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誤診是“正常現象”的思維要不得
[打印本頁]
作者:
mr2907
時間:
2011-11-9 03:10 PM
標題:
誤診是“正常現象”的思維要不得
11月2日晚,李晴晴因肚子痛到東莞塘廈醫院做檢查,醫生診斷為宮外孕,要求她馬上做手術。當晚,主刀醫生走出手術室告訴李晴晴丈夫不是宮外孕,而是闌尾炎,要求其重新簽字改做闌尾炎手術。術後李晴晴無奈流產,院方稱此類誤診屬正常現象,目前醫院正和患者協商。(11月8日廣州日報)
tvb now,tvbnow,bttvb3 m* _) r5 M, l) U9 J
! u C" c4 D6 v
從時下的技術條件來看,醫療診斷失誤難以避免。2008年,全國首個《中國醫學誤診文獻數據庫》研究表明,我國醫院文獻報道的總體誤診率約為27.8%,與國際水平30%基本相當。這說明,誤診是一個全球性的醫學現象,即便在歐美發達國家,同樣無可避免。在現有醫學水平尚無法100%確保診斷的情況下,這樣的現實你必須得接受。
: H q- y9 B( p8 ^( n$ e3 {公仔箱論壇
tvb now,tvbnow,bttvb8 N6 P2 q& V0 I2 }. w; b: Z
但時下的問題,不在于誤診,而在于醫療機構和醫生對待誤診的態度,在于把誤診當成“正常現象”的可怕思維。
" n2 V& P7 ~. b$ Q- X2 A" H9 Q7 E8 stvb now,tvbnow,bttvb
: f+ k; C0 h9 ?0 T7 B Z- b公仔箱論壇
患者一旦進入醫院,主動權就全部交給了醫院,患了什麼病、如何治療都由醫院所決定,醫院必須對病人的生命負責。東莞塘廈醫院的醫生既然明知“宮外孕和為闌尾炎”容易交叉互診,且內部業務上也有相關提示,竟然還發生了誤診現象,並導致相關後果,給患者加大了精神上和心理上的負擔,那麼這個“正常現象”,其實就不正常。
1 Z1 s. i; ~1 u: ` v
公仔箱論壇* d) z& p ]! j; ^8 H: g2 T
而且,筆者認為,誤診的風險,無論出于何種原因,即便是正常的、概率內的、或者醫學上允許存在的,都應由院方來承擔,而非患者。否則,“正常現象論”就有可能導致認知上的異化。比如,院方出于各種考慮或許會將“可能變成必然”,最終“正常現象”就會成為推卸責任和規避風險的借口。到後來,所有的醫療錯誤,都可以用“誤診”來掩飾,醫療事故就難以禁絕。
# B# H- B7 w- q! H9 F$ e
5.39.217.77:8898 ^$ n- s: H; K
這絕不是危言聳聽,有報道為證。不久前,山東濟南的王女士被診斷肺癌晚期只能活三個月,化療之後反而每況愈下,換醫院後發現誤診,但因為化療過重左肺失去功能被切除。王女士找到當事醫院討要說法時醫院竟偽造了30多張假病歷。醫院的這種做法已成共性,大多數醫院對誤診的態度,不是基于事實坦然承認,而是企圖通過“掩蓋子”推卸責任,並為醫患關係緊張埋下了隱患。
) k) Z% L( J9 ?2 W% a5.39.217.77:8898
! T6 s/ T* f& ]公仔箱論壇
因此,面對誤診,態度比技術更重要。一方面,醫院和醫生需要坦誠的態度來對科學的醫療負責,這是醫療的科學性所決定的。若是選擇自我逃避,無以厘清責任,找到原因,就無以進行有效評估,並採取完善工作流程,以減少誤診的發生率;另一方面,如果不能直面誤診發生的事實,就無以從制度上構建國家補償制度,使醫生和患者都無以面對由此導致的風險,最終難以構建和諧的醫患關係。
# h# O& f( l$ W N1 `
9 P2 F1 y7 \+ R& Q! F! P! y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誤診或許難以避免,但絕不是“正常現象”,更不能成為醫療事故的借口。
歡迎光臨 公仔箱論壇 (http://5.39.217.77:8898/)
Powered by Discuz! 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