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時事討論]
解讀北京的民國熱 張登及
[打印本頁]
作者:
felicity2010
時間:
2011-10-4 06:26 AM
標題:
解讀北京的民國熱 張登及
解讀北京的民國熱
張登及
2 ^4 i9 I3 W# [+ C; `
$ C- g7 q3 C: Z
2 N6 V0 j9 W3 ^: p公仔箱論壇
早在台北慶祝建國百年,北京鋪陳「辛亥百年」之前數年,大陸便興起一股「民國熱」。不僅受到官方制約的影視戲劇,開始出現青天白日滿地紅等以往視為禁忌的符號,正面陳述民國史(特別是抗戰史)的討論與出版更屢見不鮮。除學術界全力發掘禁錮已久的民國與兩蔣故事,不少來台陸客更對海外觀點的兩岸與近代史趨之若鶩。似乎台灣休耕已久的「民國議題」與在我國幾乎成為「外國人」的孔夫子,竟是威權的對岸在復興,使人稍有時空錯置之感。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g$ l2 [7 k$ l& ]% }4 a, g
5.39.217.77:8898& b# N0 b) m* s" u/ e, ?& D; `: B
這種「民國解禁」的現象,當然還與中共歷史教育的正統內容有極大落差。官方論述難以擺脫成王敗寇的邏輯,以「中共領導抗日」的說法最具代表性。然而,民國解禁之所以逐漸被寬容,主要有三個原因。
8 j$ a Z) r$ _4 g5 K& y
* [/ P& s, u: @& g8 {
第一,也是最明顯的,自然是對台統戰。既然對峙中的「民國意識」在台灣似乎不再具有活力,對它友善或許能化解部分台灣敵意。
0 C G' l" v' _公仔箱論壇
: ^* M7 D! W* N' G# _1 B" _/ l. f
第二、由於新獲得的「大國身分」,使北京必需遷就國際規範,則若干民國立場與遺產,已成為捍衛中國權益的憑藉。例如南海主權、台灣與西藏地位等等問題,毛澤東切割民國、「另起爐灶」的原則便派不上用場。如果說接收南海諸島的仍是「國民黨軍」、確認十四世達賴與十世班禪地位的仍是「國民黨」(時常仍做此說),法理後果不堪設想。
6 v) C* t- F1 w' [7 r, X/ ~
2 u; }7 X* q2 x% p
最後,也是最為重要的,是在中國物質實力大增,但華文文化影響力似起未起之際,提早獨佔話語的制高點。對台研究日益深刻的大陸高層必然瞭解,台灣比諸星港,自是連結「海內」與「海外」華文文化的樞紐。但台灣公眾掙扎於找尋新的精神主體,與北京競爭華文世界話語權的企圖不再。那麼稍稍解放思想,局部、逐漸恢復民國與近代史的原貌,使「中國遠征軍」及民國先哲(甚至「戰犯」)都可為其史論之註腳。如此一來,華人文化之「總代理」似非中共莫屬。
w- c5 S) Y& [/ F6 ^. B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s& s1 m5 y' B& M/ `# R3 ~5.39.217.77:8898
然而,北京對民國議題懷柔與彈性的本質,仍是工具性的。雖然政府力圖整合兩岸繁榮締造者、區域和平捍衛者和中華文化領導者的經濟、安全、文化角色;雖然在野黨鎔鑄中的新共識也不會挑戰親美、友日、和中的現狀,但世上本無永久之「現狀」,則民國的工具性價值,亦只是曇花一現。何況民國與人民共和國,在現代主權世界中不可能並存,圖窮匕現是早晚之事。
/ v9 m( |. X, q" I. B( {tvb now,tvbnow,bttvb
9 E% ~- K1 b" j5 w
不能謀萬世者,不足以謀一時;不能謀全局者,不足以謀一隅。北京對民國的態度若只有短期工具主義的考慮,不僅將強化台灣「利用」中國的貌合神離心態,而且也將錯失藉助與借鑑台灣,改革與復興自我的歷史機遇。
! E0 j) X6 Z2 R5 y: D- A( ^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N: e' i4 H/ K4 H' D
首先,北京今日的地位與核心利益,不可能用「新民主主義」等陳舊的社會主義話語,和中華民國的持續存在切割。過去用「國民黨」來「去民國化」,造成一九一二到一九四九年這三十餘年,中國形同無國際人格、無合法政府的認知,這與文革企圖革除「封建傳統」一樣,法理與文化後果至為不堪。何況民國遷台,活躍的在野黨早已使它超越了「黨國」。面對民國體制與傳統文化的工具心態,恐將證明北京一時的韜光養晦,本質上還是強調矛盾與鬥爭。
8 z! c# F# o; O5 ?* P7 F" m5.39.217.77:8898
5.39.217.77:8898$ F4 e8 I" ]2 |* H: c
相反的,如果北京能從「胡四點」所提及的「台灣現有的規定和文件」出發,平心思考中華民國在中國現代化歷程中,曾擔當並將繼續擔任的重要角色,繼而為一九四七年憲法鋪陳有創意、建設性的地位,則一種超越現實主義「工具、利用」的兩岸關係和態度,才能獲得發展。這樣,不僅兩岸可以避免為西方早已漸次超脫的傳統主權制度而對決;民國在大陸與台灣曾不捨追求,北京領袖也認真提倡的「真正的民主、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才能成為未來兩岸一家的共識,乃至中華文明貢獻世界新秩序的核心價值。
. Z: o7 z) W1 b Y# x2 x公仔箱論壇
/ d7 L. S( R3 I4 x&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J4 e8 Z9 Y: k9 J* Z6 W& {
(作者為台灣大學政治系助理教授)
作者:
hx47ay
時間:
2011-10-4 10:15 AM
缅怀先烈!
歡迎光臨 公仔箱論壇 (http://5.39.217.77:8898/)
Powered by Discuz! 7.0.0