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按﹕2001年,香港政府與澳洲及新西蘭政府,簽訂雙邊工作計劃協議,讓18至30歲的青年到異地邊工作邊旅遊,簽證有效期最長一年。十年剛好過去,協議國增及德國、愛爾蘭、日本、加拿大及韓國。繼澳洲的工作假期報道後,我們請來不懂德文,卻選擇到德國打工的張艾,分享經驗。 & R( L3 a: @4 n' v,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G8 b5 D/ K, z
每當我說到德國工作假期時,對方總覺是一副難以置信的表情,出神兩三秒後才繼續對話下去。到德國Working holiday,究竟是怎麼一回事?若你以為凡事總是一條equation,我建議你在30歲或以前出走一趟,這樣你便會明白,所謂working holiday,只是一扇助你通往世界的窗口。我得承認,德文令人吃不消,我懂說的不過是幾十句,卻在這裏活過了300多天。但在那些語言不通的日子,我卻看到了從未見過的遼闊世界。(德國5之1) . o U+ d+ p" ttvb now,tvbnow,bttvbtvb now,tvbnow,bttvb2 U9 N0 f8 ^, Z" S6 _8 C8 L: S
毅然出發.帶德文書自學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g' `* H7 H6 l0 b
6 p& u3 m, W. j+ J! s9 ~; y$ F公仔箱論壇「All you've got to do is decide to go and the hardest part is over. So go! 」(你所需做的就是決定出發,一旦決定了,最困難的部分便已過去。所以,馬上行動吧!)公仔箱論壇" _$ U2 e" a/ T. L2 m
* ] M* \# P' v5 x+ D/ j5 `, e% R
Lonely Planet創辦人Tony Wheeler,正好說中我的心聲。既然都決定了,還有什麼好怕?去年6月,我帶兩本德文書和光碟,躊躇滿志的出發德國去。我按計劃飛抵德國首都柏林,開始「工作假期」,當時我回程機票也沒有買,把心一橫聽天由命,看了再算。 ' B o& Y# e8 J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 ^5 P+ B6 G. Q6 H$ L: a我沒有德文底子,只上過德國餐廳兩次,不看德國足球,也幾乎沒有看過德國電影。我是個典型分不清歐洲語系的香港人。我心想沒緊要吧,抱這種心態上路,比起其他早早預備的香港人,我是輕鬆得多了。 / k+ p5 L- C7 k$ ?) Z5 z( X8 f# F& `! Q6 C( B
馬死落地行,見步行步過生活,應該是24歲的特權,於我來看,這也更符合Working holiday的宗旨。工作假期計劃原意讓香港年輕人,拋低從社會與學校學習的低智思維,出外闖蕩碰撞一番,但市場卻摸不頭腦地出現working holiday指南、參考書等,難道這是另一場公開試?5 Z& W4 d' L$ I9 d* V( F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S7 u3 j+ w7 f( C i0 J' D) ^
說當地語.學懂尊重民族tvb now,tvbnow,bttvb" S* D: C/ a. k' J d; B-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