為遭受不幸而需要救助的老人將遠多於那些因為輕率無知而需救助的人以及那些蓄意等待救助的人。
5 m/ [. D4 x$ ]5.39.217.77:8898
2 |1 F, x1 q$ `! h& \( d4 [tvb now,tvbnow,bttvb對於將現有體系轉化為自願參與體系政治可行性,我不抱任何幻想;原有體制衍生出來的現狀和既得利益集團專制而且過分強大。不過我相信,由於大家正更多地關注基本面而不是僅僅著眼於私有化過程的細枝末節,有關私有化社會保障體系的持續討論將會受益於此。
作者: darke    時間: 2012-3-8 05:54 PM

支持。。。其实只要冷静计算下就知道。。




歡迎光臨 公仔箱論壇 (http://5.39.217.77:8898/) Powered by Discuz! 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