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標題: [時事討論] Raghuram Rajan: 一個危機,兩種解讀 [打印本頁]

作者: felicity2010    時間: 2012-1-31 08:03 AM     標題: Raghuram Rajan: 一個危機,兩種解讀

Raghuram Rajan: 一個危機,兩種解讀) k+ J' t+ L) m9 G

1 q1 \; X2 n0 H% f% X9 stvb now,tvbnow,bttvb
5.39.217.77:88981 J: F% T$ Q' R+ c/ T
[attach]1577134[/attach]
# q$ U* b" J: o) H* qtvb now,tvbnow,bttvb

, r( g0 f# D0 D  A, ?& ptvb now,tvbnow,bttvb
3 d7 Z+ Q5 Q) U2 O: T9 Z! q4 U) f5.39.217.77:8898
% q1 I! o  G2 E( x2 ]9 a3 G% n- `0 A# N8 h
芝加哥—世界發達民主國家陷入了危機,關於什麼是危機的源頭以及如何補救,出現了兩種相互對立的聲音。第一種為人所熟知的診斷是需求因為危機前積累的高債務而崩潰。最具支出傾向的家庭(以及國家)再也無法借到錢了。為了重振增長,必須鼓勵其他家庭和國家來支出——仍然能夠借錢的政府應該擴大赤字,同時極低的利率應該阻止節約的家庭繼續儲蓄。5 Z3 k# H; u) P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A3 j" c; c( Q/ L- e. x$ a
這種觀點認為,粗獷的預算是一種美德,至少在短期看是如此。從中期看,只要增長能夠得到提振,債務就能活得償付,而金融部門得到了抑制,因此不會在世界上掀起另一場危機。
, {/ h& [4 D( G- z1 D5.39.217.77:8898
公仔箱論壇) c$ j/ Q7 ^: I
這種觀點是標准的凱恩斯主義,只是根據債務危機做了些許修正。該觀點受到了大部分政府官員、中央銀行和華爾街經濟學家的支持,已無需再贅述了。其優點在於向決策者明確指出了行動方向,還給出了符合政治周期的預期回報。不幸的是,盡管已經實施了刺激措施,但增長仍然疲軟,而且,從短期看,要找到給力的新支出之源越來越困難了。
8 O  ]; I! A6 q( Z/ {5 S
公仔箱論壇2 J& r6 E$ u: P* t' U: R  Q
於是,人們的目光開始轉移到第二種觀點。這種觀點認為,發達經濟體通過生產有用的東西獲得增長的基本能力下滑已經持續了數十年之久了,其特征便是用債務來支撐支出。更多的同類支出無法給這些國家帶來可持續的增長。相反,它們必須改善增長環境。公仔箱論壇% j- F4 D9 ~. |% P5 u
5.39.217.77:8898. J4 S" J; b4 o" R6 w# p' Z9 Y
第二種觀點的著眼點始於20世紀五六十年代,當時正是西方和日本的高速增長期。幾大因素——包括戰後重建、20世紀30年代保護主義風潮過去之後的貿易復興、電力、運輸和跨國通信方面的新技術,以及教育程度的改善——推動了長期繁榮。但是,泰勒·柯萬(Tyler Cowen)在其《大停滯》(The Great Stagnation)一書中指出,這些“低處的果實”被摘取殆盡後,進入20世紀70年代以來,提振增長就變得日益困難了。
: J4 w& C1 j: K& o+ I9 c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8 s6 g9 o& e: Mtvb now,tvbnow,bttvb與此同時,沃爾夫岡·斯特裡克(Wolfgang Streeck)在《新左翼評論》(New Left Review)中雄辯地寫道,民主政府在20世紀60年代面臨著看似永遠光明的創新和增長前景,因此大踏步地進入了福利國家的行列。但是,當增長開始放緩時,這意味著政府支出的膨脹(盡管此時其創收資源出現了萎縮)。在一定的時間裡,央行承擔起了支出的重任。由此產生的高通脹引起了廣泛的不滿,特別是在增長不見提振的情況下。人們對凱恩斯主義刺激的信任度下降了,儘管高通脹確實降低了公債水平。9 u+ K4 S8 X1 O
% k0 `! @+ t7 B' o5 h
此後,央行開始將穩定的低通脹作為其首要目標,並越來越獨立於行政。但政府的赤字支出並沒有放慢腳步,發達國家公債水平佔GDP的比例從20世紀70年代末開始穩步攀升,這一次不再有通脹來幫它們拉低債務的真實價值了。
/ u0 B0 V$ L1 E0 ?8 l4 V5.39.217.77:8898! [5 V+ V. ^& n( P% Y' u
美國從吉米·卡特任期后半段和羅納德·裡根任期內開始認識到需要尋找新的增長源,並對產業和金融部門實施了去監管化,與此同時,撒切爾夫人在英國也採取了相似的動作。多年來,這些國家的生產率有了顯著提高,受此影響,歐洲大陸國家也採取了改革(大多由歐洲委員會推動)。" \9 S: P4 W1 C- P" f2 Z' W
" n6 ~! E! _# ^0 i7 i
但由於此前政府承諾了過於慷慨的醫療和養老承諾,如此增長仍舊顯得力不從心,而預期壽命的增加和出生率的下降使得政府愈加不堪重負了。公債水平繼續增加。而教育程度適中的中產階級在去監管化帶來的增長中並沒有獲得好處(盡管作為消費者,他們獲益良多)。
. P8 `# C3 I4 ztvb now,tvbnow,bttvb
: d, Q) y, ^) q: r, W$ e
發達經濟體瘋狂尋找增長的最新階段,各國可謂八仙過海各顯神通。在有的國家(以美國為甚),私人部門的信貸繁榮為低技能行業(如建筑業)帶來了大量工作崗位,而居民則通過以價值高估的房地產作抵押,借錢來維持消費繁榮。在其他國家(如希臘以及西班牙和意大利的部分地區),政府領導的招工潮為教育程度不高者提供了就業保障。
: O0 @, L" ~' z. V% X& P3 K' _2 L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v/ G7 t- u+ |) Z: b3 ]+ k/ |在這一“基本面”觀點看來,發達國家的危機前GDP增長是不可持續的,是用借貸和非生產性冗余工作崗位堆出來的。“借”來的繁榮——即凱恩斯模式——可以造成一種常態幻覺,在深度危機襲來後可以起到平息恐慌的作用,但絕非基本增長問題的解決辦法。
+ h+ [1 x8 }( [' ]0 {5 _' a5 b# s
$ k0 J* A  G3 M公仔箱論壇如果這一診斷正確,那麼發達國家就需要將注意力集中於重塑中期創新和生產率增長,同時根據收入能力重新定義福利承諾,在短期則致力於減輕真正赤貧者的痛苦。比如,南歐國家的增長潛力或許在於放鬆服務部門的監管、減少就業保護以為丟掉工作的政府員工和失業青年創造更多的私人部門工作崗位。tvb now,tvbnow,bttvb: a+ [8 s1 u/ O, \# [

