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 Q; Y9 T& s! ~2 V% U4 c8 E台灣的政治人物在公開演說中總會強調世代的正義,總會表示要如何扭轉當前分配不公平的局面,但用相關統計來檢驗政府的作為,卻會發現世代不正義的情況非但沒有紓緩,反而更趨嚴重。高所得家庭的孩子多數讀公立大學,而低所得家庭的孩子即使考上大學,逾八成讀的是私立大學。依教育部統計,公立大學平均一年(兩學期)的學雜費不到6萬元,而私立大學卻高達11萬元。如此讓低所得家庭負擔更沉重的學費,而讓富有家庭享受更多高等教育資源,已屬不公,而日後在職場的競爭,窮人家小孩早已輸在起跑點,貧富差距如何不繼續擴大?" ~5 q( J) ]7 k9 l
5.39.217.77:88981 u3 k N+ C2 |2 j0 N) |* \4 N. N
或許決策當局會說,政府不是已延長助學貸款還款期限了嗎?政府不是也對於中低收入家庭的學雜費給予三成補助嗎?但這些對經濟弱勢者的協助實在是杯水車薪,仍無法讓窮人家的孩子和富人家的孩子有著立足點的平等。我們認為政府或許在其他社福的支出上可以撙節一些,但對於窮人家孩子的教育資源絕不該吝惜,以讓有心向學的孩子都能在最小財務壓力下,獲得高等教育的機會。我們相信,這不但符合社會正義,也是改善貧富差距的不二法則。+ p, z/ a% @, H% x( ]7 J" o
# B# l. |, j7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試想,政府是要撙節今日的教育經費而於日後多支出些社會救濟金?還是今日多編些預算讓窮人家小孩受教育,而於日後少花些救濟金?顯而易見的,把錢花在教育是上算的。這個道理至為明顯,但在政治現實下,這些長期才能見效的教育政策,往往敵不過那些短期的社福政策。如此錯謬的施政邏輯年復一年,政府社福支出的預算愈編愈多,但貧富差距反而愈來愈大,民怨也就愈積愈深。政府年年說要改善貧富差距,也經常成立專案小組,但主持大計者是否有關懷弱勢者的熱情,是否有向後看二十年的眼光,實為關鍵。否則任憑成立再多專案會報,夫復何用。 # w. |$ M; n3 k9 y( V& W- s4 i W2 D" a% i
我們籲請執政當局認真看待貧窮循環的問題,這比當代貧富差距有著更深遠的影響。而解決之道非僅要修正立足點的不公平,更應給予低所得家庭足夠的高教資源,如此年復一年在經濟良性的循環下,台灣的貧富差距及財政困局,才有得到徹底改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