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某种程度上,宗教和宗教信仰都有一些经济效能和商业价值。宗教节期对社会文化和经济都会带来附属性的刺激功能。然而在这一切的背后仍然必要有其信仰理念的支柱。不然信仰就会趋向商业化,其结局必然是商业化后所造成的竞争恶斗和社会的瓦解。这么一来,圣职人员也自然成了市僧神棍,专门招摇撞骗,事奉肚腹,不事奉真神了。/ r: F1 V, a! s* m3 Z) p9 m
当人找到神,认识真理时,人才找到了自己。人的自己只能在神和真理面前得着肯定和成全。世界多少文豪在未能得着自我肯定的状态下,寻短见、将自己“了结”了。其实,人若未遇见神怎能遇见自己?信仰把人带到神面前,也借着道的启示把神带了给人,让人可在活人之地看到神的恩惠而欢呼喜乐。这一切的一切虽是抽象,但竟是真切的以超具体、超现实的能力,让人因着真神和真理的接连得着肯定,得着成全。信仰的回归让人认识生命的真、让人可以脱离具体物质的困扰和困圄,确定自我的超越,回归自我。 / V7 E5 c4 N' C0 m" a) Q, n; x5.39.217.77:8898 3 g. r E3 S" q: G( t' Z, K w
七、结论 L4 r5 V x- [! |' ^2 q8 L
看看近日教会和信徒的信仰生活,曾几何时我们竟然从对神的信仰的真知识走向具体验证性的知识,而慢慢的拋弃了心灵的真实。我们何其向往物质的浮光掠影,只要对自己的现况有利可图,竟然可以对真理存着一知半解的心,对圣经真理的内容也不再追求深入的理解。真道的精神实质,真理的内容精实,最多也只是诵其文而不思其义了。我们对个人见证、灵历独见、神迹异能、实际效果更贴切,更有兴趣。 + P: _$ Y2 k* x1 Z* p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若信仰真是如本文开头所述,是人最最高的理念委身,那么身为万物之灵的人何必委身于短暂的物质和具体的虚谎,为求生存和生活需要折腰断魂。其实,信仰和信仰理念的价值就在于有信仰的人如何借着信仰,超越物质和世俗界的困圄和极限去窥探那永存和永恒真理的奥秘。对基督徒来说,这奥秘既然在基督里显明了出来,我们即应一心一意,死心塌地的跟随祂,信靠祂,因为我今在肉身活着,是因信神的儿子耶稣基督而活。祂是爱我,为我舍己。(加二20)9 u A0 H E) N( e- I7 z
只有这种的信仰才会防止信仰理念的沦落,也只有在全能者的保守下我们才不至沦为餬口饱腹吃教的人和市僧神棍。让我们急速回归真神,回归真道,找到真我! 6 @, `1 C* b+ N+ u! l- y, z$ N9 Utvb now,tvbnow,bttvb 公仔箱論壇! j1 W9 W+ l1 m p5 L
二○○七年正月一日、香港机场、回美途中。
% e Y& b; x: v& Z- O$ B6 m7 J[1] Dematerialization 一词一般都译为去物质化,笔者认为“去”字在此未能表达原来意义,故取用“贬”字。因为 de 是指减少,不是去除。贬物质就是指人的思想把和那些物质戚戚相连的“观念” 慢慢的在思维过程中转变为"概念", 又慢慢的远离或贬离物质和形象,再将思维中的概念提升到纯抽象的理念里去。那时,思想越不再和物质接连,理念就越纯而成了纯真的理念了。因为贬物质这词少人用,故笔者在此第一次用时,特加了“或去物质”这些注明。但以后就都一概用“贬物质”。希望读者明鉴,更希望日后学术界能提出高见或可采用。5.39.217.77:88989 N9 _: o( M) C/ c9 C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