/ O7 \3 _" r3 Y. ?* ?在美國,當務之急是改善潛在工作崗位和工人技能之間的匹配度。個人要比政府更清楚知道他們需要什麼,並據此行動。比如,大量婦女正在脫離低收入崗位,以便獲得更好的技能叩開高收入職位之門。政府在這些方面的關注度遠遠不夠,部分是因為其好處要在在任者任期結束後才會顯現,也有部分是因為政府計劃的效率不夠高。稅收改革可以刺激人們參與再培訓,也可以激勵人們繼續工作,且不耽誤填補財政窟窿。
+ i  F' I4 a$ U1 [! ~2 Utvb now,tvbnow,bttvb

% O; j, M4 k/ P9 G有三大力量有助於在未來創造更多的生產性崗位:對信息和通訊技術的更好的使用(以及新的收費方式)、隨著替代資源的開發而實現的低成本能源,以及新興市場快速增長的對高附加值產品的需求。公仔箱論壇* D- H0 d# F4 k1 C) \/ U

( s2 w8 d# B% i, _! i( C公仔箱論壇發達國家有的選擇。它們可以若無其事(儘管消費者如同驚弓之鳥,“動物精神”也需要刺激來予以提振)。它們也可以將此次危機視為修正過去數十年來產生債務的問題的契機。無論如何,政府和公眾選擇相信哪種觀點將決定它們的未來——以及全球經濟的未來。5.39.217.77:8898+ L: _! o1 r  ~4 ^( y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1 n& q" a- u  E6 h

, h' L0 h# {) Z; Htvb now,tvbnow,bttvbRaghuram Rajan是芝加哥大學布斯商學院金融學教授,著有《斷層線:隱藏的裂縫是如何繼續維持世界經濟的》。




歡迎光臨 公仔箱論壇 (http://5.39.217.77:8898/) Powered by Discuz! 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